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堂」圈養羊夏季要格外預防4種病,因太易發病

2019-07-13     千億奶山羊

養殖技術諮詢:18142342030(微信同號)。添加後,即可加入專業養羊技術交流群!希望大家共同學習!


夏季由於衛生管理和防疫措施跟不上,圈養山羊、綿羊、波爾羊等易發病常呈群發性或地方性流行,給養羊生產造成一定損失。因此夏季對圈養羊的幾種易發病必須認真加以防治。

傳染性結膜角膜炎

特徵:俗稱「紅眼病」,是由嗜血桿菌、立克次體引起的反芻家畜的一種急性傳染病,損害部分僅限於眼部,使眼結膜和角膜發生明顯炎性變化,怕光流淚,結膜潮紅充血,眼角流出粘液性或膿性分泌物,少數形成角膜雲翳、白斑或造成失明。本病常發生於溫度較高、蚊蠅較多的夏秋高溫季節和空氣流通不暢、氨氣濃度較高的環境。

防治:1.病羊隔離,圈舍及時清掃消毒。2.用2% ~5%的硼酸水或淡鹽水或0.01%呋喃西林洗眼,擦乾後可選用紅黴素、氯黴素、四環素、2 %黃降汞或2%可的松等眼膏點眼。3.也可用青黴素或氯黴素加地塞米松2m l,0.1%腎上腺素1m l混合點眼2~3次/天。4.出現角膜混濁或白內障的,可滴入撥雲散或青黴素50萬單位加病羊全血10m l,眼瞼皮下注射或50萬單位鏈黴素溶液5m l眶上孔注射,2天1次。

羊傳染性膿瘡

特徵:俗稱「羊口瘡」,是由病毒引起的,表現為口唇等處皮膚和粘膜形成丘疹、膿瘡、潰瘍和結成疣狀厚痂,主要通過圈舍、用具或皮膚擦傷傳播,呈群發性,可在羊群中連續危害多年。

防治:1 .定期防疫,每年3月或9月用口瘡弱毒細胞凍干苗在每隻羊口腔粘膜內注射0.2m l。2.少用粗硬飼料,嚴防創傷感染,發現病羊及時隔離, 圈舍和用具用2%火鹼或10%石灰乳或20%熱草木灰水消毒。3.用0.1% ~0.2%高猛酸鉀溶液沖洗創面,再塗2%龍膽紫、磺甘油、5%土黴素軟膏或青黴素呋喃西林軟膏等,1~2次/天,對重症者還應對症治療。

羔草痢疾

特徵:本病主要危害7日齡以內的初生羔羊,是由產氣莢膜桿菌造成的急性毒血症。另外,沙門氏桿菌、大腸桿菌及鏈球菌也可致病,表現為持續性下痢,俗稱「拉稀」、「白痢」、「下血」,常可使羔羊大批死亡。當氣候突變,饑飽不勻,臍帶創傷時易感染此病。

防治:1 .加強防疫,在懷孕母羊臨產前20~30天和10~20天兩次注射羔羊痢疾甲醛菌苗2m l~3m l, 注射部位分別為雙側後腿內側皮下,這樣可使初生羔羊獲得被動免疫。2.病羔灌服0.3克土黴素和0.3克胃蛋白酶,2次/日。3.磺胺脒0.5克,鞣酸蛋白、次硝酸鉍、小蘇打各0.2克,一次灌服,3次/日。4.氯黴素每公斤體重0.02 ~0.03克,每天肌注2次或3倍量灌服。5.脫水羔羊,每天補液1~2次,口服補液鹽或靜脈注射5%葡萄糖生理鹽水20~100m l。

羊腸毒血症

特徵:本病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羊腸道中大量繁殖,產生毒素引起的,死後腎臟易於軟化,故又稱「軟腎病」,又因其多急性發作突然死亡,所以又稱「類快疫」,多發於膘情好及2歲以下的羊,呈散發性。雨季、氣候驟變、過食嫩草和精料、運動不足等均為誘因。發病時或呆臥或跑,咬牙,側身倒地,四肢抽搐痙攣,左右翻滾,頭頸向後彎曲,呼吸急促,口鼻出沫,有時發出痛苦的呻吟,多於1~2小時內死亡。

防治:1.每年春秋兩次防疫,皮下或肌肉注射羊四聯苗5m l(適用快疫、猝狙、羊腸毒血症、羔羊痢疾)。2.防止過食青嫩多汁飼料和精料,適當運動。3.病程較長(超過2小時)的,可內服磺胺脒10~20克或注射免疫血清。4.肌注氯黴素0.5~0.7克,3次/日。5.青黴素160萬單位、鏈黴素500毫克混合肌注,4次/日。

來源:養羊指導

看過我們文章的朋友都知道,我們「千億奶山羊」今日頭條號每天都會更新新的內容,包括農業政策、農業實事熱點、養羊專業知識和羊奶相關信息,看完文章後,記得轉發給其他養殖朋友噢,別忘了自己收藏一份呀!歡迎大家關注我們頭條號嘍!我們也相信有不少養羊的朋友在買羊養羊的長路上上當受騙過,特別是一些養羊經驗不足的羊友和新手,希望大家能搜索「千億奶山羊」官方微信公眾號並點擊關注,我們每天都會有更新喔!更多精彩內容等你來分享,讓您在買羊養羊路上少走彎路、祝大家養羊成功,養羊賺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tyKPGwB8g2yegND0d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