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無花果
編輯| 把青
改編自知乎網文《洗鉛華:惡毒女配生存錄》的劇集《為有暗香來》近日開分7.1分。
近些年劇方購買IP不再局限於晉江、閱文等大的網文網站,前有馬伯庸在知乎連載的《刺客信條:長安》被拍成爆款古裝懸疑劇《長安十二時辰》,後有檸萌影視買下並改編的豆瓣IP《小敏家》,芒果TV改編自豆瓣網文的《裝腔啟示錄》紛紛熱播,這一次是於正的歡娛影視首次改編知乎文學。
除了這些頭部IP之外,短劇、微短劇、豎屏劇在各平台的廣泛流行,也讓各家的中腰部IP不斷實現價值,這其中不乏有大浪淘沙的精品浮現,如今年B站就另闢蹊徑改編自家UP主原創故事《古相思曲》贏得高口碑。如今,優酷、騰訊視頻、芒果TV,抖音,快手都在積極擁抱多種平台和文風,試圖尋找到挑動觀眾嘗鮮味蕾的IP。
重生文、惡毒女二第一視角、腹黑人設吸引了大批好奇者追更《為有暗香來》,與此同時,演員演技問題、人物內心OS過多等質疑,也暴露出知乎文學的以短篇為主、缺乏細節、噱頭為主等bug。
實際上,《為有暗香來》並非首部亮相劇集市場的知乎女頻文學,近兩年騰訊視頻也先後上線了根據知乎IP改編的《未來商店》《噓!看手機》《王妃萬福》等微短劇。在如今知乎鹽選專欄作者趨於飽和、知乎推出鹽言故事APP的情況下,大量成規模化、可複製的知乎文學正在批量生產。而優缺點都很明確,又有很大改編空間的知乎文學能否成為下一個IP富礦?
知乎流行「第一視角爽文」
作為知乎三大虐文之一,《為有暗香來》沿用了原著《洗鉛華》的惡毒女二重生設定,講述華淺(周也 飾)為了挽救家人而改過自新,獲得救贖的故事。在如同循環闖關遊戲般的重生流外殼下,本質仍是內宅文。
相比傳統平台的網文IP,知乎IP最特別之處是依託於它自身的高質量問答社區。常言道最好的小說通常都能用一句話來高度概括。知乎流行的「根據一句話擴寫一部小說」,擁有強服務性和互動性,起初,提問者只需給一個設定,就有感興趣的創作者將這個靈感延續下去,以此為基礎創作文學作品。
最知名的是馬伯庸根據「如果你來給《刺客信條》寫劇情,你會把背景設計在哪裡?」,寫出了《長安十二時辰》並被曹盾導演拍成了劇。2019年「為什麼後宮中嬪妃們一定要爭寵?」的提問下催生了三大虐文之一《宮牆柳》,在當時以「反雌競」「反宮斗」獨特情節風靡各大平台,B站也隨即出現了同人視頻、有聲書等二創作品,幫出作品進一步出圈。
《洗鉛華》原著小說24萬字,在以一萬字短篇小說著稱的知乎IP中已屬長篇,2020年1月9日完結了最終章節。作者七月荔知乎基因明顯,不僅早年就開始使用知乎問答,且在今年仍在知乎用一句話擴寫小說,如根據提問「如果你是替身文的替身」寫了小說《向死而生》,根據「如何以「將軍出征回來了,他還帶回一個懷孕的女子」為開頭寫一個故事?」寫了《等春來》。
第一人稱敘述、字數少、高腦洞、爽文梗這些知乎文學的普遍特點,將故事主線集中於主角的命運變遷和情感糾葛上,使得觀眾易產生強代入感,《為有暗香來》就以反派女主的第一視角切入而令觀眾眼前一亮,但第一視角的局限性,則是很難向讀者傳達更複雜和細膩的世界觀和配角支線。
讀者小舞就稱,最開始通過抖音推文接觸到了知乎小說,通常以短篇為主,有的10分鐘就能讀完,「閱讀體驗類似『文章大綱』,不像是常規小說」。
因此,劇集《為有暗香來》在情節上設置了「一女VS三男」的情感模式、以徐帆為代表的內宅群像和女主親情的人物線進行增減,改編方向也更傾向於採用觀眾接受度強的表達。於正就在微博回復了關於《為有暗香來》的疑問,第一,要做到結局讓大家都滿意;第二,劇彌補了書的遺憾;第三,不做開放式結局,劇集是1V1結局。
推廣手機閱讀後,知乎主打碎片化下沉文學?
根據知乎財報,去年第四季度,知乎平均月活躍用戶數達1.01億人,平均月訂閱會員達1300萬人,同比增長113%。知乎的收入來源於五部分業務,包括廣告、付費會員、內容商務解決方案、職業培訓、其他。
作為以社區驅動的內容變現為商業模式的平台,知乎聚集了中文網際網路科技、商業、影視、時尚、文化領域人群,主打以「讓人們更好地分享知識、經驗和見解,找到自己的解答」為品牌使命。因此,高質量的內容生產者即是知乎的流量源頭。
在「一句話擴寫一部小說」打響了知乎文學的廠牌之後,作者、平台、渠道、讀者所形成的平台生態和商業邏輯,是否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源源不斷產出有價值的IP,維持住作品數量和質量,是知乎下一步需要考量的。不過目前看到的知乎IP改編劇集多以微短劇為主,知乎主推的三大虐文和黑樓五部曲系列、法醫故事系列還沒有出現過爆款案例。
今年5月,知乎上線了全新故事品牌「鹽言故事」APP,定位原生短故事平台。知乎副總裁、教育會員業務負責人張榮樂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指出,「鹽言故事」從知乎的鹽選故事業務脫胎而來,知乎從2019年開始發力短篇閱讀市場,在發展3年多時間裡,洞察到整個行業對於故事品類的發掘存在很大不足。
相較於長篇小說,張榮樂認為短故事在當下更符合內容消費的快節奏需求,強調在短時間內有完整的情緒代入和共鳴,也因此深受用戶歡迎。
而「鹽言故事」APP推出後,正式版本與知乎帳號打通,共享創作者服務體系,提供專門的故事內容閱讀服務。也就是說,如今要登陸知乎觀看《洗鉛華》完整版,需要下載知乎鹽言故事APP進行閱讀。在鹽言故事APP介面中,可以看到平台現如今以虐文、重生文、復仇文為主,暗戀、白月光、高嶺之花、追妻火葬場這些熟悉的女頻題材和字眼占據主要版面。這跟人們印象中馬伯庸《長安十二時辰》時期的知乎文學的高知、強文學和強歷史性截然不同。
娛樂獨角獸採訪了在知乎連載小說的作者bobo,她表示,知乎問答形式最火爆的時期的確吸引到一些大神作者產出精品內容,但同樣的內容來回寫,梗就變得重複,「大家就會去長篇裡面去挖梗,形成套路,『時尚』就成了一個循環。作者想要生存,大家要起量,就需要寫下沉的文,慢慢爆款就變得很難出。」
bobo稱,如今知乎文學的門檻降低,卻很難簽約。「之前知乎很容易起量,很多人推文,文火了之後就可以申請簽約。現在作品多了,但是起量難,大家越來越卷,卻很難簽約。再加上被抖音的番茄小說截流了之後,知乎還是希望主打問答平台,就把小說這一塊分出去在手機端去看,原本的鹽選故事流量不如從前,渠道推文後走得又比較下沉,某些渠道會賺到錢,但是分給作者的就少了,相對來說知乎還算好了。」
知乎IP與短劇天然契合?
近兩年知乎IP改編多以微短劇為主,除了《為有暗香來》的30集長劇集外,騰訊視頻的《未來商店》《噓!看手機》《王妃萬福》,優酷的《心理探險家》,芒果TV的《我們之間隔著銀河系》,快手星芒的《紅袖暗衛》,均為主打下沉用戶的微短劇,通常一部8-12集,每集10分鐘左右,對應的是一兩萬字、十幾分鐘就可閱讀完的短篇小說。
距離上一部知乎IP改編的爆款劇《長安十二時辰》播出已經過去了4年,在這期間,豆瓣IP中有《小敏家》《裝腔啟示錄》兩部劇集在市場收穫高反饋,《小敏家》還由一線演員周迅、黃磊出演。作者伊北的《六姊妹》已被《夢中的那片海》製片方西嘻影業購買並改編。
bobo認為,相對豆瓣IP通常是長文,作品的生命周期會更長,而知乎IP一、兩萬字短篇文更適合抖、快的短劇,要把它當成正經IP去改編是有難度的。長篇IP則除了《長安十二時辰》外,還少見有火花。
目前知乎鹽言原創故事以古裝言情、科幻腦洞、懸疑推理、都市現實等方向為主,除了字數上主攻短篇小說,利用用戶碎片化時間外,類型趨於晉江化,質量優勢不明顯,易被其他同類平台分流,也會如晉江一樣出現頭部作者營收斷層現象,這些都是知乎IP的困境。
「知乎每個月都會有新作者去,寫主流的、能夠新引人的題材。第一人稱,節奏要快,短文就1萬字到2萬字,很少有見過寫3萬字的,最好是一萬五左右。其實現在賺錢的都是最早那一撥兒去的,新號很難起來。比如有一個大佬月能夠賺2萬,然後他去開了一個小號,小號可能月入只有1000。雖然是同一個人寫的,文本也都差不多,但是大號有量的積累能賺錢,新號甚至回答的人都不多。」知乎網文作者bobo表示。
不過,不同於常規平台網文按章節付費,知乎「鹽言故事」採取會員制的模式,也會將流量反作用於新的鹽言故事APP上,同步加大用戶黏性。未來,知乎IP能否開闢出一片新天地,改寫長劇集的邏輯,成為新的IP富礦還有待觀察,至少,在短劇領域,知乎的潛力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