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被忽略的公園,面積不大景色卻十分秀麗,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

2022-05-23     冷月印記

原標題:南京被忽略的公園,面積不大景色卻十分秀麗,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

南京,地處中國東部、長江下游,是一座有著7000多年文明史、3000多年建城史與近500年建都史的城市,其人文與自然魅力自然不言而喻,漫步紫禁城,隨處可見的風景。

南京大小城市公園眾多,最知名的當屬玄武湖、中山公園,當然也不乏小眾公園,烏龍潭公園就是其中之一。

對於很多人來說,對於烏龍潭公園或許是陌生的。

烏龍潭公園位於南京城西清涼山東麓、江蘇省人民醫院對面,公園名氣不大,面積也不大,卻藏著許多歷史故事及太多的傳說。

據史料記載,早在三國時期的烏龍潭叫清水大塘、芙蓉池,至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在晉代時,有傳說烏龍潭中有4個泉眼,更神奇的是,每年都會有烏龍準時出現並繞泉眼戲水,烏龍潭之名由此而來,即便後來烏龍不在,但這裡的池水依然清澈見底,景色依舊十分秀美。

公園內歷史古蹟十分豐富,諸葛亮出使東吳時,曾在這裡留下了諸葛亮飲馬處,與之相鄰不遠處的清涼山公園有諸葛亮駐馬坡遺存;距今1200多年前的 唐乾元年時,著名書法家顏真卿曾在這裡設置江寧放生池,後人在潭西修建了放生庵,以此來祭祀顏魯公。

在一處牆壁上可以看到巨大的浮雕,這裡就雕刻有顏魯公在此為放生池親書的《天下放生池碑名》;明末文學家譚元春曾住在烏龍潭畔,寫下了《三游烏龍潭記》;與烏龍潭結緣的名人墨客非常之多,比如曹雪芹、顏真卿、魏源、袁枚、薛時雨等名師大家,可見其雖然面積不大,卻底蘊深厚。

不少人或許也聽說過「南京的小西湖」,沒錯,指的就是烏龍潭公園,清道光年間江蘇巡撫與魏源遊歷烏龍潭,兩人被眼前的美景陶醉,即興賦詩:烏龍美景,秀色可餐;有此妙處,何必西湖!在這裡還有一塊「何必西湖」碑刻,烏龍潭「南京小西湖」的美譽由此而來。

若認真轉上烏龍潭公園一圈,雖然看著很小,但還真的會花上一番功夫,公園內的小景點遍布,用一步一景、移步換景來形容也不為過。站在湖畔遠眺紫峰大廈,僅僅是這一景,也自成一景。

來之前並沒有做攻略其時間有限,到家梳理時才發現我竟然錯過了那麼多景點,曹雪芹塑像沒看到,鎖龍橋群也沒領略到,實在是可惜,若下次再來這裡,一定好好遊玩一番。

其實當時來時並非刻意到這裡,而是路過公園,見公園門口兩尊石獅,透過門口間湖面波光粼粼,紫峰大廈倒映水中,加之那垂柳依依的景色,其實僅僅是這些就足以說明這座公園的不簡單,縱然它很小,沒知名度。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這座公園?對這裡的景色有什麼印象?如果有機會,你會到這裡遊玩嗎?歡迎留言評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e7dc3fb7585ec73c738cefd7b3c9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