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是 自 駕 地 理 的 第 364 篇 原 創 主 文-
當我們說起中國最美國道,首先被提及的肯定會有318國道,一路雪山、草原、湖泊,即使路程艱辛,所見的風景足以治癒疲憊。
318國道沿途的景色確實讓人流連忘返,但除了它之外,中國還有很多絕色公路,其中有一條國道的景色就媲美318國道。
318國道示意圖,製圖@《中國自駕地理》(請橫屏觀看)
它就是縱貫中國大西北大西南的213國道。213國道起於甘肅蘭州市西固區,終點為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磨憨口岸,2827公里。
不過,不知道司機朋友們有沒有留意到,今天的導航地圖上有個小變動,在碌曲縣,213國道悄悄地拐了一個頭形成一條支線,不去蘭州了。駕著車順著這條支線行駛,道路的終點站是內蒙古自治區的策克口岸。沒錯,213國道改道了!
新213國道示意圖,製圖@《中國自駕地理》
現在規劃的新路線是起於策克口岸,過酒泉、祁連、西寧等地,至碌曲接上原213國道,而原來的蘭州—碌曲段改為聯絡線G568蘭州—碌曲。
那麼,改線後的新213國道,還能保留最美公路之名嗎?
一、原213國道
原213國道,是從甘肅一路南下雲南,雪山、草原、森林、湖泊、沙漠、村寨...仿佛稍微一眨眼,就會錯過眼前的風景,令人倍感遺憾。
只不過美麗中也有危險,原213國道的汶川至都江堰段,這段路曾經只有一條道,路一邊是地勢險要的山體,另一邊是洶湧澎湃的岷江,所有進阿壩州的車都要經過這裡,車流量很大,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個交通瓶頸,而且路過的大車、爛車還賊多,歷來事故多發,故在網上被評為「中國十大奪命路段之一」。
原213國道示意圖,製圖@《中國自駕地理》
可即便如此,2008年,在那一場令無數人心碎的5.12汶川大地震中,原213國道是唯一一條通往汶川的公路,成為汶川人民的希望之路。
如今在這條國道旁能看到一條破損嚴重的道路,這條無法通行的道路上樹立了許多標牌,標明了它的名字:「原213國道、汶川大地震遺址」。
二、新213國道延長段
作為213國道的新起點,策克口岸是阿拉善盟對外開放的唯一國際通道,是內蒙古、陝、甘、寧、青五省區所共有的陸路口岸,同時也是內蒙古第三大口岸,口岸的對面就是蒙古國南戈壁省西伯庫倫口岸。
國門兩旁道路有很多商店和小攤販,賣的是蒙古國和俄羅斯的特產,譬如巧克力、香水、皮製品、石製品等,商品琳琅滿目,看著十分新奇有趣,可以買一些當作留戀。
新213國道延長段示意圖,製圖@《中國自駕地理》
驅車從策克口岸南下,每年的金秋十月,額濟納旗的胡楊林就成為中國十大勾魂風景之一。
浪漫的金色是秋天最深的誘惑,早上八九點鐘的陽光照射在金黃高大的胡楊上,太陽的光芒和胡楊的金色一同照耀在鄉間小路間,再看湖水中黃綠相間的倒影,不禁叫人流連忘返。
額濟納旗胡楊林,圖來源@東方IC/圖蟲創意
離開額濟納旗,到了下一站金塔縣時,還能再看到成片的沙漠胡楊林,這是三北防護林體系的一部分。金塔縣最讓人留意的地方,便是神舟升起的地方——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又稱「中國航天城」,位於荒無人煙的額濟納巴丹吉林沙漠西北邊緣。當初之所以命名為「酒泉」,一是考慮到當時各國飛彈衛星發射場起名時均避開真實地址,二是發射場地處茫漠戈壁,很難選一個有知名度的地名,而酒泉是與發射中心距離最近,且在歷史上是有名的城市。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圖來源@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
從載著民族復興希望的「東方紅一號」,到遨遊太空的「神舟十一號「,「長征」運載火箭一次次完成了星辰大海的征途,也讓人不禁感嘆祖國的日益強大。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可以進去參觀一番,前提是需要先到發射基地辦理通行證。
過了金塔縣,前方就是河西走廊歷史重鎮——酒泉了。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酒泉為漢代河西四郡之一,自古就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塞,絲綢之路的重鎮。
悠久的歷史造就了酒泉的輝煌,境內名勝古蹟印證著古絲路和華夏文明的歷史變遷。山脈連綿,戈壁浩瀚,盆地毗連,構成了其雄渾獨特的風光。
河西走廊示意圖,製圖@《中國自駕地理》
離開了酒泉,穿過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翻越祁連山脈,就進入了青海省境內。在青海自駕游,既能感受到絕美的自然風光,濃厚的民族風情,千年的歷史文化,又能欣賞到雪山、草原、鹽湖、湖泊、河流...這裡的一切都能讓人拋開俗世的紛紛擾擾。
跨越甘肅、青海兩大省的祁連山,大氣磅礴又充滿神奇,如同騰飛的巨龍。這座東西長約一千公里、南北寬約二三百公里的龐大山脈,站在其中一個制高點上,極目四野,都是千山萬嶺,遼闊蒼茫,無邊無際。
祁連山下的河流,攝影@讀者·超級梁
駕車沿新213國道過祁連、海晏、湟源,來到了青海省的省會——西寧。
游青海必游西寧,游西寧必游青海湖。到了青海,不要錯過觀賞最有代表性的青海湖。青海是全國唯一一個以湖泊命名的省份,可想而知,青海湖有多麼重要。
青海湖,攝影@讀者·春光
繼續一路南下,新213國道蜿蜒穿行在青海境內,把化隆回族自治縣、尖扎縣、同仁市、澤庫縣、河南蒙古族自治縣串在一起,一直到碌曲,接上了原213國道線。
來到碌曲,相信不少老司機都會立馬想起郎木寺。對於郎木寺,世人有太多的誤解,而這些誤解使得郎木寺成為一個令人無限遐想的地方。
郎木寺不是寺,是一個純凈的小鎮,也是世間最後一處沒有喧囂的地方。白龍江從鎮子中間穿過,將小鎮一分為二,江北屬甘肅碌曲,江南屬四川若爾蓋。
郎木寺一南一北都有一座寺院,南邊四川境內的叫達倉納摩格爾底寺,北面甘肅境內的叫達倉郎木寺,南北兩座寺院落都有個後山坡,是觀賞日出的絕好去處。
郎木寺,攝影@讀者·趙益
整個郎木寺,民居與寺院完美融合,這裡雖地跨兩省,生活著藏、回、漢三個民族,但卻十分和諧,頗有幾分梵天凈土的禪意。
過了郎木寺,就是四川境內的若爾蓋草原,接下來我們將進入四川革命老區。
紅軍長征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悲壯的英雄史詩,也是我國革命戰略重心轉移過程中的重大歷史事件,長征期間,三大主力紅軍在四川境內徒步闖出了一條前無古人、跨越高山峽谷、雪山草地的轉戰新路,實現了兩次大會師,足跡遍及全川東南西北各個區域。
三、可觸摸的長征故事
沿著新213國道驅車行駛,兩旁廣袤無垠的草原,藍天白雲下牛羊成群,正應了那句「風吹草低見牛羊」。
如此美好的場景,走過的人估計很少會聯想到80多年前,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紅軍長征過草地時所經歷的那段悲壯歲月。
新213國道四川段示意圖,製圖@《中國自駕地理》
國道沿線的若爾蓋縣姜東村,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一個十分醒目的紅色塑像,不經意間闖入視線里。那是一隻大手,手中握著一個火柴盒,一顆紅星上,閃耀著7根火柴。
1985年,王願堅發表的《七根火柴》的小說中,生動地記述了這一段曾經真實發生在這個紀念碑附近的故事——一名戰士在即將陷入沼澤的戰友身上找到了一本黨章和寶貴的七根火柴。
王願堅作品《七根火柴》插畫
「那同志一隻手抖抖索索地打開了紙包,那是一個黨證,揭開黨證,裡面並排擺著一小堆火柴,乾燥的火柴。紅紅的火柴頭聚集在一起,正壓在那朱紅的印章的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記住,這,這是,大家的!他驀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用盡所有的力氣舉起手來,直指著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帶給……」
那名戰士犧牲了,火柴和黨章留了下來。
這看似普通的火柴,對於當時正在草地中行進的戰士們來說,就如同救命的藥品一樣。草地里的天氣一日三變,溫差極大,夜間氣溫降至0°C左右,而且在草地的幾天裡,腳是濕的,衣服是濕的,地是濕的,柴草是濕的,身上幾乎沒有干過,能凍死人。
而且,草澤中的水都是有毒的,需要煮沸才能喝。所以,火柴是草地上最珍貴的物品之一,這位戰士留下的火柴,不知可以給多少戰士帶來溫暖,挽救多少戰士的生命。
七根火柴雕像,攝影@張克清
在接近松潘縣城時,遠遠地就能看到元寶山頂上有的一座紀念碑,這是紅軍長征的總紀念碑。
紅軍長征經過四川,前後達20個月,足跡遍及四川省的73個縣市,面積達三十多萬平方公里,是經過的14個省中自然環境最險惡、敵我戰鬥最慘烈的省份,其次,爬雪山、過草地等重大的軍事行動都發生在四川。當年黨中央召開的著名的毛爾蓋會議的地址離松潘只有幾十公里。因此,紅軍長征紀念碑選址在這裡。
「金碑夕照」,紀念碑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圖來源@中共松潘縣委宣傳部
驅車一路飛馳,繼續穿行於四川境內,沿著新213國道過汶川、都江堰、成都、犍為、沐川等地,追尋著當年紅軍走過四川的那些足跡,便能感悟到紅軍長征是多麼的艱難。
離開了四川,收拾一下傷感的心情,就走進七彩雲南。
四、一個時代的記憶
我們都知道在橫斷山脈的高山峽谷,盤旋著一條神秘的古道,那就是世界上地勢最高、最險的文明文化傳播古道的茶馬古道。
完全靠人和馬的腳力踩出的茶馬古道,曾是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從久遠的唐代開始,直到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滇藏、川藏公路的修通,歷經歲月滄桑一千餘年。有美麗的自然風光,更有數不盡的人文遺產。
茶馬古道,攝影@北平趙雷
但還有一條古道可能你沒怎麼聽過,它的名字聽過最多的,是路邊的「貢茶」奶茶店。這條古道,就是滇南官馬大道,也叫作貢茶古道。
這條茶馬古道以運輸普洱貢茶為主,於清初開通,普洱貢茶從這條路由騾馬從普洱,經墨江、元江、玉溪,運到昆明,而後中轉內地各省、北京。
清末民初年間,這條古道向南逐漸延展,由普洱經思茅,過車裡(景洪)、佛海(勐海)至打洛,而後出國至緬甸景棟,然後再轉運至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等地。只不過20世紀50年代 , 昆洛公路通車後 , 滇南官馬大道逐漸成為歷史遺蹟 。
新213國道雲南段示意圖,製圖@《中國自駕地理》
沿新213國道繼續南下,公路時而穿越城市,時而翻山越嶺,這之後,就來到了昆明。
昆明有一個撫仙湖,因湖水清澈見底、晶瑩剔透,被古人稱為"琉璃萬頃",是中國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珠江源頭第一大湖,屬南盤江水系,這裡是觀日出和晚霞的好地方,有時間的話可以駐足觀賞。
撫仙湖,攝影@讀者·瑾瑾
離開昆明,前方不遠就是墨江縣。墨江是1979年11月28日成立的中國唯一的哈尼族自治縣,北回歸線穿城而過,在這條神奇的緯線上,有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大沙漠、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最高的珠穆朗瑪峰、能量最異常的百慕達三角、最深奧的瑪雅文明、以及最不可思議的金字塔群。
這條緯線穿過墨江縣時,會造就一個神秘的「雙胞現象」,即每年的夏至正午,當太陽直射地球最北位置時,墨江北回歸線會出現「立杆不見影」的天文奇觀。夏至過後,太陽直射逐漸南移至南半球。因此,墨江又被稱為「太陽轉身的地方」,冬去春來,太陽再度直射於此後,被謂之「回歸」。
墨江北回歸線,攝影@VIP讀者·老飄
前方不遠,是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風雨橋上聽風雨,人生路上話人生」,縣境內的那柯里是古普洱府茶馬古道上的一個重要驛站,是唱響中央電視台的《馬幫情歌》的誕生地,保存有較為完好的茶馬古道遺址,以及部分當年馬幫用的馬燈、馬飲水石槽等歷史遺蹟、遺物。
現如今,幾千年前古人所開創的茶馬古道上,即使見不到成群結隊的馬幫身影,聽不到清脆悠揚的馬鈴聲,聞不到遠古飄來的茶草香氣,但是古道上的先人足跡和馬蹄烙印,依然保留了對遠古千絲萬縷的記憶。
那柯里,圖來源@新華網
過了寧洱,來到普洱市,可以停下前進的步伐,尋找適合自己口味的普洱茶。接著過勐臘,來到雲南省最南端,與寮國接壤的磨憨口岸,這是我國通向寮國唯一的國家級口岸和通往東南亞最便捷的陸路通道。
磨憨口岸,如果不是非要強調國門,真的感覺它和國內其它地方沒有什麼不同,當然,在這裡還是會看到邊境的一些特別標識。從這個國門可以到寮國,手續很簡單,第一次想開車去國外看看的朋友可以從這裡開始!
磨憨口岸,攝影@大點點
打卡國門是一件讓人很幸福的事,新的213國道,一頭在策克口岸,一頭在磨憨口岸,有綺麗的自然風光,更有不同的異域風情。
當我們看過了蒙古、俄羅斯風情後一路南下,緬懷在戰亂時期潑灑熱血的紅軍烈士,溯源茶馬古道歷史,直至具有東南亞風情的磨憨口岸,自駕走一遭,將是一場視覺與心靈的享受。
來源/公號:中國自駕地理
更多自駕資訊與交流,關注搜狐號「中國自駕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