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騎在身下的皮皮蝦,有可能一拳把你打哭....

2019-10-04     中科院物理所

「皮皮蝦,我們走」...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這個表情包開始火起來了。

隨之帶來的是各種「皮皮蝦」花式被吃...不管是清蒸還是油炸,味道都相當不錯。

在大多數人看來,皮皮蝦應該屬於「性格比較溫順」的蝦類,因為它不僅被騎還被吃...

但實際上它們「凶」得很。

皮皮蝦其實只是一個外號,它們的學名叫蝦蛄,屬於掠蝦亞綱的一員。

光從這個「掠」字就透露出幾分不好惹的氣息。

蝦蛄還有許多其他的外號,如爬蝦、口蝦、富貴蝦等等,不過用「螳螂蝦」來形容它們或許才是最貼切的。

因為它們的用來攻擊獵物的掠肢與螳螂胸前的「兩把大刀」非常相似。

如果說螳螂使用的是大刀,那麼蝦蛄的武器可就不止一樣了,不光有長矛,還有威力強勁的拳頭。

而根據蝦蛄的掠肢可將它們分為兩種類型:

一種是使用「長矛武器」的穿刺型蝦蛄(就是我們常吃的一類)。

它們的突襲技巧高超,平時更喜歡靜靜地潛伏在沙底,等到獵物不經意間進入攻擊範圍,它就會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一爪刺中獵物然後抓住對方。

整套捕食過程行雲流水,眨眼之間就完成了。

另一種則是使用「拳頭」的粉碎型蝦蛄,比如雀尾螳螂蝦。

這類蝦蛄會使用它們堅固的錘狀爪子來撞擊物體表面,尤其喜歡一拳一拳砸碎獵物的外殼,然後吃掉裡面的肉。

被人騎在身下的皮皮蝦,有可能一拳把你打哭....

看到這,大家可能會覺得一隻蝦「出拳」能有多大力量?

外國有一位小哥就不信邪,於是他親身體驗了一下被雀尾螳螂蝦砸到是什麼感覺.....

結局則是痛的嗷嗷直叫...

所以可千萬別小瞧粉碎型蝦蛄,因為有科學家測試過它出拳的速度,達到了恐怖的80公里每小時,加速度更是能夠媲美飛行中的子彈。

但是有個問題,這麼變態的加速度和拳速所帶來的的衝擊力應該也非常大才對,為什麼它們砸很多拳還跟沒事人一樣呢?

為了解除這個困惑,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就對粉碎型螳螂蝦的捕捉足材料進行了細微分析,還嘗試了用3D列印的方式對其進行模擬,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先進材料》雜誌上。

科學家通過光學顯微鏡和納米壓痕儀,觀察了一隻擁有粉碎型捕捉足的雀尾螳螂蝦。

結果發現它的這個「拳頭」,其實是有分層的。

第一層是捕捉足的最外層,也稱抗衝擊表面(最硬),這一層鈣化程度很高。

第二層是抗衝擊區域,裡面有它強大技能的最高機密——高韌性人字形結構。

圖源:論文截圖

在納米壓痕儀的幫助下,科學家觀察到在材料之中還具有多層結構,並且這種結構和坦克的復合裝甲材料相似,甚至更強。

圖源:論文截圖

可以預見,如果這種結構得到推廣,將大大提高復合材料的的機械性能如韌性、抗衝擊性等。

除了結構特殊,它們的捕捉足也很特殊,是由磷酸鹽晶體礦化的α-甲殼素組成,能夠吸收能量,抑制裂紋擴散,從而有著良好的耐損傷和抗衝擊性。

圖源:論文截圖

正是有著多項「法寶」加身,粉碎型蝦蛄才得以在打出一套「粉碎組合拳」後還能安然無恙。

特別聲明

本文參考資料來源於

劉偉偉. 危險!螳螂蝦出沒[J]. 小學生時代, 2012(7):44-47.

Advanced Materials——A Sinusoidally Architected Helicoidal Biocomposite科學網-漫畫 | 它拳速80碼,溫度7千多,能打出光和衝擊波,可爆炒亦可白灼

圖片來源於

bing圖片、reddit、論文截圖

我們旨在分享優質文章、原創作品,與您共同學習成長

本文如有侵權歡迎原作者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繫,署名或刪除

如對本文有所意見或發現錯誤歡迎指正

來源:趣科普

編輯:米老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DLImG0BMH2_cNUgGNk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