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初心、擔使命-----肇東市聾啞學校立足康教結合向醫教結合探索性邁進

2019-11-25     市場信息報新聞快訊

守初心、擔使命

——肇東市聾啞學校立足康教結合向醫教結合探索性邁進

小雪時令,銀裝素裹,肇東市聾啞學校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在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辦好特殊教育的要求,積極響應國家「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我校正由「康教結合」探索性邁向 「醫教結合」,將「醫」與「教」結合起來,滿足殘疾兒童接受康復與教育的雙重需求。

2019年9月1日康復中心成立以來,康復中心鞏固以往特殊教育成果、進一步提升殘疾人受教育水平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促進特殊教育全面發展,教育發展方向的大勢所趨,更是尊重差異,多元發展的邁進期。更好地的尊重殘疾學生的個體差異,注重潛能開發和缺陷補償,提高特殊教育的針對性,促進殘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為他們適應社會、融入社會、服務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康復中心設有多個專業性功能教室:包括個訓室,配有啟聰博士聽覺康復訓練儀、言語治療儀,通過對實時聽覺言語,濾波復合模擬信號進行基頻、諧波、FFT/LPC、語圖譜的檢測,用於對聽覺障礙進行數量評估,分級評定,言語康復。有助於助聽器及人工耳蝸的驗佩和康復使用。體育康復室,配有多種標準化物理作業器械,對學生的身體、精神、發育上的功能障礙進行補償或代償訓練,加強學生體能訓練,改善學生的身體素質。宣洩室,打造一個安全可控制空間,用注意力轉移的方法藉助器具通過擊打,吶喊來宣洩負面情緒和壓力,從而實現身心放鬆。感統訓練室,側重於觸覺、前庭覺、本體覺的訓練,促進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中樞神經系統對運動的協調能力增強運動速度和穩定性都得到提高。心理諮詢室,配有沙盤系列心理輔導工具、智能型音樂放鬆治療儀,可以實時檢測生理指標,幫助殘疾學生疏解壓力和產生鎮靜效果,化解心理障礙。律動室,促進全身細胞活化,提升副交感神經功能,增進肢體協調和韻律節奏感。多感官教室,配有先進的交互式訓練設備,應用視聽訓練系統,對殘疾學生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感官系統進行康復。我校計劃打造孤獨症檢測康復室,從而進一步建立健全殘疾兒童康復體系。

聾啞學校康復中心已成立三個月,在這短暫的時間裡,康復中心本著「自強進取、厚德奉獻」的精神,創造出喜人的康復成效!10歲的智力殘疾學生孫哲,通過言語康復,言語功能障礙問題得到改善,言語機能加強,由感統失調康復到可以平衡運動,肢體協調。15歲的智力殘疾學生趙啟明,已經由入學時的認知困難,言語遲緩康復到現在的認知增加,言語順暢。7歲的智力殘疾學生宋帥,經過康復後肢體運動能力增強,入學時的多動和社會適應障礙也得有效改善。13歲的自閉症學生李天其經過康復,情緒得到平穩改善,由無法表達發展到初步言語表達。11歲的自閉症學生李可欣,由言語缺乏康復到言語增加。

教師有效發揮專業技能,充分發揮康復功能室的使用,殘疾學生獲得了較為明顯康復效果,這也成為鼓舞特殊教育工作的一份力量,堅持以「用心為上,以人為本,和諧發展,共同關注」的辦學理念,在上級有關部門及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支持下,完善特教育人體系,增強康復保障能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舒展教育情懷,堅守教育初心,努力辦成讓上級滿意、社會讚賞、家長信賴、師生嚮往的特色名校,不斷砥礪前行,躋身全省特教前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AJ4pG4BMH2_cNUglrA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