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規矩不上酒桌!老祖宗定下的7個酒桌規矩,你還記得幾個?

2019-08-19   定製白酒

前幾天和幾位長輩一起喝酒,在酒桌上聽長輩們講述以前貧窮的社會,大家都吃不飽,穿不暖,吃一個白饅頭就能高興好多天,哪像現在,物質生活豐富,人們消費水平也高,酒桌上隨隨便便就能整出一桌豐盛的下酒菜,多幸福啊,只不過現在的人都變了,老祖宗定下的酒桌規矩也沒幾個人記得了,現在的酒局跟以前也是不同了。

以前的酒局就是好弟兄之間吃吃喝喝,聊聊天很享受的吃一頓飯,而現在的約酒局,要麼是別人有求於你,要麼是你有求於別人,酒局已經成為人際交往的江湖,與個人的利益掛鉤,而且在酒桌上勸酒習俗歷來已久,本來是一種禮儀,現在勸酒卻成為了一種強迫人的方式,不喝就是不給面子,想必現在不少人已經把老祖宗定下的規矩拋之腦後了,因此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在一起回顧一下酒桌上的講究,看大家還記得這些嗎?

第一點:中國人在敬酒的時候都有自己的規矩,敬酒必須要有說辭,比如敬長輩酒,可以說一句「祝您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這簡單的敬酒詞最起碼不會讓敬酒時顯的蒼白;第二點:酒桌上遵循長幼有別的規矩,如果酒桌上有長輩或者領導,切忌不要逾越身份,先長輩、領導後自己。

第三點:酒桌上面對親朋好友,切忌充大,不要在酒桌上大喝特喝,這樣給人的印象也不會太好,喝醉了出醜丟人的都是自己;第四點:敬酒的時候按照順序,如果沒有特殊的人在場,最好按從右至左的順序挨著挨將酒桌上的人敬完,不要忽略了任何一個人,而且在敬酒的時候多說「我乾了,您隨意」這句話,面對不喝酒的人多體諒,不要硬讓別人將酒喝完。

第五點:酒桌上罰酒是經常的事情,對於遲到者或者在酒桌上用詞不當的人,自罰三杯是很正常的,主動認罰才能表示自己的誠意,所以做錯事,說錯話先自罰准沒錯;第六點:酒桌上不要喝悶酒,大家聚在一起為的就是交流,自己躲在酒桌一角喝悶酒,也會影響大家的心情;第七點:中途離開酒桌的時候,要想大家說明原因,並且表達自己的歉意,然後再退場。

酒桌上規矩多,一點小小的細節都代表我們這個人的人品,現在不少酒桌上坐著的都是地位不平等的人,有的人把喝酒的禮儀當做顯示自己權威的工具,故意的勸酒強迫別人喝酒,這樣的人只能說是很不禮貌的人,老祖宗定下的酒桌規矩,勸酒、敬酒表達的是尊重之情,而不是強迫,所以小編希望大家多看看以上這些規矩,再深刻的認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