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折騰租房,30改老破小,40擠學區房,你的裝修人生也這樣嗎?

2019-08-16     一兜糖家居APP

你是多大時,有了人生中第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的呢?

20幾歲時,我們大多數人都住在出租屋裡,房東留下的老舊家具,談不上審美的裝修風格,我們在這樣有限的條件下,用心過著剛剛步入社會的每一天。

30歲時,終於有了人生中第一套房子,和愛人組建了家庭,變成了兩口之家。兩個人一起裝修,按照自己的喜好,看各種家居網站,看設計圖,期待又忐忑地砸掉第一堵牆,每天都懷揣著對新家的期待。

40歲時,搬了幾次家,也換了更大的房子,不再是裝修小白,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和家人的習慣,也會為了學區房搬家。

隨著年齡變化,對於家的需求也在變化。喜歡的風格,對於空間的規劃等,都在隨著年齡而改變。我們分別採訪了三位90後,80後,70後的屋主,一起聊了聊她們的家。


即使只是睡覺的地方

也要好好收拾呀

@妹等

26歲 | 家居博主

坐標廣州 | 單身獨居

一兜糖家居APP"糖廠種草官"

我是妹等,93年的妹子,是個喜歡家居裝修以及研究各種收納方法的家居自媒體從業者,非常喜歡折騰房子。

現在在廣州租了個一室一廳的房子,自己一個人住。我認為,對於獨居者來說,房屋狀態某種程度也是內心狀態的體現。

比如我有時候比較忙,比較累的時候,家裡就非常亂。有時候突然開始瘋狂收納,把全家物品重新收納整理一遍,那可能也是很想整理自己的內心。有時候家裡有音樂、有氛圍燈光、還有香薰蠟燭的時候,那大概就是我比較鬆弛的狀態了。

所以我最初就想著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去改善居住環境。這套房子剛租到手,就讓房東把家具全部清走開始動工改造了。從刷牆到買家具到軟裝布置,前前後後大概花了一個月。硬裝上刷了牆面,其他都是軟裝布置,花費大概2w左右,主要都花在家具上。

Before & After

在客廳的裝修上,當初因為一張家居網圖,種草了金黃色的窗簾。這個顏色還蠻微妙的,整體搭配的不對的話,就會特別low。所以當初在布置的時候,特意花了很長時間看設計圖,也會用一些軟體來搭配效果圖。出來的效果非常不錯。

也建議大家做軟裝布置的時候,可以多看圖,多剖析圖的搭配元素。注意整體配色的和諧度,遵循一個空間大色塊不超過3個顏色的原則。

我的工作檯和餐桌都在客廳,所以客廳是我最常待的地方。客廳的沙發非常好癱,是我特意買的,每天下班回來,都很喜歡先在沙發上癱一下,刷刷手機,再開始下班後的生活。

租來的房子,不管怎麼改造,依然還有一些不足,比如部分東西老化,之前的房客沒有愛惜導致局部破損,廚房的抽屜門,門鎖五金老化之類的。

對家居生活近乎痴迷的我,當然很想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了。

如果我有了房子,想裝修成art deco風格,因為足夠復古且摩登,住在裡面,會有一種每天在度假酒店的錯覺吧。寬敞明亮,且時時刻刻整潔乾淨,所有物品被規整地收納。

最好有個大的的浴缸,晚上可以點著香薰蠟燭泡澡。我喜歡有儀式感的生活。至於具體面積多大,其實我還沒有怎麼想過哈哈。

Q:推薦一些給你帶來了幸福感的家居物品吧。

A: 第一個當然是香薰蠟燭了。很喜歡的一個蠟燭牌子是Voluspa,它的罐子是蕾絲浮雕,很精緻。他們家的花香和果香調都做得很好,不會太甜膩,而且還有放鬆助眠的功效。

第二個天絲四件套。廣州夏天非常長,天氣很熱,所以換了一套天絲的四件套,滑滑的,也有冰涼感。現在每晚都很期待睡覺~

第三個是微型投影儀。因為我住的房子面積不算特別大,所以任何家電購買之前我都會考慮下他的體型問題。最近入了一個比充電寶大一些的投影儀,看東西很方便,重點也很好收納。投影儀很小,所以放床上投屏到天花板也很方便。我很喜歡在天花板投屏星空和海洋的視頻,真的非常放鬆。

「很多20多歲的年輕人,對家的要求,也許就是一個「睡覺」的地方,若是能近地鐵,就更好了。也有一些像妹等一樣的人,在有限的條件里盡力創造小美好。至於更多的需求,對於我們來說,暫時是一種奢求。」

可以按照心意喜好

和家屬共同裝修

@張草莓

31歲 | 網際網路金融

坐標北京 | 小兩口

一兜糖家居APP"糖廠種草官"

我是80末班車的金牛座,正職是個努力搬磚的網際網路金融民工。平時愛好旅行,家居,美食,以及一切美好的事物。家裡有個非常愛做飯的家屬。

讀大學來的北京,後來就留了下來。剛畢業的時候和大多數北漂一樣,過著租房生活。那會兒最喜歡的事情就是買買買,感覺自己掙了錢就可勁兒造。

當時和男朋友(現老公)一起在公司附近租了個兩居室,每天上班步行幾分鐘,雖說租的房子在二環,面積也不小,但總覺得沒有家的感覺,哪哪兒都不是自己喜歡的樣子,所以對我來說只能算是個睡覺的地方。

家應該是有參與,有融入,有值得紀念的東西,最重要的是有歸屬感的地方。

我們現在的家,是個90平米不大不小的兩居室,每個角落都是和家屬一起親自設計的。我倆按照共同的喜好和審美,在性價儘可能高的情況下,利用好家裡的每一寸空間,達到了非常滿意的效果。

我們都是理工科畢業,自己設計裝修其實是一件很心累的事情。沒有設計圖,兩個人在腦海里一點點的規劃,跑遍了北京大大小小的建材城,某寶每天也狂刷很多遍。

兩個人一起裝修的過程很和諧,現在這個家,是我們共同建設的結果。

我最喜歡家裡的客廳,處於兩居室的中心,在我家也是核心位置。下班後回到家,和家屬一起在客廳里看電視、一起吃飯、一起嘮嗑,是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刻。

客廳

20幾歲時,每天很喜歡出門玩,下班了很多的聚會,30歲後,總是很貪戀在家的時光,每天花心思想著如何才能讓家裡看起來更美,住的更舒適。

從客廳看向廚房

我和老公兩個人想盡辦法要實現夢想中的家。

裝修時很想砸了廚房和客廳間的非承重牆,做成開放式廚房的。但是比較坑的是,在要砸掉的非承重牆這一側,有燃氣主管道,這個位置是不能改的,如果非要改,一是造價高,二是得把全樓燃氣都關了(因為有入氣口),非常麻煩。

但我們金牛座怎麼能輕易放棄,我倆想了個招,做了個柜子把燃氣管道包了起來,同時在柜子上刷了黑板漆。這樣既增加了廚房的儲物空間,又不會顯得那麼突兀。

廚房牆面用了網紅小方磚

次臥作為兒童房,但是現在還沒有寶寶,所以平時父母來時會小住,考慮到收納的問題,兒童房設置了很多收納的空間。

當然, 現在的房子肯定是過渡階段,我們也有下一個目標,希望可以換一套三居室。

因為現在的兩居室沒有專門的餐廳區域,我們家屬又特別地喜歡做菜。希望下一套房子,可以有個大大的餐桌。至於風格,不需要固定的風格,舒心最重要。

Q:推薦一些給你帶來了幸福感的家居物品吧。

A: 應該要屬我家的各種小家電了。比如掃地機器人、垃圾處理器、洗碗機、免洗破壁機這些,真的是讓生活變得更加便利。最關鍵的是,顏值都好高啊,像我這種顏控的人根本沒有抵抗力呀。

30多歲,我們終於有了自己的小家,可以不用租房,不用搬家,終於在一座城市有了歸屬感。可以憑喜好任意裝修,這個家滿足了我們大部分的需求,對於未來,我們還有更多的期待。

我換了3套房子

明年準備再換學區房

@抹小拉

45歲 | 室內設計師

坐標山東煙台 | 兩人一娃

一兜糖家居APP"糖廠種草官"

我和先生都是70後,都屬虎,他是個掉書袋的銀行職員,我是個自由散漫的室內設計民工。我們曾經堅持了十年丁克,最後抵不過年華老去的恐懼,養了個兒子。

20幾歲的時候,我還是個被爹娘捧著養的孩子,我老家在浙江的一個小縣城,兩層樓的民房,前後都有和鄰居共用的院子,屋內還有一個聽風望月的小天井。

房子年代久了,我娘就特別特別想要換一套寬敞明亮的商品房,所以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我和我娘共同的理想就是住商品房,不會長毛的白牆,不被颱風浸淫的鋁合金窗,結實的樓板,冬暖夏涼。

我30歲的時候,老房子被拆遷了,我也嫁人了。我們都住上了商品房,我開始懷念娘家帶天井的老房子,要是不被拆遷,翻新一下,那才是理想的居所。

上世紀90年代,大家對居住根本沒有太多想法,也沒有什麼美式日式北歐風格的,那是一個穿佐丹奴和esprit都很新鮮的年代。所以我年輕的時候,對於居住其實沒有太多的概念。

十多年前換第二套房後莫名奇妙改行做了室內設計師。這十幾年給客戶做過很多案例,再回到自己家的空間設計,覺得棄繁就簡最重要。現在的房子是我們換的第三套房子了,現在家裡的每一個空間我都很滿意。

90平米加上40平米的閣樓面積,對於一個三口之家來說恰到好處,所以我們幾乎是一眼就相中了這套房,大家都說閣樓容易漏且保溫效果不好,但我們猶豫之後還是知難而上,畢竟人生總是需要一點冒險精神的。

就目前的居住需求來說,我們家重要的空間是孩子的學習活動空間,把他安頓好了,我們的生活才有舒適可言。

兒童房,小朋友夢想住在木屋裡

最開始換新房,也是為了給孩子一個舒適的居住環境,所以首先考慮的都是什麼樣的空間規劃對孩子最有利。

閣樓空間包含了衣帽間、書房、辦公區以及最重要的兒童活動區。

閣樓書房定製了一大面書架牆,是紐西蘭松木板材現場定製的,榫卯連接的結構非常牢固,裝上書之後兩個人推都紋絲不動。

左邊是衣帽間,右邊是兒童活動空間。

兒童活動空間

工作區,一把用了十幾年的老幹部藤椅,不離不棄

雖然現在的房子每個細節我都特別滿意,但是不在最好的學區,所以未來一年,很有可能要換到學區房去,全是血貴的老破小哈哈,砸成毛坯是個大工程,面積和風格還不敢設想,走一步算一步吧。

Q:推薦一些給你帶來了幸福感的家居物品吧。

A: 戴森吸塵器,拓樸拖把,沒有它們我一天都活不下去。孩子天天光腳滿地跑,做為潔癖強迫症患者,只能拿著吸塵器和拖把隨時待命。

40多歲,換了更大的房子,可以滿足每個家庭成員的需求。裝修也更有經驗,很多時候會把孩子放在首位考慮,會因為孩子學業變動而變換生活環境。從20幾歲到40歲,要說家裡的裝修發生了什麼改變,大概是一步步更趨近於自己心裡最真實的訴求了吧。

糖/主/有/話/說

雖然每個時期對於「家」的需求都不一樣,但是各位屋主對於美好生活的追求都是一樣的呀。

人在成長,家也會伴隨著成長,最後,這裡就和我們一起成長為了「具有我們獨特氣味的空間」。

這個熟悉的空間,就是家呀


最後,一兜糖家居交流微信群持續開放中,感興趣的小夥伴備註今日頭條,添加「yidoutang222」即可~

關注一兜糖家居公號「yidoutang123」,第一時間get到新出爐的家居乾貨哦~

本文由一兜糖家居APP頭條號整理髮布,未經授權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UvbqG0BMH2_cNUgMej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