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火的服務設計,為什麼沒有本科課程?

2023-10-20     英國留學中心

原標題:爆火的服務設計,為什麼沒有本科課程?

就同一個專業而言,多數院校都會同時開設本科和研究生的課程,但也有例外的;

比如近年來火起來的服務設計專業。

首先,國外開設該專業的院校數量本就不多;而且,幾乎都只開設了研究生階段的課程;

國內的話則大多是掛靠在工業、產品、交互等專業下,作為一個研究方向。

從服務設計概念的興起到現在,也已經過去好幾年的時間了,

為什麼服務設計依然如此高冷,只開設研究生階段的課程呢?是有什麼隱情嗎?現在有開本科課程的院校了嗎?

#1

沒有本科的原因

Winland Art&Design

想破解為何服務設計不開本科階段課程的原因,就要從 服務設計與工業設計之間的關係說起了……

在前幾年,互動設計也同服務設計一樣,研究生專業項目多的是, 但剛開始的時候,本科階段開設交互的院校可以說屈指可數。

不過,交互和服務的設計思維並不是到研究生階段才開始有的,它們 早已融合在工業設計(industrial design)、集成設計(integrated design)、創新設計(design for innovation)這些專業之中。

這些專業雖然叫法不同,但都包含著工業設計的底層邏輯;同樣, 後來的互動設計和服務設計,也都是以工業設計的思維為發展壯大的土壤。

以互動設計為例,雖然現在交互的熱門程度遠高於工業,但它依然 需要工業設計的產品終端來實現交互邏輯;

同樣,以全局化、系統化視角看待問題的服務設計,最終成果也不能只是思維模型,而是 要根據流程中需要用到的產品進行調整。

相比於服務設計,互動設計的發展要早得多,所以無論是在本科還是碩士階段都有開設專業;

而服務設計從2005年第一次被列為大學學科算起, 發展歷史總共也才十幾年,仍然是標準的新興學科。

因此大多數院校還是認為學生應該在本科階段先打好基礎,然後再在研究生階段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向深入學習。

為了讓大家能夠更加清晰地了解服務設計的詳細學習內容,以及服務設計和互動設計之間應該如何抉擇、作品集有哪些創作重點難點,

直播講座

Winland

10月23日(周一)晚20:00文藍藝術特邀前支付寶體驗設計師——Betty Wang,與大家分享:

  • 交互/服務設計的異同點與選擇方法
  • 交互類專業作品集創作要領
  • 不同研究方向對應的職業發展前景
  • 交互/體驗/服務設計院校推薦

請掃碼 報名占座

#2

正在發生的變化

Winland Art&Design

在2017、2018年時,服務設計還只是國外院校的專利,國內只有設計界的頂流—— 同濟大學、清華美院、中央美院等有開設研究方向;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 國內開設服務設計課程或研究方向的院校和老師數量都在大幅提升,

但即便如此, 服務設計在國內至今未被納入設計學專業目錄中,也就是說服務設計的內容和概念雖然存在於中國高校,但高考選專業時還是沒有這個選項。

而在國外,開設服務設計碩士課程的院校已經多如牛毛,而且在2022年年底的時候,倫藝還公布了24個新增的專業選項,其中就包括 BA Service Design,即本科服務設計。

雖然倫藝並非第一個開設服務設計專業的院校,卻是第一個將其從「研究生的高台」上拉到本科階段的院校!

根據官網的介紹,LCC 服務設計本科項目極具挑戰性,學生將會使用跨學科的方法和核心設計原則來理解設計對個人、團體和社會的作用。

不過這就又涉及到我們前文提到的問題:

雖然一般的服務設計都喜歡整合來自不同專業和背景的學生, 但一般都要擁有底層的設計邏輯或工作經驗;

那對於沒有什麼背景的高中畢業生來說,該怎麼辦呢?

從該專業的課程內容介紹里,我們可以發現一些端倪:

該專業為三年學制第一年以基礎理論學習和少量的設計項目為主,目的在於讓學生掌握服務設計的理論背景和設計原則,找尋屬於自己的發展方向;

在此期間,學生還會接觸到與倫理、社會和氣候公平有關的設計項目。

而這些主題,也經常出現在倫藝服務設計碩士生的畢業項目中。

第二年,學生將會直接進入到設計實踐中去。不只是服務設計,整個倫藝的設計學院都會為大家開放,幫助學生探索「跨學科」的奧秘,從而擴大課程主題範圍。

學生也可以選擇關注社會創新、合作共創和構建未來服務的概念設計,以及探討生物/非生物的設計領域等。

第三年則會要求同學們專注於社會創新設計,與全球的社區合作,打造「超越人類的生態系統」,與此同時也需要製作作品集,完成實踐項目與畢業設計。

通過課程設置不難看出,雖然沒有其他學校的經驗拿來參考,但 LCC 還是參考了自己已經很完善的服務設計專業研究生階段的課程;

與此同時,在基礎方面, LCC 也提供給了學生充足的「主動學習」和「被動學習」機會。

尤其是在知識積累的「被動學習」方面, LCC 相當於把服務設計所必備的知識從工業設計專業中挑選出來,將三年的課程壓縮到了一年,課程強度可見一斑。

因此,想要進入這一一個新的專業,你 不僅需要做好「可能會忙到飛起」的心理準備,更需要一本超高質量的作品集:

掃碼諮詢藝術留學

免費領取

服務設計專業課程解讀

作品集加分技巧分享

#3

潛在的優勢

Winland Art&Design

在工業設計大類學科里,服務設計雖然是最年輕的分支,但也被認為是 最具潛力、最難以被AI取代的一個方向。

AI人工智慧的發展速度是讓很多行業始料未及的,隨著AI工具在2023年開始大行其道, 很多人都開始對自己的專業領域與行業前景感到擔憂。

然而服務設計卻比較特殊。

服務設計是一種 用全局化、系統化的視角看待問題的思維方式,它不會專注於問題的某一個方面,而是通過對整個系統中各要素之間的關係進行設計,使整個服務體系的每個環節得到優化,更好地滿足用戶和客戶的需求。

在這一過程中,設計師可以把所有利益相關人員都囊括到系統的設計之中,讓所有的服務導向用戶;

所以也有很多人說, 服務設計師與企業CEO扮演的角色是一樣的,因為兩者的確都需要有整合、統籌資源,審時度勢,並進行規劃、制定流程,拍板設計的能力。

特別是 服務設計的應用範圍幾乎可以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限於某一類應用場景;

而AI雖然發展速度極快,但就目前來看, AI還只是能替代人類在某一場景中的某一項技能(甚至在某一項技能上都很難做到100%替代人類);

卻很難通過全局的角度去思考不同技能與產出之間的關係(況且人類也不是都有這樣的能力),因此AI的發展短時間內還不足以對服務設計產生任何威脅。

那麼都有哪些院校設有服務設計專業?

面對不同研究方向該如何選擇?

作品集和文書該如何準備?

留學申請 / 作品集輔導

A-Level/EPQ/GCSE 課程提分

「星標」

記得點贊「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ecada723b5da474457734e44f18ad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