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牽手」中牧 誰是贏家

2023-12-19     中國商界雜誌

原標題:新希望「牽手」中牧 誰是贏家

繼大北農與傲農生物之後,又有農牧巨頭宣布「聯姻」。12月16日,新希望宣布將旗下主營禽產業的子公司51%的股份出售給中牧集團。中牧集團拿下股份後,也將擁有完整的「飼料—育種—養殖—屠宰—加工」禽產業鏈。但是,截至今年上半年,新希望負債已經超過900億元,且旗下禽產業在第三季度也在虧損。此次兩大農牧巨頭「抱團」,會雙贏嗎?

新希望六和執行董事長兼總裁張明貴在12月18日公布的對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信息中稱,過去幾年因為豬周期波動,公司對禽產業投入有限,通過這次戰略調整,公司和央企整合、導入更優秀的產業資源,公司仍持有這塊業務較大比例的股權,如果未來這塊業務做得更大,公司仍然可以分享發展紅利。

新希望六和培育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新鴨。(圖片源自「新希望集團」微信公眾號)

新希望六和先後轉讓兩家子公司

拋出兩家子公司股份,新希望是為以優質資產謀合作,還是急需「救兵」伸出援手解負債之困?

根據公告,新希望將旗下子公司中新食品51%股權出售給央企中牧集團。交易完成後,新希望獲得27億元,中牧集團成為中新食品的控股股東。根據財報,中新食品主營種禽養殖與屠宰、調熟品加工、禽肉產品銷售,截至今年8月底,該公司的資產總額為105.03億元,負債總額為86.8億元。

「農牧行業優勢需要深耕細作,公司希望通過聚焦飼料、生豬,使管理更加精細化、專業化,並實現降本增效。」張明貴表示,「禽產業也需要資本、資源的持續注入,但公司目前把資源向禽產業傾斜有難度。」

除中新食品外,新希望還欲將旗下德陽食品67%的股權轉讓給海南晟宸投資有限公司,交易完成後,新希望獲得15億元。根據財報,德陽食品是新希望旗下食品深加工業務的運營主體,截至今年11月底,該公司的資產總額為32.39億元,負債總額為23.57億元。

兩家子公司的股權轉讓交易完成後,新希望將獲得42億元。值得關注的是,因生豬價格長期低迷,從2021年至今年上半年,新希望合計虧損超過140億元,且截至今年上半年,其負債達到970.2億元。在宣布轉讓子公司股權前,新希望發布公告稱,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73.5億元。這筆錢將用於豬場生物安全防控及數智化升級項目、收購控股子公司少數股權項目和償還銀行債務。

「近幾年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在行業里偏高,公司希望通過引入戰略投資,有序降低資產負債率,使得整體資金流動性更健康,進而可以應對周期性風險。如果完成交易,公司資產負債率預計可下降 4%—5%。」 張明貴說。

中牧集團圖什麼

這對中牧集團來說,是筆划算的交易嗎?

資料顯示,中牧集團實控人為國務院國資委直管的央企中國農業發展集團,其主營業務一直是禽用獸藥和疫苗、種禽等禽產業鏈上游業務,此次收購中新食品股份後,將為其禽產業鏈擴充養殖規模,補充下游的屠宰、加工等環節。

「國企的擴張意願較弱,收購其他公司的現有資產是他們把業務做大的主要手段。」有養殖類上市公司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新希望的家禽存欄量較高,未來飼料、疫苗也可從中牧集團進購,這對中牧集團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收益。」

根據公告,兩大農牧巨頭「牽手」後,中國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和新希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也將積極建立全面戰略合作關係,重點圍繞自主智慧財產權育種、糧食和肉蛋奶保供、農牧產業鏈建設等領域,開展務實合作,互相推動、支持和促進雙方在以上農業產業領域深度合作發展。

在這筆交易中,中牧集團有風險嗎?有投資者認為,新希望禽產業近三年均在虧損,原因是家禽的價格近幾年多處於下行周期。中牧集團此前經營的飼料、疫苗業務是上游業務,只要家禽企業在擴張規模,中牧集團就有錢賺,其受「禽周期」影響較小,家禽價格上漲、下跌都不會給中牧集團帶來太大的影響。收購下游業務後,家禽價格牽動著中牧集團的營收,這對該公司的營收造成了一定風險。

新希望是為了養豬儲備資金

無論是引入戰略投資,還是募資73億元,新希望都是為了補上養豬業務虧損的「窟窿」,並為來年豬產業發展儲備資金。

新希望相關負責人坦言:「我們在做的工作是『廣積糧』,面對豬周期波動,我們需要儲備好更長周期所需的資金。如果周期反轉沒來,公司也希望能具備穿越周期的成本優勢。我們引入戰略投資也是希望聚焦養豬、飼料業務,提高產品力和服務能力,形成壁壘;此外,引進資金和管理資源,本身也能抵禦周期性影響。 」

根據新希望的公告,其將德陽食品的股權出售後,德陽食品不再合併入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範圍,上市公司層面也將不再從事食品深加工業務。據業內人士分析,新希望旗下的食品加工業務未來也能單獨融資,或走上拆分上市的道路。

新希望相關負責人透露,除了禽產業、食品深加工這兩個業務板塊外,公司在生豬育種單元的引入戰略投資工作預計也會在2023年年底或2024年一季度完成。今年1至9 月,公司經營性現金流為67億元,預計2023年全年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為80億—90億元。今年資本開支35億—40億元,主要是工程和引種,經營現金流可以支付工程和引種開支。由於授信和銀行端穩定,所以公司經營性餘額和貨幣資金可以保持穩定。(記者 馬嘉)

來源:中國商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a10e18c34fe676e90fe1049ce3c5d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