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自2000年以來首次發現這種病毒毒株,曾使3200萬人死亡

2019-11-10     中國數字科技館

英媒稱,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新的HIV病毒毒株——這是自2000年以來的第一次。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1月6日報道,這種新發現的毒株屬於曾導致了全球性愛滋病流行的同一個病毒亞型家族——1981年始於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區的愛滋病流行隨後蔓延至全球,並使3200萬人死亡。

它屬於HIV病毒的M組,是由雅培製藥公司的科學家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的3人體內發現的。雅培公司生產HIV病毒的診斷工具。

報道稱,這一類型的HIV病毒仍然是感染人類的最常見愛滋病毒類型。儘管它可能代表了HIV病毒的演化,但這種新毒株與之前發現的M組病毒毒株存在著必不可少的相似性,從而仍然可以用現有方法加以診斷和治療。

但是這一毒株——以及所有其他HIV毒株——的發現,可能是科學家朝著了解該病毒的演變方式、如何加以診斷和治療以及開發潛在疫苗以便永遠結束這種流行病方面所邁出的一步。

雅培公司首席科學家、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瑪麗·羅傑斯說:「這一發現只是冰山的一角。雅培公司將向全球研究人員提供這種新毒株,以評估其對診斷性測試、治療和潛在疫苗的影響。」

報道稱,這是自世紀之交確定HIV病毒分類指南以來第一次發現屬於HIV病毒M組的新亞型。研究人員稱,這一新發現有助於他們走在變異中的病毒的前面,從而避免出現新的流行病。

實際上他們知道這一新毒株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當時DNA測序技術還不足以證明它是新毒株——直到現在。

在能夠確定某種異常病毒為新的病毒亞型之前,科學家必須發現3個互相獨立的病例。

HIV-1型病毒M組L亞型的前兩個病例是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發現的。而2001年採集到的第3個病例在當時無法進行測序,因為樣本中病毒含量很少,而且當時的技術能力有限。

雅培公司最終實現了這一發現,其結果發表在了《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雜誌》上。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密蘇里大學堪薩斯城分校口腔與顱面部科學系教授卡羅爾·麥克阿瑟說:「在一個連接日益緊密的世界裡,我們再也不能有把病毒限制在某個地方的想法。這一發現提醒我們,要想終結愛滋病的流行,我們必須繼續針對這種不斷變化的病毒進行超前思考,並利用技術和資源方面的最新進步來監測其演變。」(編譯/曹衛國)

本文來自:參考消息網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科普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其它相關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4J3Vm4BMH2_cNUgAdN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