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請做到這2點!幫你由內而外調養身體

2023-07-11     陌路花開

原標題:清明時節:請做到這2點!幫你由內而外調養身體

《金匱妙錄》:「凡欲求長生卻病,大法有三:一保精,二行氣,三服餌。」

如何養生?道家的養生秘笈《金匱妙錄》其實已經說得很直白了,但凡想要長壽少病,方法無非三種,第一種是保養精氣,第二種是懂得在各個時節中穩定地運行自己體內的精氣,而第三種才是講究飲食。

而此時,如何在從清明幾天日子裡保養好我們的身體,是其中一大問題,我們雖不說奢求長壽,但起碼得健康少病。

內修外服,三者合一

1、按揉腳底

如上述養生秘笈《法天生意》所述,古時講究養生的人們會在這一時節里用特殊的工具輕炙足三里穴和懸鐘穴,使得體內的淤毒得以排泄。

從而等夏天到來時就不會出現腳氣、血氣衝心之類的身體問題。

但現在已不比古時,我們一般在家裡也不會拿什麼奇奇怪怪的東西去燙自己,且不說操作上具有一定的風險,燙錯了地方也會出現很多的毛病,為此我們可以降低一點要求,只是輕輕揉搓也可以達到相應的效果。

找不准穴位的話,可以試試這個『腳底穴位按摩板』,直接踩上去,各處的反射區都能按摩到,解放雙手,更省事,平時一邊看電視一邊就進行養生按摩了,方便,適合懶得動的人。

這款腳底按摩板特別適合這些人:

水腫:水腫的人血液循環不好,足部腿部浮腫,按摩足底,擴張末梢血管,促進血液流動,改善腿、足部的浮腫。手腳涼:寒從腳下生。通過按摩足底,讓更多的氣血流向足底。從而暖起來。減肥:肝膽、脾胃、腸道這一類消化系統都有相應的反射區,通過按摩刺激,就會有效地調節腸胃功能,促進脂肪代謝,從而起到改善消化、減肥塑身的效果。容易疲勞、工作壓力大便秘:有實驗表明,按摩15分鐘不僅讓全身放鬆,還能促進腸道蠕動。慢性疼痛:當身體足夠放鬆,慢性疼痛也會減輕絕經期的女性:絕經期的女性,更容易有陰虛的問題,不安,發熱等,通過足底按摩,可以滋養腎精,讓身體沒那麼燥。睡眠不好:很多時候,按著按著,就睡著了。如果配合泡腳會更好。平日體質虛弱:人老腳先老,人壯全憑腳。按摩足底,平衡五臟六腑,漸漸把虛弱的氣血調整好。上熱下寒:無論是泡腳,還是足底按摩,還是做金雞獨立,作用在腳上,意念在腳上,都可以把上面的火引下去,改善上熱下寒。脾胃不好:很多脾胃不好的人,腳底痛的不敢碰,堅持按摩之後,有人是這樣反饋的:「我一咬牙使勁按了一會兒,肚子明顯有感覺,舒服了不少。再後來肚子不舒服時,再按腳底,都是有疼痛感,從無例外。」容易生氣,情緒不好:情緒不好,多是因為經絡不通,讓很多小事也變成大事,積壓在身體中。經絡通的人,想生氣也難。足跟痛,腳底愛起皮:搓擦足底,可以很好緩解。久坐腰酸背痛之人:足部的頸椎、腰椎反射區被刺激到,進而改善。

怎麼按?

按摩店很貴一次大概100塊錢,遇到手法不好的技師真的覺得超級虧得慌,按完昏昏欲睡還要強撐著爬起來滾回家。這個足底按摩板可以說是非常方便,刺激的也非常深入了。

質地是非常硬的塑料,圓鼓鼓,可以給到足底很深的刺激,但是質量又很輕,輕巧防水,拿取擦拭都很方便。

清清楚楚第寫著每個地方對應的反射點,哪裡難受就多按哪裡

腳底穴位按摩鞋的好處是可以隨時行走,但是沒有辦法抬高腳面,用更大的力刺激腳底。足底按摩板,靜靜放在那裡,每次踩上去,特別有儀式感,左右前後,哪裡不舒服就多踩一下哪裡。

因為人有足弓,腳心很難刺激到,中間高凸起的設計,非常貼心,讓足底全面地被刺激到。

在家,在單位小憩都可以隨時做起來,力道自己掌控,很多人光是站在上面,就已經需要足夠大的勇氣了,用戶們也是全情投入地酸爽:

按摩之後,喝幾口溫水,如果不是睡前按摩,就多喝一點,加速將體內的毒素及沉澱物排出體外。如果你的尿液也會比以前黃了,是在往外排的結果。

2、服食山藥粉

《神農本草經》:「山藥味甘溫,補虛羸,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飢,延年。」

但是此時氣候仍是以忽冷忽熱、忽濕忽燥為基本主調,此時就需要我們進補一些可以除寒熱邪氣的食材。

春困春盹現象也越來越嚴重,精神不振或者感覺身體沉重等現象也會頻繁發生,故而此時進補山藥,尤其是多吃由山藥製成的副食。

3、按揉勞宮穴

春時,多發溫熱之病,且基本都是心肝類受到的影響最為深重,為此預防這類問題,我們需要疏通勞宮,疏泄心火。

而適當按揉勞宮穴顯然對此具有相當的緩解作用,勞宮穴位於掌心,只需要握拳彎曲手指,我們就可以用中指指尖在掌心碰到這個穴位,我們如果按壓下去一般都會明顯感到會有酸痛感。

但是古時調理勞宮穴通常是以針灸灸刺為主,但現如今大多數人不知道如何針灸,且在家中自灸也容易出現一些問題。

故而只需要在家堅持按揉勞宮穴即可,通暢方法是以左手勞宮穴以逆時針按揉,右手勞宮穴以順時針按揉,想起來就可以多揉揉,揉個三五分鐘就好,此法針對心火旺盛十分有效。

養生也需要時時刻刻注意身體的情緒

「志者,氣之神也。氣者體之充也。故春時宜睏倦,是志不明而氣不暢所故也。」——《玄禾》

春天,你是否會出現神志不明,呼吸不暢的現象呢?一般這種情況我們稱之為春困,而春困的誘發一般也以上述古籍《玄禾》所言基本一致。

到了春天,我們身體血氣上涌,容易在工作上想入非非,時常神遊海外,雖然說適當的走神對於身體有好處,但是在這個多動的春天,走神其實也有它相應的壞處,那就是使得身體「志不明而氣不暢」從而時常睏倦,春天的體驗感也大幅下降。

春困病理因素

中國自古有「春困秋乏夏打盹」一說,在冬天時,由於溫度較低,人們在這種狀態下毛細血管收縮,血液流量少,循環慢,汗腺和毛孔也隨之閉合,減少了熱量的散發,以維持人體正常體溫。

但進入春季後,隨著環境氣溫的逐漸升高,人的身體毛孔、汗腺、血管開始舒張,皮膚血液循環也旺盛起來。這樣一來,供給大腦的血液就會相對減少。近段時間很多上班族上班時犯困屬正常現象。

但且不說這類科學性的解答,即便是春天突然返寒,我們人體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可這又是為什麼呢?而且在其他時間段里,人也不會像春天這般犯困,那麼怎麼去解決春困這一大難題呢?

首先,我們得學會戒怒、戒愁,怒和愁是養生的大忌,它們也是情緒致困的元兇,所以要春困不常發生,我們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愁怒兩大情緒。

如首先學會用意識控制,即當怒從心頭起,將要和人吵架的時候,就要趕快提醒自己,吵架只會給雙方帶來更多的煩惱,不能解決任何問題。這樣,用理智的力量來控制自己的怒氣、粗魯的語言,更不要採取粗暴的行動。

現在很多人也都在健脾,但效果都不太好。其實如果你壓力很大,肝氣不舒,時常煩心,鬱結的肝氣會影響健脾的效果。五行當中,木克土,肝屬木,肝氣太盛或肝鬱太過,都會克制脾土的生髮。健脾之前,尤其需要柴胡來先幫你疏肝。

比小柴胡湯更適合現代人:滋養被情緒傷害的氣血

小柴胡湯是醫聖張仲景的經典藥方,歷時兩千年經久不衰。它的確是可以解決情緒問題。但小柴胡只是和解少陽,它能把少陽層面的東西趕出去,但不養血。

但現代人壓力大,都是常年累月的情緒問題,失眠、煩心、抑鬱其實困擾自身的,都是長久存在的問題了。長期的肝鬱會化火,這個虛火會傷害到我們的陰血,如果一個人陰血有傷,是很容易脾氣暴躁、上火、著急、眼睛疼、睡不著的。

這個方子是明代太醫葉文齡所撰的《醫學統旨》中柴胡舒肝散:陳皮、柴胡(各二錢);川芎、香附(各一錢半);枳殼、芍藥(各一錢半);炙甘草(五分)。

方中柴胡、芍藥以和肝解郁、養血為主;

香附、枳殼、陳皮以理氣滯;

川芎以活其血;甘草以和中緩痛。

直接吃中藥,確實太難吃了。而且很多人脾胃不好,喝藥,胃不喜歡不好喝的味道,再加上本來脾胃就不好,也會沒有好效果。

把這個方子裡的藥材弄碎,弄成包,就是柴胡疏甘散泡腳包了,用它來泡腳,身體吸收更好。

其次,也要會運用疏泄法,即把積聚、抑鬱在心中的不良情緒,通過適當的方式表達、發泄出去,儘快恢復心理平衡。最後,還可採用轉移法。

即通過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改變自己的思想關注點,或改變其周圍環境,使其與不良刺激因素脫離接觸,從而從精神煩惱中解脫出來,或轉移到其他事物上去。

注意午休

除了情緒協調法外,解決春困的另一好辦法是睡午覺,且午休應該遵循科學的原則,時間不宜過長,最好控制在一個小時到半個小時之內,最好仰睡。

大忌伏案而睡,伏案睡眠對於身體的壞處是最大的,如養生專家毛教授介紹伏案危害時說道:伏案午睡會對眼睛造成積壓,從而產生傷害,由於伏案時眼球會被壓迫,然後導致角膜變形、弧度改變,會導致視力受損。

此外,伏案休息也會壓迫胸部,導致呼吸不暢,從而會加重心臟的負擔;且頭部長期壓迫雙臂,血液循環和神經傳導亦會受到影響,如手臂麻木、刺痛這些現象頻發,由此導致頭部缺氧,由此伏案休息對養生的危害可見一斑

另外春季時,我們熟睡也會讓肌肉鬆弛、毛細血管擴張、汗孔長大,故開窗睡覺容易使身體感冒風寒,由此午睡時應該避免如風、雜音的刺激,如果在如這二者的干擾下午睡,那麼時間一長,精神反而倒不如不睡的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aeaf5a36341130cd0e0e34faa1ec7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