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追光】中共十八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2024-10-03     博物館世界

回 顧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前言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揭開了中國歷史新的篇章,黨的歷史也揭開了新的篇章。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了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當代中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願望。在這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會議過程

會議開始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應出席代表2268人,特邀代表57人,共2325人,實到2309人。

(圖為十八大會場)

本次會議明確了科學發展觀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的產物,同時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對新形勢下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作出了新的科學回答,把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開闢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圖為胡錦濤、江澤民、溫家寶、習近平、李克強等同志在主席台上)

本次會議制定了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前進方向一是要支持和保證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二是要健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三是要完善基層民主制度;四是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五是要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六是要建立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七是要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圖為十八大參會代表)

大會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要堅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重大進展,在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的基礎上,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十八大聽取和審議黨的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的報告;審議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工作報告審議並通過《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選舉黨的十八屆中央委員會選舉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

黨的十八屆一中全會選舉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為中央政治局常委,習近平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決定習近平為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批准王岐山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

(圖為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與中外記者見面)

2012年11月15日,在與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習近平代表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莊嚴承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我們一定要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鬥,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的責任,就是同全黨同志一道,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切實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使我們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素材來源新華網、央視網、人民政府網

END

編輯 | 王菁

審核 | 王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d6383089310efa21a994278e5ac9d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