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出動早期預警機,真正空戰開始,越軍發現美國空軍並不是紙老虎

2021-02-15     榮華之武器堂

原標題:美軍出動早期預警機,真正空戰開始,越軍發現美國空軍並不是紙老虎

接上文 揚長避短,近戰格鬥,越南空軍與美軍交手首戰獲捷

越軍首戰的勝利意味著今後更大規模作戰的開始。1965年夏季開始,美軍把轟炸重點轉向了越南首都河內及其附近的諒山、老街和海防等地的公路網上。越南空軍的戰鬥區域也隨之轉向這裡。

與4月份初期作戰相比,情況對越南空軍來說不再那麼有利了。美軍已經意識到了北越空軍的存在,他們的攻擊機群和護航戰鬥機群之間的協調得到了重視。有了最初幾次被越軍偷襲得手的教訓,美軍開始把EC-121「預警星」早期預警機和空戰指揮機派往南越空軍基地,並經常前往越南海岸附近巡邏,為美軍的作戰機群提供早期預警。這樣,雖說米格飛機體積較小,不易被肉眼發現,但是美軍卻開始能夠藉助雷達而及早知曉它們的到來-儘管這些原始預警機可靠性很低,但它們的出現畢竟大大增加了來襲越機被發現的機率。現在,美軍那些重載、易受攻擊的美軍戰鬥轟炸機和攻擊機已經不再是越南戰鬥機能夠輕易接近的了。

EC-121早期預警機

在美軍進行改進同時,越軍自身也出現了一些問題。由於早期戰鬥的輕易取勝,越軍飛行員們變得有些輕敵,他們在空戰中不再像以前那樣時刻關注自己的側面,而是開始一味的進攻,這將讓他們付出血的代價。

6月17日,寧邊省儒關上空,越南空軍的4架米格-17戰鬥機向來自美軍「中途島」號航空母艦上的20架A-1H「空中襲擊者」攻擊機和F-4B「鬼怪」戰鬥機發起了挑戰。由於得到了預警機的支援,美軍的「鬼怪」戰鬥機先發制人,在越軍飛機接近之前就用AIM-7「麻雀」空空飛彈一舉擊落兩架米格飛機,而越軍的另一架飛機在格鬥中撞山墜毀。越軍飛行員聲稱自己在格鬥中也擊落了2架「鬼怪」( 其中越軍飛行員黎重龍(Le Trong Long)宣稱擊落了美軍1架F-4B),不過,這一戰果並沒有得到美國海軍檔案的證明。

黎重龍和他的戰果照相槍圖

真正的戰爭這時才開始,越南飛行員發現,原來美國空軍並不是紙老虎,他們也是一支強有力的隊伍!

除了美軍的超視距空空飛彈開始發揮威力外,越軍的米格-17戰鬥機又遇到了另一個麻煩,那就是美軍的A-1「空中襲擊者」攻擊機。照理來說,這種外形過於落伍的螺旋槳飛機自然是無法打敗高亞音速的米格飛機的,但是它們卻有極好的靈活性!對於越軍飛行員來說,看似前面的A-1似乎已經是囊中之物,但卻如同一條泥鰍一般,怎麼也抓不住!由於這些飛機在執行任務時飛行高度很低,越軍飛行員也必須時刻小心,稍有不慎,自己可能也會因為過於機動劇烈而墜毀。在6月20日,2架米格-17和6架A-1在低空展開了格鬥。面對著這個看似不堪一擊的對手,越軍非但一無所獲,自己反而有一架戰鬥機在機動中墜毀。對於訓練水平本來就不高的越軍飛行員們來說,這種危險發生的機率是很大的。

事情越來越明顯,和美軍航空兵的戰鬥並不像越軍想像中這麼簡單。經過仔細分析,越軍找到了問題的所在,卻對此無能為力-雖然能夠讓己方的飛行員在空戰中多注意周圍,然而美軍預警機的存在卻是越軍所對付不了的。無奈,越南空軍高層只好讓作戰部隊暫停升空作戰。

不過這種現象只是暫時的。9月,隨著新銳力量第923戰鬥機航空團的建立(1965年9月7日在克夫機場組建,首任團長阮福澤少校,政委阮文進少校),越南空軍與入侵美機再度展開較量。此時越軍空軍主力戰機米格-17戰鬥機也在接下來的戰鬥中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與此同時,1966年6月,越軍將防空部隊集中組成了5個師,番號為第361、363、365、367和369師,其中367師為機動師,下轄4個高炮團和1個飛彈團;其餘的4個師每師3-5個高炮團。

而為了保衛主要機場,1966年5月30日,越軍成立了飛彈261、263和267團,負責保衛內排機場。當然此時此刻,新生的越南空軍還是那麼弱小,只有作戰飛機60餘架-其中米格-21型只有10多架。

克夫機場921團的米格-17戰鬥機

1966年7月19日,美國空軍第354戰術戰鬥機中隊的12架F-105「雷公」式戰鬥轟炸機從600米到1500米的高度闖入越南領空,飛向河內北面的內排機場。這個美軍機群在參島上空被越軍雷達發現。14:50分,越南空軍第923團飛行員阮邊和武文民分別駕駛兩架米格-17戰鬥機起飛迎戰。起飛前,他們得到指示,必須接近到600米以內再開火。

不過此時越軍不知道的是,美軍機群次來並不是前來轟炸越軍機場,相反,這12架「雷公」都滿載空空飛彈-它們目的就是引誘越南戰鬥機起飛,並予以擊落。他們此行目的就是來找越南米格機的麻煩,越軍戰鬥機此行吉凶難料。

起飛後不久,越南戰鬥機就接近到了距離最近4架「雷公」只有1500米的地方。越南飛行員立刻加速並爬升,瞬間就咬住了一架F-105。在600米射程上,阮邊的機炮開火了。但是,早有防備的美機飛行員迅速發現了危險,轉彎避開了米格機的炮彈,而且反咬住了追擊的一架米格-17。美軍飛行員立刻連連開火,試圖擊落眼前的這架米格機。不過米格-17的靈活性非常優異,美機的多次點射全部未能命中。隨著其他美軍飛機的趕到,一場混戰隨即爆發。眼見形勢對己方不太有利,越軍飛行員決定改變戰術,把美軍引進河內附近的防空火力網中。

戰果判讀-左陳亨,右范玉蘭

隨即在河內城防區的東側,米格機、「雷公」和越軍密集的防空炮火交織在了一起。武文民在劇烈的轉彎中咬住了美軍的領隊長機。他連續向目標進行了兩次射擊,命中對方多發炮彈,當場擊落美軍長機,美軍史蒂文-戴蒙德上尉陣亡。看到指揮官被擊落,其他美軍飛行員紅了眼,撲向這兩架飛機。但是在四處翻飛的越軍飛機和猛烈地高射炮火面前,美軍的攻擊毫不奏效。長機喪生後不到兩分鐘,另一架飛機成了阮邊的戰果。幾乎與此同時,越軍高炮部隊也擊落了一架F-105。美軍見勢不妙,只能離開了這個「鬼地方」。美軍戰鬥轟炸機的此次獵殺行動成功誘出了獵物,但是自己卻被「獵物」狠狠咬了一口,大敗而回;越方飛機則是全身而退,毫髮無損。

要知道,米格-17戰鬥機在低空機動性能要比龐大而笨重的美軍戰鬥機高出不少,不要說F-105,就是與F-4,它也敢在低空與之放手一搏。

米格-17追擊F-105

9月20日,美軍對河內-諒山公路展開空襲,越軍921團起飛4架米格-17起飛迎戰。越機起飛後不久還沒有爬高到預定高度,就發現了正在3000米高度飛行的美軍機群。越機立刻拋下副油箱,選擇了一個由4架「鬼怪」戰鬥機組成的編隊發起進攻。當年越軍機群的領隊長機范玉蘭後來回憶道:

「『鬼怪』的飛行員發現我們時已經晚了。兩架美機立刻急速拉起,另兩架則向右急轉。為了避免捲入垂直格鬥,我們選擇了右轉的那兩架敵機跟了上去。美軍長機試圖躲進一片雲層,僚機則開始向下俯衝。我的僚機阮日照當時的位置正好適合追擊美軍長機,他立刻追了上去。

美機的航線太明顯了,阮日照迅速切半徑追上了它。那架敵機開始向海岸方向逃竄,我們則在後面緊追不捨。接近到400米後,他開了火。敵機開始冒出了黑煙,速度也開始降了下來。我們的飛機又開始了第二次攻擊,那架敵機最後在附近的山上撞毀了。我們的飛機全部安全返航。」

米格-17照相槍拍到的F-105D,1966年6月29日越軍擊落

未完待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6TpyncB8MnI47IjdtZ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