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怎樣喂水才科學,看過後你就明白了

2019-10-17     愛養殖的小仙女

在養雞生產中人們往往忽視水的重要性,其實水是雞保持健康和產蛋最重要的物質之一。當雞缺乏水時,較缺飼料時存活時間更短。

1.水的生理功能

水是細胞組織的重要組成成分,參與物質代謝,是生物體內代謝物質的主要溶劑;水是生物體內生化反應的原料,又是生化反應的產物;水是維持體液平衡的重要物質,調節體溫,保持體溫平衡;水還可作為潤滑液,使骨骼的關節面保持滑潤和活動自如。

2.缺水對雞生產性能的影響

雞體水分大部分是通過飲水攝入體內,其餘部分來自飼料中的水分和體內代謝後產生的代謝水。由於雞胃的儲水能力有限,要保持良好的生產性能,必須依賴於持續不斷地供給新鮮飲水。飲水不足,導致飼料的消化吸收不良、血液濃稠、體溫上升,生長和產蛋受影響,嚴重者造成脫水。當雞體缺水占體重的1%~2%時,明顯影響食慾,繼而影響雞的生長發育;水分喪失8%~10%,引起生長代謝紊亂;缺水10%,則可造成死亡。實踐證明,產蛋雞24小時得不到飲水,產蛋量將下降30%,而且需要25~30天才能恢復正常產蛋。如果缺水36小時以上,則產蛋雞將不能恢復正常產蛋。高溫條件下斷水幾小時,會加速中暑而死亡。水量對雞體重變化的影響,一般在8小時之後就會表現出來。

3.影響雞飲水的因素

雞的飲水量是採食量的1.25~2.5倍,主要受環境溫度、日糧組成、雞自身的特點以及水質影響。 (1)雞的周齡:隨著雞的周齡增加,飲水量增大。1~12周齡的雛雞,每天每隻雞的飲水量可簡單推算為日齡的雙倍。蛋雞飲水量會隨性成熟而突然增加,過了產蛋高峰就不再對飲水量產生直接影響。產蛋率越高,飲水量越大。一般認為,產蛋率每提高10%,每隻雞的飲水量要增加10~15毫升。

(2)環境溫度:隨著溫度升高,飲水量增大。氣溫在0~20℃時飲水量變化不大;在0℃以下時飲水量減少。氣溫在21℃以上,每上升1℃,飲水量增加7%,由21℃增加到32℃,飲水量增加1倍。產蛋雞在氣溫由10℃上升到32℃以上時,飲水量可增加2倍。32℃和37℃飲水量分別為21℃時的2倍和2.5倍。

(3)生產情況:隨著產蛋率增加 飲水量增大,當產蛋率為50%時,蛋雞需水量為每天每隻170毫升;以後產蛋率每提高10%,則飲水量要相應增加12毫升。

(4)日糧成分:日糧成分變化對雞的飲水量有明顯的影響。日糧中脂肪、蛋白質、鹽和鉀的含量升高,則飲水量會升高。以大豆粕和肉骨粉作為蛋白質來源的日糧,耗水量高於其他蛋白源。含鈣、鈉高的魚粉,飲水量也會增加。

(5)健康狀況:當雞群患有某些疾病時飲水量會有變化,如食鹽中毒、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禽流感等。

4.雞飲用水的要求

作為雞飲用水,要符合《無公害食品 畜禽飲用水水質》的標準。一般要求無色、透明、無異味,總硬度(以CaCO3計)水平一般要求小於1500毫克/升,pH值一般要求在6.4~8.0,大腸桿菌低於1個/毫升,菌落總數低於100個/毫升。進雞前有必要對水進行質量檢測,並進行清潔、消毒處理,確保水質的安全。

一 是 水 溫 要 適 中 , 水 溫 一 般 以10~20℃為宜,過冷的水會使產蛋率下降、飼料消耗增加,雞拒絕飲用過熱的水,最好在雞舍中放置一大容器放水,使水溫達到室溫;二是供給充足,雞對水的需要量一般為所採食飼料的兩倍,但實際需要量受多種因素影響,因此要供給充足飲水;三是水位適宜,水槽中的水位高度以育雛期1.5厘米、育成期1.5~2厘米為宜。水槽中的水太多,雛雞沾水容易被凍傷。

5.雞飲用水的管理

雞舍的供水系統中,一個飲水器同時有多隻雞使用,若這些雞中有一隻或幾隻雞帶有某種病原或病毒,則很可能通過飲水系統迅速擴散至全群。由飲水傳播的傳染病有傳染性鼻氣管炎、傳染性支氣管炎、支原體等,另外飲水用藥和免疫也會改變水的質量。因此,雞飲用水的清潔和消毒就十分重要了。

(1)設備清洗消毒。儲水容器和供水系統至少一個月清洗一次。一般來說,用高壓力清洗泵沖洗或者用清潔劑清除飲水系統中的水垢、雜質,接著用消毒劑對飲水消毒。在投藥之前和用藥之後兩天都應使用清潔劑來清潔飲水系統。使用了清潔劑之後,需用清水徹底清洗飲水系統,除去殘留的清潔劑,以防其使疫苗失效或改變水質。

(2)飲水消毒。平時可用漂白粉進行飲水消毒,飲水中以3~5毫克/升有效氯為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qWv2W0BMH2_cNUgTdg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