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按照1:1分流、只有一半孩子能上高中,早就不是什麼新鮮的提法。
但是這幾年很多父母包括一些專家,都在提議能不能取消中考分流。
其中比較有影響力的專家是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他曾經公開表示:不支持中考分流,建議「取消中考,普及十年義務教育」。
他的設想是,九年義務教育可以改為十年,即小學五年,初高中合併五年,推行基礎教育一貫制。
姚洋取消中考分流的觀點,在家長中引起了很廣泛的共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和人大代表梁建章等人也曾表示贊同。
但是針對這段時間以來引發關注的有關建議取消中考後的「普職分流」話題,2023年2月《人民日報》給出了官方態度:
「推動職普協調發展」、「將對消解職普分流帶來的教育焦慮有重大作用」,仔細品味新聞中的這句話。
父母們也可以簡單理解為, 中考分流、職普協調發展,不僅不會取消,反而會更加堅定地執行下去。
各地的中考錄取比例可能會略有差別,但教育部曾經發過通知,要保持高中階段教育職普比大體相當。
也就是說一半孩子上不了普通高中,被分流去接受職業教育,會成為常態。
以北京為例,很多中學已經在分流的壓力下,勸一些成績不太好的孩子放棄中考,直接去職業學校。網上還流傳出了申請書的模板。
而大家無論多麼望子成龍,都有一半的父母要做好孩子可能沒有普通高中學歷的準備。
01
為什麼以前也有分流,
現在卻讓人倍感壓力?
在 20 年前,一個孩子沒有高中學歷,可能並不是一件讓人難以接受的事情。
根據《2000年—2022年教育統計數據》,我們國家的高中錄取率總體錄取率甚至是逐年在上升的,只是近兩年也略有下降。
在 2000 年,只有 29% 的孩子能順利升入普通高中,21% 的孩子,都去讀了職業學校。剩下的部分孩子,屬於其他去向。
其中相當多的一部分孩子,可能就是外出打工,或者輟學在家種地。等到十八九歲,準備嫁人、娶媳婦。
而到了 2010 年,已經有 48% 的孩子能夠升入普通高中,有 43% 的孩子能夠接受職業教育。
跟我們現在說的一半孩子能上高中,是差不多的。但是那個年代,似乎也並沒有引起過多的討論。
2020 年,已經有 57% 的孩子可以讀高中,39% 的孩子進入職業學校。
從比例上看,越來越多的孩子可以進入高中學習,但是卻有越來越多的父母感覺到難以接受、壓力太大。
這其實是跟我們的經濟發展水平相關,只有少部分人能上高中的年代,大專、職高,甚至初中生只要肯干,都有一定的機會能被求職企業順利錄取。但是在今天,用人單位的門檻已經越來越高。
薪資待遇、工作環境、就業門檻的差距,是讓父母感到壓力的重要原因。
02
那些被分流的孩子,
在面對怎樣的教育?
每次提到職業教育,我們都會常說一句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去年深圳一名 17 歲女孩古慧晶就被各大媒體爭相報道,她獲得了汽修大賽一等獎。
因為從小喜歡汽車,她在初中畢業後就選擇進入職校去讀汽修專業。
靠著韌勁兒和熱愛,她取得了非常耀眼的成績,未來也有非常不錯的發展。
陳司長也提到了,下一步會集中力量建設一批具有引領示範作用的優質中等職業學校,以滿足學生的需求。並且以後會完善職教高考制度,暢通職業學校的升學渠道。
就目前來看,也有一個非常殘酷的現實,那就是古慧晶這樣的孩子還是少數,我們的職業教育還不夠完善。
另外,從目前的現實情況來看,職業教育這類學校發展良莠不齊,很多學校的設施教學的管理各方面都不如普通高中。
上中職的同學大多數成績不理想,學習行為習慣偏差比較大,大部分學生和家長還是比較排斥的。
在優質高校資源名額有限的前提下,普通高中的學生考上一個好大學的機率都不高,那麼可想而知,中職學校的機率就更低了……
而一位學校老師也承認,職業學校的教育是脫節的,一方面是設備太貴了,比普高需要投入的成本高多了。另一方面是他們「必須脫節」。
因為中職教育的定位本來就不高,最前沿最先進的東西是要教大學生的。
想在職業學校學有所成,想在跟普通本科生競爭中取得優勢,這個孩子必須有非常強的韌勁和對自己專業非常多的熱愛才行。
03
理想的分流,
可能是什麼樣的?
咱們之前提到普職分流的時候,父母們的觀點也經常是分為 2 類。
支持分流的父母會覺得,確實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走高考這條路,孩子們能多一種選擇,有個手藝技能傍身,是挺好的事兒。
還有一部分反對的父母,就像文章開頭提到的那樣,認為過早分流對孩子來說太殘酷了,而且會加劇內卷。
兩種說法其實都有各自的道理,也都是在為孩子考慮。
教育部官員曾表示,關於職業教育未來要主抓的 2 件事:
一方面,根據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應用型人才發展多樣化需求,合理規劃中職學校和普通高中的招生規模。
另一方面,最根本的是把中職教育自身辦好,提升自身的質量,在普職融通上下功夫。
他說:總的來講,就是要通過推動中等職業教育多樣化發展,形成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讓每一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讓每一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這句話特別觸動人,我想這也是每個父母的心愿。
來源|校長派
精選留言:
@仕坤:
想學的,能學的,上普通高中挺好。不想學,不能學,上職高學些職業技能也挺好的,這比在普通高中白白浪費時間和青春強多了,況且國家也需要各種能力的人。
@H1云:
建議將12年學制改為10年,把9年制義務教育延伸到高中改為10制,國家只多承受一年的義務教育費用,卻可實現初高中義務教育的貫通。其中小學6年改為5年(義務教育),初中3年(義務教育)不變,高中3年改為2年(也實行義務教育),不主張初中畢業就分流學生,宜在高中畢業時分流,這樣做可避免了初中生小小年紀就承受高壓力被動分流之弊,2年的高中學習又可進一步夯實了學生的學業根基強化基礎教育之效,年齡心智的成熟可最大限度增強學生擇校擇業的自主性。
@滿滿滿分:
感覺通過高考分流達到普職分流的目的可能會更好一些。初中孩子畢業,不僅心智不夠成熟,而且文化知識儲備不足,以後的生活生存能力較低。據我所知,許多中職的學生,真是一言難盡……真正有興趣愛好,願意學習,並成才的比較少。
@曾秀娟:
如果不是因為看在人品好,高等學歷的人基本看不上職業教育學歷的人,先不說高等學歷是否代表人品好,那些考不上高中或者大學的人,內心是很難強大的。這需要一個好的學習環境,起碼老師不能看不起職業學校學生。試問有幾個老師可以做到並且作為職業學院的老師本身不自卑。未來國際形勢發展變化,沒有高等學歷的人或者沒有自學能力的人無法找到工作,這些50%的人還是很讓人揪心的。還有結婚生育也是會出現很大問題的。
@徽姑娘:
取消職普分流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治本的做法還是要回歸基礎教育的真正作用上來和改善職業教育建設。
所有孩子都喜歡學習,但不一定喜歡學校教育。
不改變「升學主義」的教育價值觀不行,試想:取消分流讓所有孩子直接上高中接受應試教育,還是會有一部分學生厭學輟學,自動離開學校,留下來的未必就是喜歡上學的。
@感恩:
可以把職業學校升級為職業職工大學,或者職業學校與大學聯合辦學,4-5年學制,高中階段職校2年,聯合職業職工大學2-3年,這樣讓職業學校的學生在18—19歲成年之後,離開家鄉到異地職業職工大學深造2-3年,通常選定專業的側重實踐的職業教育,因為專一在某一領域,2年就可以完成學業,甚至可以安排到企業實習。讓職業工人也擁有大學學歷,比傳統大學早就業1-2年。職業職工大學可以與工業工程大型企業合辦。
@仕坤:
分流,很多討論是假設所有學生都能學好基礎上的。實際上,有相當部分學生的水平很低,很多不及格,甚至滿分100分只能考20來分,這種情況下還有上普高的必要嗎?不是笨,而是這部分學生的關注點和愛好根本不在學校的文化課學習,提前分流提高職業技能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延伸閱讀:
姚洋: 我為什麼反對中考分流, 更反對用分流把40%孩子鎖定為「你未來是低收入者」?
「取消初中畢業後普職分流」屬誤讀!真正改變的是職業教育的定位和天花板
吳軍:「階層固化」能靠教育打破嗎?
鄭瓊紀錄片《出路》完整版:三個階層孩子的命運掙扎
真實跟蹤記錄:中國3個階層孩子的10年人生軌跡,結果令人震驚!
張志勇:「普職分流」面臨的六大挑戰和對策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
教育部:義務教育後實行「普職分流」非常必要,完善「職教高考」,緩解中考分流壓力
魏祥前:「職業教育」育什麼樣的人
教育未來30年,孩子們面臨怎樣的職業世界?
朱永新:家庭教育的10點心得,教師可以轉給家長閱讀
太齊全了!81個偏旁部首寫法圖解示意,假期孩子練字用起來
中小學全科上下冊空中課堂、微課+200多部名著有聲讀物!
小學 • 初中 • 高中 • 全科目教學視頻匯總
1-9年級全學科微課資源匯總(點開即看)
改變教育,從這裡開始——校長傳媒(我們唯一的微信號xzcm888)
第一時間獲取教育行業最新資訊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師卓越發展智慧」與「學生健康成長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們
投稿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