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成鋒
今年9月,婁底市新化縣被授予「中國茶壽之鄉」首創縣稱號,這也是目前我國第一個被授予以茶壽生活為主題的「中國茶壽之鄉」稱號。
「茶壽之鄉」有何獨特之處?12月9日,來自中央、省、市、縣新聞媒體的130餘名編輯和記者,來到新化縣紫鵲界梯田、渠江源茶旅文化綜合體、鄉村振興示範點紫金茶莊園等地採風採訪,探尋「茶壽之鄉」的長壽密碼。
茶壽是108歲的雅稱。因「茶」字按古代的篆書寫法頂部是兩個「十」,即為「二十」;中間的部首分開即為「八」,底部的「木」可以分解為「十」和「八」,連在一起構成「八十八」;「二十」加上「八十八」,一共是「一百零八」。因此,108歲被尊為茶壽。
據統計,在新化縣奉家鎮渠江源,90歲以上的老人有126位,100歲以上的老人有15位。這些長壽老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愛好便是飲茶。112歲的茶壽老人彭玉桂每餐飯前堅持飲一杯紅茶,她85歲的兒子每天活躍在制茶一線,挑擔茶葉依然可以在山間茶園小路上健步如飛。
新化製作紅茶始於晉,興於唐宋,至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是歷史上的貢茶產地。在上千年的茶葉歷史沉澱中,新化形成了獨特的種茶、制茶、飲茶和茶道、茶俗、茶禮、茶歌、茶調等茶文化,該縣老百姓素有種茶、飲茶、以茶待客的習慣,並在各種祭祀之時必用香茶,縣域境內還遺存數百處古茶亭和古茶樓,茶馬古道、茶馬水道痕跡依舊清晰。可以說,新化是湖南紅茶重要原產地和發祥地。
新化地處湖南幾何中心,位於雪峰山北段東南麓。境內山高溪多,海拔高差大、山林覆蓋廣,氣候溫和濕潤,土壤富含有機質,在平均海拔800~1300米的地理環境中,野生茶葉與草木共生,物競天擇,自然天成,是「湖紅之源」的核心產地,也是中國原生態、高品質健康好茶的最佳產地。這些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富含硒元素的土壤條件,孕育出新化紅茶獨特的「烏油緊實、蜜香悠長、甘鮮醇爽、橙黃透亮」天然品質和富含茶黃素的鮮明特徵,享有「健康茶黃素,地道新化紅」「一克茶黃素,十兩軟黃金」的美譽。
近年來,新化把紅茶產業作為全縣農業支柱產業來打造,全縣茶園面積達9萬多畝,年產紅茶近5000噸,總產值近11億元,新化紅茶的綜合產業鏈產值近36億元。當前,新化正在探索培育茶相關要素深度融合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動茶生產、茶文化、茶旅遊、茶休閒、茶養生融合發展,打造鄉村振興發展「新引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d34f5ae9e00e480e9413c0212509b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