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業之殤:9成公司上半年業績下滑,原料價格觸歷史底部

2020-07-26   亞洲牛仔

原標題:服裝業之殤:9成公司上半年業績下滑,原料價格觸歷史底部

新冠疫情之下,餐飲、旅遊、影視行業作為公認的受疫情影響較嚴重的行業,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但不容忽視,市場仍有其他一些行業也遭遇重挫,甚至正經歷歷史罕見的「大撤退」,比如服裝行業。

7月21日,森馬服飾一則擬出售法國童裝虧損子公司以降低經營風險的公告,暴露出服裝行業之艱難。

記者多方調查了解到,服裝行業正經歷改革開放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大撤退」。有專家預計,今年服裝行業整體至少減少4000億元營收,整體市場規模縮水15%,大多數服裝品牌都面臨風險。微觀之下,作為行業的佼佼者,服裝類上市公司幾乎清一色預告上半年業績大幅下滑或虧損。此外,受市場需求擠壓,前端原材料價格一度觸及歷史新低,至今仍在低位徘徊。

01

今年服裝市場將蒸發4000億

02

上半年「全軍覆沒」

行業冷暖誰先知?服裝上市公司作為行業的優等生、代表者,其業績情況最能反映全行面貌。

森馬服飾,我國休閒服裝和童裝行業龍頭企業,其超萬家門店遍布全國各地,而其休閒品牌森馬、童裝品牌巴拉巴拉也幾乎家喻戶曉。但疫情衝擊之下,龍頭也難倖免。7月21日,森馬服飾公告,擬出售全資虧損子公司法國Sofiza SAS100%股權以降低公司經營風險,避免業績遭受更大損失。在此之前, 森馬服飾曾公告,預計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盈利0~7221.06萬元,同比下降90%~100%,森馬服飾稱,受疫情影響,公司境外業務虧損較大。

另一家童裝龍頭安奈兒,受疫情影響則更甚。公司預計今年上半年虧損1300萬元至 1800萬元,上年同期為盈利5629.79萬元, 同比下滑123.09%至131.97%。安奈兒表示,受國內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居民外出活動減少,國內大型商場、購物中心等場所顧客流量低迷,兒童服裝消費場景減少,公司業務受到較大影響,半年度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019年公司新拓展店鋪較多,公司店鋪租金、管理費均有所上升,且相對剛性,進而影響公司凈利潤。

知名老牌男裝品牌七匹狼也未能獨善其身。 公司預計今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2000萬至3000萬,同比下降83.80%~75.70%。公司稱,新冠肺炎疫情及其防控措施對公司的生產和經營造成影響,公司2020年半年度營業收入減少,同時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導致產品銷售毛利率下降,實現利潤相應減少。

其他女裝、鞋企、運動品牌等,也幾乎「清一色」的一片「哀嚎」。朗姿股份預計上半年虧損1900萬至2800萬,上年同期為盈利8912.53萬;江南布衣預計上半年凈利同比下滑25%-30%;探路者、三夫戶外、星期六均由盈轉虧,而「受新冠疫情影響」成為行業普遍的業績下滑原因之一。

另外,新冠疫情導致的出口業務受影響,也是服裝企業業績下滑普遍原因之一。正如華斯股份所言,公司營收大幅下滑一方面原因為公司出口業務集中在歐洲國家包括義大利、法國、德國等其訂單大幅取消,公司為減少進一步損失,對公司原來計劃備用生產成品服裝的半成品,根據新的生產銷售計劃,部分採取了低於成本價處理促銷的辦法。同時,國內合作的品牌訂單也相應減少。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統計發現, 截至7月21日,A股共有19家紡織服裝類企業披露上半年業績預告或業績快報,其中17家業績呈同比下滑態勢,占比近九成,預計凈利潤下滑超過50%者15家。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服裝服飾業和家用紡織品業受終端需求萎縮影響,1~5月工業增加值分別同比減少12.8%和10.6%,今年1~5月,全國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額同比下降23.5%。

03

上游原料價格已觸底

04

紡織服裝人的自我救贖之路

面對罕見的行業衝擊,服裝人該如何展開自救?是各界關注的焦點。

從上半年情況看,主流路徑之一為,通過直播帶貨、社交電商等渠道創新,拉動線上銷售,彌補現下銷售萎縮之情況。 典型案例如主營男女服裝的太平鳥。業績快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太平鳥實現營收32.17億元,凈利潤1.21億元,營收同比增長3.09%,凈利潤同比下滑8.55%,實現扣非凈利潤5622.27萬元,同比增長129.14%。

太平鳥方面表示,疫情期間,公司積極迅速推進新零售業務,公司新零售及電商零售額大幅提升, 尤其是二季度電商零售額同比增長30%以上,使公司營業收入與同期相比逆勢增長3.09%。公司新零售業務的迅速推進、電商零售額大幅增長以及線下零售業務在二季度的快速調整恢復,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線下門店疫情期間損失,以及渠道合作方給予的減免租金支持和國家給予的社保減免等優惠支持,公司經營性利潤同比有較大增長。當然,太平鳥逆勢增長背後,公司積極優化、調整虧損資產也功不可沒,而這也是主流的自救方式之一。

太平鳥表示,上半年公司積極推進組織結構和業務模式的優化調整,原處於虧損狀態的孫公司寧波貝甜時尚服飾有限公司形成了穩定可持續的盈利模式,並在報告期內進入了盈利狀態,對原未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在報告期內予以確認;此外,MG、鳥巢等孵化品牌虧損額同比減少。

比音勒芬(002832)7月22日晚間發布2020年上半年業績快報,快報指出,第二季度公司經營加速回暖, 業績超上年同期,其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0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45.92%。比音勒芬業績快報中指出,公司採取了積極的措施應對疫情影響,加速新零售建設,建立私域流量,實現了精準營銷,公司新零售與電商銷售額大幅增長。據了解,公司近兩年都在默默布局新零售和數字化體系建設,通過將線下渠道優勢向線上輻射,打通線上線下流量,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獲得較好的市場反響。 公司在2020年「618電商季」期間銷售火爆,線上銷售業績同比漲超10倍。業內人士認為,比音勒芬的新零售轉型有望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並提高運營效率,有利於推進公司未來的發展。

森馬服飾7月20日亦宣布擬出售全資虧損子公司法國Sofiza SAS100%股權以降低公司經營風險,避免業績遭受更大損失。此舉獲得資本市場認可,7月21日,森馬服飾股價漲停。

紡織服裝品牌管理專家、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此次服裝行業遭遇的「大撤退」,是國內服裝行業經過前幾十年快速發展後的必然, 行業的產能過剩、低門檻、低附加值、低端製造、價格戰等特徵,決定了服裝行業已經到了必須改變的時候,而疫情則加速並加重了行業變革。他認為,服裝行業短期難以走出發展困境,行業調整將持續一至兩年時間,這期間,落後產能被淘汰,強者恆強, 國內服裝業也逐漸開始由粗放型走向精細化。

在程偉雄看來,困境當下的服裝業,企業當務之急是做好內控,保證現金流,爭取活下來。其次,網際網路正推動服裝行業產業升級,企業應充分利用新工具、新平台、新技術挖掘市場需求,激活消費潛力。另外, 國內服裝行業產能過剩主要因行業同質化、低端化競爭嚴重,因此建議企業在技術研發上狠下功夫,加強原創設計與面輔料應用方面的創新與應用,比如環保、健康面料的開發與應用等,提升企業與產品附加值,提高競爭力。

來源丨e公司官微、證券時報、中國證券報·中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