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風吹綠草遍地花」歌唱的就是內蒙古特有的草原景觀。內蒙古草原綿延1000多公里,跨越了溫帶半濕潤區、半乾旱區及乾旱區三個氣候區。內蒙古草原總面積87萬平方千米,是當之無愧的草原大省,更是畜牧業基地和游牧民族世代生息的家園。每年的6-9月,這裡鶯飛草長,牛羊遍地,喝著飄香四溢的奶茶,品著馬奶酒,嘗著鮮美的奶片,手撕著鮮嫩的烤全羊,篝火晚會的盛宴和獨特的草原風情一定會帶給你不一般的享受。
呼倫貝爾大草原景色宜人。新華社記者 彭源攝
說到草原,不得不提位於內蒙古東部地區的呼倫貝爾大草原,它是中國現存最豐美的草原,也是世界著名三大草原之一:整個草原面積占到10萬平方千米,生長著120多種營養豐富的牧草,有「牧草王國」的美譽,這裡的牧草會大量的出口日本等國家。目前呼倫貝爾草原不僅是我國最大的無污染源動物食品基地,也是重要的綠色畜牧業基地。
不到內蒙古不知草原之美,不到內蒙古不知草原之大。內蒙古草原沿氣候乾燥度梯度自東向西可以劃分為三大類: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其中與之對應的植被為生活在草原的動物們提供了優質食物來源。如草甸草原中生長的貝加爾針茅,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最優質的牧草,通常可長到50-80厘米,富含豐富的營養價值,牛羊喜食。典型草原中的羊草,有家畜的細糧之美稱,口感好,營養豐富,家畜四季喜食,就連牧民也常說:「羊草有油,不喂料也上膘」。此外羊草的莖幹還可以做造紙的原料。在荒漠草原生長的沙蔥,家畜在食用沙蔥之後,肉質會更加鮮美;加之沙蔥營養價值高,人類也開始大量種植食用。
美麗的東烏珠穆沁旗乃林高勒草原風光。新華社記者 任軍川 攝
按照區域劃分,內蒙古地區從東向西可以分為呼倫貝爾草原、科爾沁草原、錫林郭勒草原、烏蘭察布草原和鄂爾多斯草原五大草原。此外,在內蒙古的草原區還分布有五大沙地,分別是呼倫貝爾沙地、烏珠穆沁沙地、科爾沁沙地、渾善達克沙地和毛烏素沙地。沙地並不是沙漠,土壤主要以鬆散的沙粒為主。沙地土壤的水分散濕速度遠遠小於草原土壤,特別是沙地內部的裸沙地對天然降水的吸收更為充分,也是天然地下水庫。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