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儒風大家
古詩的魅力在於短小精悍,以簡馭繁,聊聊幾十個字,就能為讀者描繪無比豐富的意境或者畫面。這其中有很多20字的五言詩,這些詩歌雖然短,卻是言有盡而意無窮,包羅萬象,美到極致。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這首詩是孟浩然的代表作品之一,總體來說是以美景寫客居之哀情。
秋夜寄邱員外
唐·韋應物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它是一首懷人詩。前半首寫作者自己,即懷人之人;後半首寫正在臨平山學道的丘丹,即所懷之人。
問劉十九
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
雜詩
唐·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這首詩用細節勾勒出了詩人的思鄉之情。
渡漢江
唐·李頻
嶺外音書絕,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這兩句寫出了遊子歸家途中的複雜心情,詩人將盼望、激動、甚至有些害怕這些感情用一個「怯」字表現出來。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首詩不用多說,意境非常高冷。是柳宗元最著名的詩。
尋隱者不遇
唐·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這首詩最妙的地方,前兩句自然流暢,一問一答,乾淨利落;後兩句通過山和雲這兩個意象,巧妙地寫出了隱士的等飄忽不定。隱士雖然沒有出場,我們卻看到了他的境界。
鹿柴
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這首詩用極其凝鍊的詩筆,描畫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風雪人歸為素材的寒山夜宿圖。詩是按時間順序寫下來的。首句寫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進時所感,次句寫到達投宿人家時所見,後兩句寫入夜後在投宿人家所聞。每句詩都構成一個獨立的畫面,而又彼此連屬。詩中有畫,畫外見情。
獨坐敬亭山
唐·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這首詩的寫作目的不是讚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藉此地無言之景,抒內心無奈之情。詩人在被擬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尋到慰藉,似乎少了一點孤獨感。然而,恰恰在這裡,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之情被表現得更加突出。人世間的深重的孤獨之情,詩人人生悲劇的氣氛充溢在整首詩中。全詩似乎全是景語,無一情語,然而,由於景是情所造,因而,雖句句是景,卻句句是情,就像王夫之所說,是「情中景,景中情」。
絕句
唐·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
長干行之一
唐·崔顥
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
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
這首可以看做是男女相悅的問答詩,恰如民歌中的對唱。第一首是天真無邪的少女起問;第二首是厚實純樸的男子唱答。詩以白描手法,樸素自然的語言,刻劃了一對經歷相仿,萍水相逢的男女的相識恨晚之情。清脆洗鍊,玲瓏剔透,天真無邪,富有魅力。
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三
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這首詩只有短短20個字,卻飽含了大量的信息,激發讀者產生無窮的想像。作者並沒有直接描寫戰鬥的場面,但通過讀詩,完全可以通過領悟詩意和豐富想像,繪出一幅金戈鐵馬的戰爭畫圖來。
登樂游原
唐 ·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此詩讚美黃昏前的原野風光,表達自己的感受。前兩句點出登原遊覽的原因:由於黃昏日暮心情不適,便驅車登上古原;後兩句極力讚嘆晚景之美:在夕陽餘暉照耀下,塗抹上一層金色的世界。後兩句詩歷來膾炙人口,其意蘊非常豐富,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和思想價值。
圖文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