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大連在行動#
關於進一步加強全市
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管理和服務的通知
各區市縣(先導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復工復產組各成員單位,各企事業單位: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關於「突出重點、統籌兼顧,分類指導、分區施策」的決策部署,全面執行大連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令(第6號),進一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加強全市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管理和服務工作,現就相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視,強化責任,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
(一)充分認清當前疫情防控形勢。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經過艱苦努力,我市疫情防控形勢正在朝著積極向好的態勢發展。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當前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外來輸入風險依然很大且呈現新的變化,防控正處在最吃勁的關鍵階段,必須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厭戰情緒、僥倖心理、鬆勁心態,步步為營,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
(二)堅定必勝信心做好各項防控工作。全市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第6號令的要求,切實保障全市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分區分級分類精準復工復產,在確保將「外防輸入」措施落實到位,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統籌疫情防控與恢復經濟社會秩序,堅決打好、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三)確保實現精準復工復產。在對全市各區市縣(先導區)制定差異化防控策略的基礎上,在實現疫情可控的前提下,切實推動企業復工復產。進一步創新政府管理服務工作,圍繞人流、物流、資金流等企業復工復產的關鍵環節,做好資源要素保障。打通產業鏈上下游,為企業復工復產創造條件。積極支持企業化「危」為「機」,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
二、分類施策,精準管理,堅決將疫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
(一)做好各單位分類管控工作。將我市各企事業單位劃分為暫緩經營單位、受控管理單位、重點關注單位和一般關注單位。
1.暫緩經營單位:面向市民提供服務,且會形成服務對象長時間逗留、聚集和密切接觸,空間相對密閉的經營性場所。包括影劇院、棋牌室、遊藝廳、書店、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美術館、校外培訓機構、社區活動場所、網吧、舞廳、酒吧、KTV、公共浴室、養生按摩店、美容院、室內健身房、體育館、游泳館、室內景區等。
2.受控管理單位:面向市民提供服務,且人流量較大,但可以採取有效措施,加強疏散、減少逗留、避免密切接觸的經營性場所。包括大型商場、農貿市場、商業門店、銀行、商品房銷售、房產中介、理髮、餐飲、住宿、養老、殯葬機構等。其中,大型商場、農貿市場、商業門店、銀行、商品房銷售、房產中介等營業場所要採取有效措施緩解購物和業務辦理尖峰時段形成的人員聚集;理髮機構應採取預約等方式提供快剪服務;餐飲、住宿單位不得提供堂食、聚餐服務;養老機構實施封閉管理;殯葬機構取消告別儀式等聚集性活動。
3.重點關注單位:人員數量多、外地員工多、與本單位以外人員交流接觸多、本單位人員需赴外地往來的各類企事業單位;與入境人員發生各種接觸的企事業單位;管理基礎較差、管理難度較大、安全隱患較多的各類企事業單位。
4.一般關注單位:防控風險小、落實防控和安全生產措施到位的各類企事業單位。市政府行業主管部門和各地區要根據上述分類原則,形成分類名錄,建檔立卡。對暫緩經營、受控管理、重點關注的單位,要安排專門力量,強化檢查指導。當前,尤其要重點關注、一個不漏地督導做好與入境人員發生接觸的企事業單位的疫情防範工作;對一般關注單位,可採取隨機性抽查等方式進行必要管理。
(二)加強自我管理,落實防控措施。全市各企事業單位要參照《大連市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措施指南》(附後),落實防控措施,堅決防止疫情輸入和傳播。
(三)實施動態管理,落實人員管控措施。根據疫情發展態勢,防控重點由嚴防輸入性病例為主向嚴防輸入性與社區聚集性、播散性病例並重轉變。要充分依託大連「市民雲」抗疫防控專版APP等渠道,在全市範圍內,對各類人員實施健康碼三色分類動態管理。外籍人員實行登記跟蹤管理。
1.綠色:本地居民且已確認14日之內無外地出行史,無與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觸史,無與重點疫區返連人員密切接觸史,無發熱等症狀的人員;外地返連、來連人員且已執行完14天居家隔離、無發熱等症狀的人員;低風險或無疫情地區來連人員有當地健康證明並確保點對點安全運輸人員。綠色碼人員可在做好自我防控、接受體溫檢查的前提下自由活動,任何單位、人員不得進行無正當理由限制。
2.黃色:自省外(含周邊國家)來連返連且未執行完14天居家隔離的人員;本地居民有省外(含周邊國家)出行經歷且未執行完14天居家隔離的人員;與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觸且未執行完隔離等措施的本地居民;乘坐省外公共運輸工具來連的省內人員;發熱人員。黃色碼人員嚴格執行居家隔離等管控措施,接受管理人員監督。
3.紅色:來自重點疫情地區或乘坐公共運輸工具途經重點疫區來連且未完成14天居家隔離的人員;與確診病例有密切接觸且未解除隔離觀察的人員;已治癒出院但14天內未到醫院隨訪和複診的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紅色碼人員由各級管理部門進行重點嚴格跟蹤管理並採取一切必要的隔離、治療、檢測等措施。三色健康碼實施動態管理,紅碼隔離檢測結束、黃碼隔離結束,滿足條件後將轉為綠碼。
三、分類施策,精準服務,全力推動安全有序復工復產
(一)著力提高復工率和達產率。各地區以及市政府行業主管部門要大力推動全市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工作。一是穩步提升行業復工率。對涉及城市運行必需、疫情防控必需、群眾生活必需及其它重要國計民生的相關行業要全面保障開復工;其他已具備復工條件的行業和單位要在各級指揮部指導下,有序復工。二是大幅提升企業達產率。對已復工復產的企業,要協助企業打通產業鏈上下游,推動企業加快提升產能,儘快恢復正常生產經營水平。
(二)強化復工復產服務保障工作。依託「大連市企業復工復產服務管理系統」,落實全市企業復工復產一張表工作機制。各地區要壓實責任,簡化程序,督促轄區一、二、三產各類企業每日填報重大事項,並對企業填報真實情況開展核實,不定期進行實地檢查。對不符合疫情防控前提的企事業單位,要強化指導和服務,迅速完成整改。對企事業單位的防控物資需求,要盡最大努力給予支持和保障。對與入境人員發生接觸的企事業單位要提供必要的服務和保障,確保入境人員有可靠的通行、居住、用餐等保障措施。同時,要進一步提升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協調要素資源,優化營商環境,創造性地採取措施,暢通人流、物流、資金流,為復工復產保駕護航。
(三)落實各級政府扶持企業政策。市政府行業主管部門和各地區要全力幫扶企業用足用好國家、省、市各級政府在金融、財稅、交通、人社等方面出台的政策措施,助力企業加快復工復產。
一是重點落實好《大連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穩定生產經營的政策措施》。進一步穩供給、穩生產、穩經營,積極發揮中小企業在疫情防控和城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是要廣泛宣傳惠企政策。認真梳理各類政策,並加快傳遞到各類企業層面,要重視利用網際網路手段宣傳解讀政策。
三是要打通政策執行「最後一公里」。狠抓政策落地,及時傾聽企業反饋聲音,要從點和面兩個方面提供涉企精準服務,幫助企業與上級部門溝通協調,爭取支持。
(四)解決復工復產突出問題。緊盯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發展變化。
一是要做好預判,超前部署。要對企業復工復產的突出問題,早下手,早準備,力爭搶占復工復產工作先機。
二是立足當前,破解瓶頸。聚焦企業在復工復產過程中的交通疏導、員工返崗、疫情防控等方面的緊迫問題,建立問題清單,逐項解決,補齊復工復產各項短板。
附件:大連市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措施指南
大連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
2020年2月27日
附件
大連市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措施指南
為指導落實好大連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令(第6號)各項工作要求,推動全市企事業單位穩步有序復工復產,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措施指南》,並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指南。
一、加強員工健康監測
(一)做好員工健康管理。各單位要建立有效疫情防控工作機制,切實掌握員工流動情況,按照大連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令(第6號)要求分區分類進行健康管理,並及時掌握缺勤人員健康狀況。
(二)實行健康狀況報告。各單位要設立可疑症狀報告電話,員工出現發熱、呼吸道症狀時,要及時向本單位如實報告。單位要每天匯總員工健康狀況,向當地疾控部門報告,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並採取相應的防控措施。外省入連貨車駕駛員由貨物接受單位負責信息登記和體溫檢測。
(三)各單位如與入境人員發生接觸,要嚴格對入境人員進行全過程健康監測,每天向當地疾控部門報告健康情況,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並採取相應的防控措施。
二、做好工作場所防控
(四)加強進出車輛和人員登記管理。各單位要指派專人對進出單位和宿舍的所有通道進行嚴格管理。使用指紋考勤機的單位應暫時停用,改用其他方式對進出人員進行登記。員工每次進入單位或廠區時,應在入口處檢測體溫,體溫正常方可進入。要儘量減少非本單位車輛和人員進入,確因工作需要的,應檢測體溫,並詢問來源地、工作單位、接觸疫情發生地區人員等情況,符合要求方可進入。
(五)保持工作場所通風換氣。各單位在條件允許情況下首選自然通風,如室溫因通風有所降低,應提醒工作人員適當加衣保暖。如使用空調,應當確保供風安全充足,所有排風直接排到室外,不使用空調時應當關閉迴風通道。
(六)保障洗手等設施正常運行。工作場所應設置洗手設備,洗手、噴淋設施應保持正常運行。如無洗手設備,應配備免洗消毒用品。
(七)做好工作和生活場所清潔消毒。工作場所、食堂、電梯、衛生間、洗手池、通勤工具等公共區域及相關物品,應由專人負責定期消毒。電梯按鈕、門把手等頻繁接觸部位應適當增加消毒次數。
(八)減少員工聚集和集體活動。引導員工在使用通道、電梯、樓梯、吸煙區時有序排隊,保持適當間距,吸煙時不與他人交談。減少召開會議,需要開的會議要縮短時間、控制規模,保持會議室空氣流通,提倡召開視頻或電話會議。員工集體宿舍原則上每間不超過6人,人均不少於2.5平方米。根據實際情況可採取錯時上下班、彈性工作制或居家辦公方式。
(九)加強員工集體用餐管理。適當延長食堂供餐時間,實行錯峰就餐,有條件時使用餐盒、分散用餐。要加強循環使用餐具清潔消毒,不具備消毒條件的要使用一次性餐具。員工用餐時應避免面對面就坐,不與他人交談。
(十)做好醫務服務。設立醫務室的單位要調配必要的藥物和防護物資,配合疾控部門規範開展隔離觀察與追蹤管理。未設立醫務室的單位應當就近與醫療機構建立聯繫,確保員工及時得到救治或醫療服務。關心關愛員工心理健康,及時疏解心理壓力。
(十一)規範垃圾收集處理。在公共區域設置口罩專用回收箱,加強垃圾箱清潔,定期進行消毒處理。加強垃圾分類管理,及時收集並清運。
三、指導員工個人防護
(十二)強化防控宣傳教育。採用多種形式加強復工復產後疫情防治知識科普宣傳,使員工充分了解防治知識、掌握防護要點、增強防護意識、支持配合防控工作。
(十三)落實個人防護要求。員工要減少不必要外出,避免去人群聚集尤其是空氣流動性差的場所。在人員密集場所應按照《不同人群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口罩選擇和使用技術指引》要求,正確佩戴口罩等防護用品。養成勤洗手習慣,打噴嚏或咳嗽時要用紙巾、手絹、衣袖等遮擋,倡導合理膳食、適量運動、規律作息等健康生活方式。
(十四)各單位如與入境人員發生接觸,要監督入境人員落實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的14天隔離等防控措施,要為入境人員提供可靠的通行、居住、用餐等保障服務。要避免員工與入境人員密集、密切接觸。未執行14天隔離措施的短暫入境工作人員,確有必要參與工作時,應採取提供入境人員穿戴防護裝備(如防護服、護目鏡、醫用口罩等)等防範措施;與入境人員接觸的員工也要採取類似防範措施。
四、做好異常情況處置
(十五)明確單位防控責任。各單位主要負責人是疫情防控第一責任人,要建立單位內部疫情防控組織體系,明確疫情防控應急措施和處置流程,把防控責任落實到部門和個人。
(十六)設立隔離觀察區域。當員工出現可疑症狀時,及時到該區域進行暫時隔離,並報告當地疾控部門,按照相關規範要求安排員工就近就醫。
(十七)封閉相關區域並進行消毒。發現可疑症狀員工後,立即隔離其工作崗位和宿舍,並根據醫學觀察情況進一步封閉其所在的辦公室、車間等辦公單元以及員工宿舍樓等生活場所,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同時在專業人員指導下對其活動場所及使用物品進行消毒。配合有關方面做好密切接觸者防控措施。
(十八)做好發現病例後的應對處置。已發現病例的單位,要實施內防擴散、外防輸出的防控策略,加強病例流行病學調查、密切接觸者追蹤管理、疫點消毒等工作。疫情播散的單位,要實施內防蔓延、外防輸出的防控策略,根據疫情嚴重程度,暫時關閉工作場所,待疫情得到控制後再恢復生產。
來源:大連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
編輯:徐琳
美編:張強
校對:張軍
責編:李元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LcIinABjYh_GJGVuV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