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同心縣:「跨村聯建」蹚出致富路

2023-06-24     光明要聞

原標題:寧夏同心縣:「跨村聯建」蹚出致富路

「三山井村黨總支牽頭成立肉牛產業發展聯合黨委,整合7個移民村發展壯大村集體資金,改擴建33座原有養殖圈棚,打造『黨建共同體』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這種抱團發展模式讓我們對促進集體經濟和村民收入『雙增收』很有信心。」近日,寧夏吳忠市同心縣下馬關鎮三山井村黨總支書記周長安說。

今年以來,同心縣實施「跨村聯建發展」專項計劃,在4個鄉鎮(開發區)開展黨建共同體試點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

在不改變原有行政劃分和自治主體情況下,按照強弱聯合型、產業聚集型、地域相鄰型、歷史沿革型等模式,由先進村黨組織牽頭成立聯合黨委,與若干產業相近、項目類似的村聯建,牽頭村黨組織書記任聯合黨委書記,鄉鎮(開發區)黨(工)委選派骨幹力量擔任第一書記,各聯建村黨組織書記兼任委員。目前,全縣有30個村以「跨村聯建」、48個村以「村企聯盟」形式共商共謀促發展。

下馬關鎮採取「黨支部+村集體+公司+農戶」的模式,整合田園、新園、平遠等7個移民村發展壯大村集體資金,成立寧夏同心縣安順達畜牧聯合養殖有限責任公司,打造下馬關鎮萬頭肉牛養殖基地,由三山井村黨總支牽頭成立肉牛產業發展聯合黨委,發揮「頭雁領航」作用。同時,充分發揮「聯農帶農」機製作用,採取託管代養和培育自養,鼓勵帶動42戶脫貧戶及監測戶通過幫扶貸款、認購肉牛的方式,積極參與肉牛養殖產業發展,預計年底每戶穩定分紅5000元。

同心縣依託科技人才「組團式」幫扶,在推行「跨村聯建」試點鄉鎮打造2個村級「組團式」幫扶示範點,建立2個科技幫扶專家工作站,對接指導210個專業合作社和養殖大戶,技術服務覆蓋12個鄉鎮98個行政村。圍繞飼草料貯藏加工、基礎母牛擴繁增量、常見疾病診斷診療等內容,先後組織專家74人次來同開展幫扶指導,引進新品種、推廣新技術15個,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從全縣擇優選派14名畜牧專業技術人員和科技特派員,與科技特派團專家「結對子」,在具體實踐中開展跟蹤服務與學習,不斷提升專業技能水平。

「我們聚焦破解鄉村資源散、實力弱等問題,探索推行『跨村聯建』模式,通過大村帶小村、強村帶弱村、中心村帶周邊村,促進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抱團發展,實現產業興旺、強村富民。」同心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張文攀 通訊員 丁玲 吳夢瑤)

[ 責編:徐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a9668147e5cbf6e8c94ea7e678e20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