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外網
超10萬美國民眾因新冠肺炎死亡、全美疫情持續擴散之際,明尼蘇達州非洲裔男子被警察鎖喉致死事件,又將一場驟然升級的「火與怒」帶向該國——
當地時間5月25日,46歲的非洲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因涉嫌使用假鈔,被白人警察用膝蓋壓頸,送醫後不治身亡。事發後,全美逾30座城市的民眾走上街頭抗議示威。
非洲裔男子被警察鎖喉致死(圖源:外媒視頻截圖)
截至目前,全美各主要城市實施宵禁,約1700名示威者被警方逮捕,部分警員在示威人群中單膝下跪以示聲援;示威者在白宮圍欄外與特勤人員的對峙已持續3天;加拿大、英國境內也陸續出現相關抗議遊行。
這場全美蔓延、全球關注的騷亂根源在何?什麼是激化美國族裔結構性矛盾的深層要素?
島叔約請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刁大明、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學者孫成昊,進行了一番對談。
1、俠客島:據CNN報道,由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街頭抗議活動已蔓延至美國22個州及華盛頓特區,事發地明尼阿波利斯市市長雅各布·弗雷稱「這次衝突是400年的憤怒與悲傷積累所致」(1619年黑人首次登陸北美)。美國種族歧視問題是如何「積鬱」至今的?
刁大明:在美國建國之前,包括在該國成長的歷史記憶和基因里,非洲裔美國人一直處於極不平等的地位。即便非洲裔擁有了制度層面的投票權,但南方某些州通過各種門檻阻止非洲裔投票,比如曾經存在的「祖父條款」,祖輩投過票,孫輩才能投票。
可以說,「白人至上」的文化基因持續彌散在美國各層面,在教育、就業、社會福利方面,非洲裔等少數族裔非常明顯被釘在中下層甚至底層。
孫成昊:美國種族主義的根源有很多——
首先,美國是一個族裔來源多元化的移民國家,歷史上的數次移民潮使不同族裔聚集到美國,這是種族歧視得以發生的基礎;
其次,從宗教及文化角度看,各個族裔都有來源國的宗教信仰和文化價值。美國一直稱自己是「大熔爐」,可以讓不同族裔的宗教及價值觀融合,但事實證明,現在的美國更像是「大拼盤」,不同族裔之間的價值對立並未消融;
最後,美國的奴隸制「遺毒」也未完全清理乾淨。儘管已出現過歐巴馬這樣的非洲裔總統,居於美國的黑人仍認為自身無論在政治還是財富機會上跟白人相差甚遠。
2、俠客島:在美國,「黑白不同命」的司法不公、政府在數次事件中態度曖昧不明,這與發布「國別人權報告」、以「人權」干涉別國內政的美國做派形成鮮明對照。您怎麼看?
刁大明:美國建國的時候,提出了民主、自由、人權等非常理想化的價值觀,這與實際情況有很大衝突。殺戮印第安人、西進運動中的殘酷行為等致使立國之初的理念被屢屢踐踏。一方面高舉「民主、自由、人權」旗幟,另一方面卻不付諸實踐,於是就陷入了「雙標」的困境。
孫成昊:美國一直以「民主」「人權」的燈塔自居,對他國事務指手劃腳已成為本能反應,卻無視自身犯下的致命錯誤。
比如在這次疫情中,中國一系列尊重人民生命權的防控措施被美國指責為「破壞人權」;但事實上,美國政府自己棄本國民眾生命安全於不顧,優先考慮經濟發展,結果疫情失控,美國人苦不堪言。
此外,美國國內槍枝暴力事件不斷,且與族裔問題交織並發,近幾年的種族仇恨犯罪層出不窮,「白人至上」主義洶湧回潮。此種情形下,美國不深刻反省本國人權問題,卻對外大搞所謂「人權外交」,轉移自身矛盾的居心暴露無遺。
5月28日,一名示威者在火光前故意將美國國旗拿反(圖源:美聯社)
弗洛伊德被警察壓倒在地的現場附近,建築物徹夜焚燒(圖源:GETTY IMAGES)
3、俠客島:據公開統計,在美國警察開槍致死的手無寸鐵者中,黑人比例約為白人3倍,這種警方暴力執法、草菅人命的慘案為何會一再上演?
孫成昊:對非洲裔民眾暴力執法是種族主義在美國警務機構的表現之一。近年來,美國警務機構雖然採取了配備警用攝像機、錄用黑人警官等措施,但是,這些「常識性」解決方案並未起作用,美國的警務文化並未出現重大改變。
刁大明:原因很多。對非洲裔美國人犯罪率高的刻板印象,使警察在執法時會下意識地認為黑人犯罪的可能性較大。此外,由於階層流動板結,非洲裔美國人進入警隊的機會較少,間接拉高了對非洲裔歧視性執法的風險。
同時,美國警察因暴力執法被起訴和判刑的比例較低,90%以上得到了豁免,這是對暴力執法的寬縱。
美國國民警衛隊與巡邏警察在明尼阿波利斯市街頭(圖源:環球網)
4、俠客島:新華社援引最近的一份統計數據稱,非洲裔美國人的新冠肺炎死亡率是白種人的2.6倍,非洲裔美國人占該國總人口的13%,其死亡病例數卻占全美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總數的27%,還有更多非洲裔美國人因疫情丟了工作。怎麼看待這種現象?
孫成昊:這一現象折射出美國種族歧視的一系列結構性問題,這些問題平時不顯山露水,在疫情下卻造成嚴重後果:
第一,據公開報道,非洲裔美國人患有心臟病、糖尿病、哮喘、肥胖症的比例較高,非洲裔美國人在美生活狀態、生活條件相較於其他族裔更為落後。
第二,數十年的種族隔離、歧視性住房政策使許多非洲裔美國人生活在人口密度更高的地區,在那裡要保持社交距離更困難,空氣污染也更嚴重,患病的可能性較大。
第三,非洲裔美國人受教育程度不如白人等其他族裔,他們在面對疫情時很難及時接收必要信息,面對經濟困境時也難以憑藉自身能力脫困。
刁大明:首先,非洲裔美國人聚居的地區人口較為密集、人均居住面積有限,感染風險更大;其次,非洲裔美國人貧困率較高、醫保覆蓋率較低,一旦染病,很難有足夠經濟手段確保得到及時救治。
另外,部分非洲裔美國人做勞工、拿日薪,如果覺得染病症狀不明顯則繼續工作,最終延誤病情。這些現象,都是在美非洲裔人群長期遭受不平等待遇的集中體現。
CNN總部大樓被示威者圍堵(圖源:YouTube)
5、俠客島:這場在全美蔓延的大騷亂引發了全球關注,人們稱「厭倦了眼睜睜看著黑人死去」。該事件會對美國社會造成多大影響?
孫成昊:從各個層面看,美國族裔問題都將長期難解。
經濟上,美國社會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尤其是白人在工作崗位被其他族裔擠占後,產生一種「被剝奪感」,對歐巴馬政府政策的不滿在本屆政府執政期間集中爆發。不少白人甚至把本屆政府的「美國優先」政策解讀為「白人優先」。
人口結構方面,白人的危機感愈發強烈。有研究稱,到2050年,白人可能會失去美國「多數族裔」的地位。而在本屆政府「代表白人利益」的政策指引下,美國人對「身份」的迷茫與危機感將進一步放大,族裔衝突的激烈程度將增加。
疫情衝擊下,美國的貧富差距問題更為突出,不同族裔、不同階層獲得的醫療資源也很不均衡,這種直接與生命安全掛鉤的族裔差異只會把美國民眾推向更加對立的狀態。
刁大明:未來兩黨對族裔矛盾的處理方式會不斷分化。民主黨人可能會更多利用種族間的貧富分歧,通過某些社會改革向少數族裔做一些平衡,用「小確幸」安撫他們。共和黨人可能更偏向「硬壓制」「白人至上」。
歷史經驗證明,無論是「硬壓制」還是「懷柔」,都無法解決美國人在國家認同、身份政治認同層面上的社會撕裂,分歧會大機率愈演愈烈。
新世紀之初,學者亨廷頓就預言,2040年左右,美國白人只會占全國人口的不足50%。社會學家、人口學家認為,上述情況在2045-2050年左右極有可能成真。
面對此番國家前景,美國的族裔矛盾必將更加激化。
(來源:俠客島 觀點/刁大明、孫成昊 采寫/點蒼居士、雲中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vMseXIBnkjnB-0ze3H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