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警事丨受騙人數2.6萬餘人 涉案金額2000餘萬元!黃石警方抓獲16名「民族資產解凍」詐騙嫌疑人

2019-10-28     黃石網警巡查執法

來源:黃石公安公眾號

聽過「民族資產解凍」這件事嗎?坊間流傳幾十年,至今還有很多人深信不疑。據說,某朝某代某達官貴人留下巨額資產,只需投入少許資金參與解凍該筆資產,就能獲得巨額回報。黃石3名婆婆對此深信不疑,紛紛入股投資。即使民警上門勸止,他們仍執迷不悟。直到民警將犯罪嫌疑人抓獲,她們才如夢初醒。

黃石公安經過深入調查發現,與3名婆婆一樣,全國因此上當受騙的人數竟高達2.6萬餘人,這其中不乏博士生等高學歷人員,涉案金額2000餘萬元

10月24日,黃石市公安局西塞山分局對外通報,經過3個月的調查,共抓獲16名涉嫌詐騙的嫌疑人,一舉摧毀了這個擁有2.6萬餘人的組織。

民警從福建將嫌疑人帶回

讓辦案民警唏噓不已的是,這裡面有些人既是受害者,又是詐騙嫌疑人。

婆婆參與「民族資產解凍」揭開「基金會」面紗

事情要從今年7月底說起,西塞山分局接到線索,黃石有3名婆婆參與了一個名為「包容基金會」的組織,該組織有涉嫌詐騙的行為。

經過前期摸排調查,民警得知,這個「包容基金會」是由一名叫包某某的女子創辦的,基金會下有2.6萬多人參與,均是通過多個微信群進行聯繫。所謂的基金會創辦人包某某自稱,她經過國家相關部門許可,正在進行一個名為「民族資產解凍」的項目。

包某某宣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國民黨一高官帶著3600億資產逃亡海外,後資產在海外被凍結。如今,國家相關部門發起一個「民族資產解凍」項目,只要參與此項目,解凍這筆「民族資產」者,可獲得一筆豐厚的「精準扶貧資金」。

包某某表示,國家將這個項目交由她來負責,但解凍這筆「資產」需要創辦一個平台,並交納「平台註冊金」200萬元。於是,她創辦了「包容基金會」,面向全國吸納人員入股該項目。

包某某承諾,項目每股120元,3600億元的「資產」解凍後,每股將獲得200萬元的回報。

為了讓參與者相信,包某某還在微信群里放出了相關國家公文,以及自己獲得國家相關部門委任的證書。

接到線索後,西塞山分局高度重視,分局局長李江新立即從分局多個單位,調集精幹警力,成立專班,立案展開調查。

專班民警首先找到了3名參與其中的婆婆,有2名婆婆今年60多歲,另一名婆婆已經70多歲了。她們均表示,自己是在一個微信群里看到了這樣的消息,然後參與投資的,平均每人投入了1000多元。

對於民警告知其上當受騙一事,3名婆婆均不相信,仍幻想著項目「解凍」後,自己能從中分得一筆豐厚的資金。為此,民警只得順著3名婆婆的轉帳資金去向,展開調查。

經調查

民警發現,婆婆的「上面」還有團隊長一個團隊長少則負責1000人的資金收集,最多負責5000多人的資金收集。像這樣的團隊長,在「包容基金會」中有十多個,在團隊長的「上面」,才是自稱總會長的「包容基金會」創辦人包某某。

經查,包某某今年53歲,內蒙古包頭人,大學本科學歷,已退休。

民警在「團隊長」家中查獲大量涉案物品

許多「基金會員」既是受害者又是嫌疑人

調查過程中,有一個細節讓民警感到奇怪,包某某在收到基金會下2.6萬多人交納的上千萬元錢款後,絕大部分都匯到了一個廣西百色的銀行帳戶中,自己留下來的僅有20多萬元。這是怎麼回事?

民警順藤摸瓜,很快經過調查發現,在廣西百色還有一個詐騙團伙

民警繼續深入調查,發現正是該團伙成員冒充國家相關部門領導人,給包某某打電話詐騙,以精準扶貧為由,讓包某某創辦一個平台,進行「民族資產解凍」項目。也是這個團伙,偽造了大量國家公文,以及包某某的委任證書。

其實,包某某從未與這夥人見面,僅與對方通過幾次電話,以及收到對方傳來的相關偽造文書,就信以為真,並創辦了「包容基金會」,面向全國吸收人員,進行「民族資產解凍」項目。

「簡單來說,這個包某某先是一名受害者,然後變成了詐騙嫌疑人。」專班民警秦威介紹,隨著他們調查的深入,發現這個組織中,既是受害者,又是詐騙嫌疑人的人不在少數。

8月19日

在掌握了充分證據後,西塞山分局專班民警趕赴內蒙古包頭,將正在出租屋內與廣西百色上線通話的包某某抓獲。抓獲包某某時,電話那頭的廣西上線正要求包某某繼續籌集資金打款。

8月20日

專班轉戰廣西百色,將與包某某聯繫的上線何某、向某,以及1名負責洗錢的嫌疑人萬某抓獲。在接下來的2個月里,專班民警兵分多路,先後前往北京、河北、山東、福建、廣西、內蒙、江西、新疆、遼寧、陝西等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抓捕涉嫌詐騙嫌疑人16人。

包某某接受審訊

讓民警感到意外的是,除了何某、向某和萬某外,包括包某某在內的其他13名嫌疑人,既是受害者,又是嫌疑人,目前初步統計,嫌疑人中被騙金額最高一人達到5萬多元。

「我們抓獲的這13名嫌疑人,除了包某某和一名統計人員外,其餘11人均是團隊長。」秦威說,想要在「包容基金會」里成為團隊長,首先要拉至少1000人入會「投資」,然後自己要有突出貢獻。為此,這些團隊長最少的也投資了1萬多元,並拉入了上千人入會,其中最多一名團隊長拉了5000多人入會「投資」。

民警表示,到了後期,包括包某某在內的一些團隊長已經意識到自己被騙了,因為廣西上線在要求包某某的「基金會」交納200萬元平台註冊金後,又要求其交納激活費、辦證費、稅金等等。

「雖然明知被騙,他們這些人卻收不了手了。」秦威說,其原因有二,一是包某某和這些團隊長抱有賭博心理,希望這些收費項目中,哪怕有一樣是真實的,就能拿到所謂的3600億元「解凍資產」,從而彌補損失,「但他們不知道,這些收費項目中,沒有一個是真實的」。二是這些團隊長中,不乏社會精英人士,一旦收手承認被騙,其下線上千人就會找來要求賠償損失,這也是他們承擔不起的

經民警初步調查

「包容基金會」中上當受騙的人數就高達2.6萬餘人,涉案金額2000多萬元。然而,這2000多萬元並非只流向了何某、向某和萬某這一個詐騙團伙,因為「基金會」的上線還有多個詐騙團伙,其中一個已被浙江警方打掉。

警方提醒「民族資產解凍」是騙局

秦威說,這些人其實很可悲,從黃石的3名婆婆,到以包某某為首的16人,在未經核實的情況下,就盲目追求利益。尤其是包某某等人,為了實現巨額利益,大肆進行宣傳,導致團隊人數過多,涉及金額巨大,特別是後期明知有假,卻仍繼續發展會員,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影響。

目前,包某某等16人已被黃石警方刑事拘留。至此,黃石的3名婆婆才醒悟,自己是遭遇了騙局。

「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

「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是一種集返利、傳銷、詐騙為一體的新型、混合型犯罪,極具誘惑性和欺騙性。這類犯罪往往以不法分子謊稱國家委託民間組織或企業,對所謂的海外「民族資產」進行解凍,通過誘騙受害人交納啟動資金、會員報名費或入股等形式,實施詐騙。在實施詐騙的過程中,不法分子還會偽造國家機關文件,緊跟社會熱點,如該起案件中,不法分子就謊稱用於「扶貧」項目,許諾「民族資產」解凍後,投資人可以獲得巨額回報,從而騙取錢財。

所有涉及「民族資產解凍」的項目

都是虛假騙局

切勿相信

如果發現被騙

應立即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g9lEm4BMH2_cNUg7Hh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