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判斷一個孩子是否聰明?不少老師和家長公認的標準,是看數學和物理。
今年九月,北京中考改革靴子落地,通過取消小四科,實打實地實施了「大減法」之後,又增加了物理實驗操作,在物理學科上做了「小加法」。
把物理提到更重要的位置,這會讓強者更強,擁有更多的展示機會和升學通道。但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想提高物理成績,物理天賦和悟性又欠佳時,可以用什麼方法來彌補?當下最需要做哪些準備?如何助力孩子實現「彎道超車」?
物理會更「卷」嗎?
原來全科全考,十項全能型選手才能勝出。孩子們最好既像李白一樣出口成章,又像魯迅一般見解深刻,還能如愛因斯坦一般擁有卓越的智慧和科學才能。
現在取消了小四科,在語數外之外,只剩下物理和道法,其中道法還是開卷考。
需要「死磕」的科目少了,整體上又要保留選拔度,於是不少家長和學生擔心,物理的難度很有可能提升。
大家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畢竟,中考不是水平考試,如果缺乏區分度,不利於高中校篩選學生。可以預見,未來中考物理會進一步發揮選拔功能。
當然家長和孩子也不必過於擔心。據了解,北京2023年中考試卷大約70%是基礎題,20%中檔題,10%難題。而且教委也明確表示,會防止出偏題怪題以及超過課程標準的難題。
可以預見,取消小四科後,數學和物理的地位更加突顯,其難度提升更有可能會加速學生等級分層。各個層次的孩子們,該如何提早應對物理命題的變化呢?
實驗操作加入中考物理後怎麼辦?
據了解,原來中考物理80分里就有10分是實踐活動,這部分絕大多數學生都能拿滿分。但此次中考改革特彆強調將實踐活動改成了實驗操作,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
清華附中校長方妍表示,「物理學科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科學,實驗在這個學科中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對於學生的學科素養,尤其是提高孩子們的動手實踐能力,深化對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的理解都是非常重要的。」
過去,不少老師可能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把學生分組的實驗變成了看老師做實驗或者看視頻中的演示實驗。此時就算能達到效果,學生也看到現象了,但是物理是基於實驗發展起來的學科,能否親自動手做一做,孩子的學習感受肯定是不一樣的。
現在,加入了實驗的考核,就可以確保孩子們到實驗室親自動手去做,真正感受實驗帶給他們的興趣,並能在做實驗的過程中解決問題,培養探究能力,提高學科素養。
物理權重升級後怎麼學?
專業人士指出,中考物理命題不超綱,但是會突出一個「新」字。物理考題第一會創新,第二會真正從能力導向命題。
那些在學習中習慣死記硬背、盲目刷題的孩子,未來考高分會越來越難。只有提升學科思維的品質,提高深度思考的能力,才可以適應新中考。
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考試科目減少,意味著課後自主學習的時間增多。建議大家在平時學習中打牢基礎,嘗試自己推導公式,用物理語言解釋物理現象,從「解題」轉向「解決實際問題」。
對於頭部學生來說,物理未來肯定是「必爭之地」。學有餘力的學生,可以在保滿分的基礎上進行高中內容的自主學習,因為大多數重點高中,都無一例外把數學和物理作為中考簽約的考核重點,難度接近高中物理競賽初賽,所以力爭上遊的學生,可以先飛先學。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八月,海淀區首屆「人工智慧實驗班」開班。再比如,北大物理卓越計劃初三學生就可以報名,而清華的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招生對象同樣下探至初三。還有,今年清華大學求真學院院長丘成桐為人大附中、清華附中、北師大實驗中學等全國18所中學授牌「丘成桐少年班」,為大中小銜接培養基礎學科拔尖人才。
對於成績中等的學生而言,學物理主要靠意志力和耐挫力。沒天賦就老老實實多做一些練習,再勤勤懇懇改錯。先確保簡單題和中檔題不出錯,再逐步做到思路打開,舉一反三。
學習從來就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兒,輕鬆學習往往最後都不輕鬆。想通過新高一分班考進入實驗班的孩子,更要格外重視物理。
對於水平稍差的學生來講,選擇方向可能比努力更加關鍵。課內儘量夯實基礎,除了對公式定理進行理解記憶,還要深入理解老師的講課思路,保證簡單題一分不丟;課外從興趣愛好角度出發,為以後賴以生存的一技之長做好準備。
家長把好三道關
總的來說,家長需把好三道關——興趣關、習慣關、信息關。
從興趣入手
物理本就是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只要善於對生活的現象進行觀察和思考,善於進行常識性的知識儲備,就有助於縮短孩子與物理學科之間的心理距離,有助於自然而然地入門。
比如物體的運動,聲音的傳播,溫度計的使用,視覺上錯覺的形成,再比如霧凇的形成,露珠的形態,山巒在水中倒影的成因,以及自然界中的各種現象都可以用物理規律進行解釋。
家長對孩子學習物理提出的第一個要求應該是:細心觀察周邊的事、物和現象,多問幾個為什麼。在觀察和思考的過程中,物理的學習能力會隨之提高。
重習慣
很多好的學習方法本身就是一種好習慣,就是一種能力。因為好習慣在無形中會形成巨大力量,極大地提高學習效率。
初中物理家長可以幫得上忙的,有以下兩個方面:
其一,要給孩子灌輸練題貴精不貴多的思想。
練題,的確是提高物理成績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在實戰中積累解題的思路和技巧。但練只是手段,練後反思更為關鍵。每思考一次就會加深一次印象,也能逐漸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才能提升學科素養。
其二,時不時翻一翻孩子的錯題本。
家長關注孩子物理學習的重點,應當由成績轉移到學習過程上來。可以定期檢查孩子作業、習題和試卷的改錯情況。一定要多分析做過的題,尤其是對試卷上的錯題進行分析整理。
要引導、監督孩子形成科學的物理學習習慣:建立錯題本——將錯題類型歸類(知識類、審題類、方法類、規範類)——二次改錯——定期小結。
往上看
家長要學會往上看,這樣才能做好規劃。多關注政策,看大趨勢,再來規劃眼前的學習,後面的路才能越走越寬。
往上看,不光是小學看中學,中學看高考,小學家長還尤其要看高考,因為孩子小的時候,正是做長線規劃的時候,看得長遠的家長會對孩子的成長特別有幫助。
特別是學科方面,家長還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做出文理傾向的初步判斷,引領孩子合理分配時間,為高中選科提前做好準備。
中考是孩子人生中第一次經歷選拔類考試,最終決定選拔標準的,是國家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從本質上講,這次北京中考改革,是對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的初次篩選,拼的就是思想方法、創新思維和真正的學習能力。
如果孩子還小,建議重視他的多元發展,從他的天賦和興趣里找到發力點,這才是真正拉開他與其他人差距的關鍵。
作者 | 京教君 素材 | 參考首都教育、京城教育圈
今日推薦視頻
歡迎掃碼加入
京教圈學習交流群
注意!微信算法改版了!
圈友們要是不給京城教育圈加星標,
可能就收不到京城教育圈的推文了,
所以,親們一定一定一定要加星標!
重要的話說三遍!
然後,多點在看、多點贊、多分享,
不然我們就要失去彼此了……
親們,快加星標,風裡雨里,
京教君在這裡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