重慶開州有一處大院子,建於清代,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020-03-15     偉游四方

位於重慶市開州區西南部的中和鎮,路徑此地,在公路邊一塊顯眼的褐色招牌上,寫著「楊柳關」和「余家大院」的里程數。這是旅遊景點專屬路標,看得出余家大院是一處旅遊景觀。

(余家大院外觀)

余家大院位於中和鎮白果村,在馬路上就可以隱約看到,但一直未能深入其中。最近才有機會,一睹她的「芳容」。

從白果村下車,映入眼帘的是一棟棟規整的樓房,這裡是白果村美麗鄉村,村容整潔、環境宜人。余家大院就在白果新村的南側。

(白果村)

由於是第一次去余家大院,對環境不是很了解,便問了過路的嬢嬢,是否可以進去參觀。嬢嬢說可以,還指了小路。

三月的油菜花開得正艷,山腳下的余家大院顯得格外古樸。余家大院的大門上,有「中和糧店」幾個大字。

始建於清代道光年間的余家大院,無數滄桑,它作為見證者,也是經歷者。余家大院最初並不是姓余的所建,而是後來被當地一個余姓的財主購買,並進行了修繕,因而得名余家大院。

解放後,這個大院子變為公有,並將其變成糧站,這才有那門前的四個大字。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很多院子、寺廟都被改造成了糧站或者學校等公共設施。在上世紀90年代,糧站、蠶繭站等還存在過,如今這些都已廢棄。

余家大院因其悠久的歷史,以及典型的巴渝建築風格,於2011年被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在大門的左側,有立著文保的石牌。

布滿青苔的石欄杆、牆體彩繪、後院酷似官帽的箭樓……走進院內,好似時光穿梭,如果院壩沒有停車,屋頂沒有鐵棚,這種感覺將更加真實。

(牆體彩繪)

院子裡還有人居住,兩位老人在交談。問了老人是否可以進屋看看,老人說:「可以呀!但是裡面沒有什麼好看的,裝了鐵皮屋頂,裡面黑黢黢的。」從老人的話語中,可以感覺到她的一絲無奈,不安裝鐵皮棚,房子會漏水,不利於保護;裝了鐵皮棚,讓光線暗了許多。

進入房內,的確很暗,只能開著手機電筒。內部有幾個天井具有獨特之處。箭樓的大門關上,看著周遭的環境,未能推開門進去一探究竟。

(天井)

余家大院是一處文物,但是距離旅遊景點還有一段路要走。景觀並不等於景點,怎樣把文化旅遊搞好?這或許並不是我們所思考的問題。

走過兩百多年的余家大院,經歷過兩次輝煌和熱鬧,如今的它滄桑不已。而這些文物,值得讓更多的人來了解和欣賞。

(圖文由「偉游四方」原創,請勿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P4DMHEBfwtFQPkdDy3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