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陽江縣城有座百年老宅,被人稱為水上皇宮,主人曾為當地首富

2020-12-10   開心菜菜慢生活

原標題:廣東陽江縣城有座百年老宅,被人稱為水上皇宮,主人曾為當地首富

在廣東人的歷史中,一直有這樣一個故事:中原人為逃難向南遷移至韶關南雄的珠璣巷,他們先在珠璣巷定居,之後又向珠三角深入。你可能會有一個疑問,他們在珠璣巷住得好好的,為什麼又要搬走?

這珠璣巷當時是中原向珠三角深入的唯一一條古道,最多時曾聚集了150個姓氏。廣東佛山有座展旗村,便是其中一支何氏遷徙過來的。不過,還有一支何氏遷往了廣東陽江的陽西縣。他們之所以離開珠璣巷,除了珠璣巷人員越來越多變得越來越擁擠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大的原因:依然是逃難。

為什麼逃?

這逃往陽江的何氏一支自公元936年就已經來到珠璣巷定居了,到了南宋時期,這支何氏已經從第41世發展到了第54世了。當時,皇宮后妃爭寵,得寵的一方想要謀殺失寵的一方,失寵的妃子便也逃到了珠璣巷,但追殺並沒有停止。俗話說,城門失火,殃及魚池,珠璣巷又開始變得不安全了。

只好接著逃。

當年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最後才將嶺南征服,一是嶺南偏遠,又是瘴氣聚集之地,是一個不那麼適合人居住的地方,也正因如此,它同時又是一個適合藏身之地,因此,人們只要避難,便選擇來到珠璣巷。

就這樣,珠璣巷有33個姓氏又奔上了逃亡之路。

這何氏54世祖名叫何琛,先是逃往了番禺,又逃往了順德。到了1638年,順德七世祖去陽江做生意,開始慢慢變得富有起來。到了清朝1638年,其曾孫何恬齋來到了陽江市陽西縣織篢鎮做生意,以經營加工農副產品為生,沒想到生意越做越大,越來越有錢,慢慢變成了當地首富。

有錢之後,何恬齋便萌生了想定居下來的念頭。生意人比較注重風水,他請風水先生在織篢鎮尋找旺地,最終選擇了一處絕佳風水寶地:東、南、西面均有大山當作靠山,北面有織篢河環繞,屬有財又有靠山之地。

他選擇的這塊地就是現在大洲村所在之地,歸屬陽西縣織篢鎮大泉村。可能大洲村的名字很多陽江人都沒有聽說過,但在當地相當知名,甚至被當地人稱為「水上小皇宮」。

何恬齋做事謹慎,對風水先生的選地半信半疑,他先建了一座大屋,想要考察一下此地是否是真正的「風水寶地」。沒想到,大屋建成之後即旺丁又旺財,於是他便開始了擴建之路,又建起了6座大屋,還在南面挖了口半月形池塘。因為何恬齋祖籍為順德大洲,便將此地命名為大洲村。

這七座大屋從東到西一字排開,中間留有等距離巷道,四面有圍牆,為了給孩子們練習騎馬射箭還專門設置了寬5米,長數百米的跑馬道。

因為何家實在是太過有錢,所謂樹大招風,常常引來土匪驚擾,後來又加蓋了炮樓與圍牆,儼然一座「水上皇宮」。

因為何恬齋是生意人,為了讓子孫後代重視教育多讀書識字,他花錢為自己捐了個進士,還建了座學堂,請優秀教師來此教書,因此,何家後代人才輩出。

不過,至何恬齋和六個兒子相繼去世之後,何家的經濟開始逐步下滑,最終淪落為變賣家產過渡的日子。如今,240多年過去了,大洲村的房屋慢慢破敗、倒塌,在當地人的別墅映襯之下,顯得既古樸又滄桑,再也看不出當年「皇宮」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