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黨建丨泰安旅遊經濟開發區黨工委:「高鐵新城」的締造者

2019-10-09     泰安民生網

【解說】伴隨著京滬高鐵這條南北交通大動脈的建成通車,泰城西部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一座發展活力迸發、彰顯城市形象的新城拔地而起,猶如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鑲嵌在了泰城西部。

【解說】脫胎換骨、破繭成蝶背後,是泰安旅遊經濟開發區黨工委這個團隊的負重前行。他們用鐵一般的擔當挑起職責使命,用苦幹實幹挑著發展重任,用不懈奮鬥挑來群眾的美好生活,成為新時代泰山「挑山工」的最佳註腳。

挑起職責使命——用擔當詮釋忠誠信仰

【解說】時間指針撥回到2014年,泰安市委、市政府高起點謀劃布局高鐵新區;2017年,又確定在完善高鐵新區開發建設的基礎上,升級改造旅遊經濟開發區,南北融合形成51.2平方公里的現代化宜居新城。建設發展西部新城的歷史使命,落在了泰安旅遊經濟開發區黨工委的肩上。

【採訪】泰安旅遊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泰安市高鐵新區建設發展中心主任 楊榮和

兩區整合,對我們來說,既是沉甸甸的政治責任,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這是市委著眼長遠、立足實際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我們必須不搞選擇、不打折扣,實現優勢互補,加速發展提升。

【解說】夫戰,勇氣也。全員行動、盡銳出戰,迅速突破單位壁壘,打破原有領導分工,集中優勢力量,吹響衝鋒號,打響攻堅戰。

【採訪】泰安市高鐵新區建設發展中心黨委書記 張書祥

我們班子成員自願向市政府簽訂工作責任狀,承諾如不能按期完成工作進度,主動辭掉目前擔任的一切職務。

【解說】干大事,需要大擔當。開發區內的拆遷任務,體量之最、難度之大前所未有。黨工委以不克難題誓不休的氣魄和膽識,迎著困難上,敢啃硬骨頭, 五年來,先後拆遷改造城中村34個、各類建築1089萬平方米; 同時徹底化根除歷史遺留的沉疴頑疾,目前已收回建設用地4977畝,土地權益價值達250億元。

【解說】「一年拉框架、三年成規模、五年出新城」。承諾鏗鏘、步伐堅定。這源自對黨、對人民、對事業的絕對忠誠。

挑著發展重任——用實幹創造高鐵速度

【解說】幾年時間裡,李鋒負責參與了大大小小上百個建設項目,抓質量、抓安全、抓進度,每一個項目都在加班加點中度過。

【採訪】泰安市高鐵新區建設發展中心建設工程管理處副處長 李鋒

作為開發區建設參與者,每個人都有一種只爭朝夕的危機感、緊迫感、壓力感。

【解說】多年來,黨工委堅持抓黨建、促工作,大力推行「一線工作法」,以實幹論英雄、憑成績、定進退,讓每個項目工地遍插黨的紅旗,也讓每名黨員幹部幹勁十足。

【採訪】泰安市高鐵新區建設發展中心組織人事處副處長 朱道國

全體幹部都要拿出一個月的時間脫產赴一線駐點鍛鍊,夏練三伏冬練三九,在全年最熱和最冷的時候進工地當建築工、進街巷當環衛工、進項目當協調員。

【解說】旅遊經濟開發區堅持「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以「埋頭苦幹、爭創一流,勇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主題實踐活動為載體,從嚴從實建設過硬黨支部,以黨組織的堅強戰鬥堡壘作用,帶動造就了一支政治過硬、作風頑強、敢打勝仗的的黨員幹部隊伍,真正將黨建工作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發展推動力,實現了黨建提升與經濟發展的雙贏目標。

【解說】平常時候看得見、關鍵時刻沖在前、危難關頭豁得上,這是開發區黨員幹部的真實寫照。在征地拆遷期間,所有幹部齊上陣,不講條件、不惜代價,一間房一間房丈量,一棵樹一棵樹清點,顧不上喝一口水,更沒時間坐下來歇歇腳。

【解說】大道至簡,實幹為要。這點點滴滴都彰顯著令人驚嘆的「高鐵速度」。而這背後,是黨員幹部一級帶著一級乾的姿態,是拼上豁上的精氣神,是苦幹實幹的工作狀態。

挑來美好生活——用奮鬥彰顯為民初心

【解說】行走於泰安旅遊經濟開發區,高樓林立,道路縱橫,河流環繞,一幅安居樂業、安定祥和的美麗畫卷徐徐展開,群眾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採訪】泰安旅遊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泰安市高鐵新區建設發展中心主任 楊榮和

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奮鬥的目標,也是我們開發區建設者的初心使命。

【解說】民生連著民心。黨工委始終把維護群眾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最大限度地讓利於民,把最好的位置留給回遷群眾,建設棚改安居工程2萬6千餘套,幼兒園、中小學、醫院等配套齊全,近10萬居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徹底改善。

【採訪】泰安旅遊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 孫衛連

堅持以人為本,不與民爭利是核心工作原則。我們在徵收安置中始終以利民為導向,幫助群眾算好經濟帳。

【解說】創大業,需要大氣魄。黨工委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實行「管委會+公司」運作模式,圍繞產城融合,確定旅遊度假、網絡安全、體育文化、康養醫療、現代服務五大產業,用經營企業的理念經營城市,增強集聚引領效應。

【採訪】泰安市高鐵新區建設發展中心經濟發展處處長 苗偉

與美凱龍集團合作的愛琴海購物公園、與華潤集團合作的泰安市立醫院等項目,都是市場化、合作化的結果。

【解說】為打造泰城西部最美旅遊路線,黨工委堅持綠色發展,依託「好山好水好空氣」生態優勢,重點打造「環天平湖生態旅遊圈」和「泮河兩岸人文風情帶」為主的「一圈一帶」生態走廊。「建新城、惠萬家」,2018年完成地方財政收入5.04億元,同比增長90.96%, 實現「片區得發展、城市得形象、群眾得實惠」的共贏效果。開發區先後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山東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新時代泰山『挑山工』十面紅旗」「全省信訪工作先進集體」「全市棚戶區改造突出貢獻獎」等一系列榮譽稱號。

【採訪】回遷居民

「這裡環境很優美,包括孩子上學的,購物的,醫院的,這裡很方便,這裡生活是越來越好了。」

【解說】時代潮流,浩浩蕩蕩,唯有弄潮兒能永立潮頭。歷史車輪,滾滾向前,唯有奮鬥者能乘勢而上。在這片承載著泰安發展希望與夢想的神奇熱土上,泰安旅遊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勇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奮力推動「二次創業」,讓夢想和現實在這裡轉承,奮鬥和拼搏在這裡接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FgzsG0BMH2_cNUglLj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