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動起來,經濟活起來——四川成都堅持兩手抓拓展穩定向好局面

2020-03-27     東大街5號


  【探尋「中國之治」的「實踐密碼」】

  [摘要]

  四川成都是一座服務人口逾2100萬的西部國際門戶樞紐城市,儘早恢復社會秩序意義重大、挑戰巨大。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成都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著力推動生產生活回歸正常軌道。疫情管控住,企業動起來,生活忙起來,經濟活起來,成都正逐漸恢復往日的生機活力,恢復成大家熟悉的模樣。


2月中旬,一汽大眾成都分公司全面復工。圖為成都經開區一汽大眾生產車間。 張青青攝/光明圖片

  關鍵詞:疫情防控 復工復產 高質量發展

  進入3月中旬,四川成都北郊的鳳凰山體育公園項目建設現場,塔吊林立,機器轟鳴,早已是一派繁忙景象。早在2月7日,成都市住建局就向該項目發出准予復工通知,使之成為新冠肺炎疫情中成都首個復工的工地。

  3月2日,成都召開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啟動全面恢復經濟社會秩序「快進鍵」。成都加力加速推進復工復產向穩產滿產轉變、秩序恢復向市場恢復轉變、心態穩定向信心恢復轉變,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時速350公里成自高鐵機場段全面復工。 張青青攝/光明圖片

  抓大穩小,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

  第3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將於2021年在成都舉行。目前,大運會相關的12個新建場館有序開工,37個改造場館紮實推進相關工作,均已實現全面復工。被疫情耽誤的工期,將逐步搶補回來。

  重大項目是經濟發展的頂樑柱和壓艙石。3月8日上午,成都舉行重大基礎設施及民生社會事業項目集中開工儀式,77個重大項目正式開工,總投資約1707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286億元。

  成都提出,要按照中央、省、市既定目標任務,在做好疫情防控和確保安全生產、工程質量前提下,以釘釘子精神抓好重大項目建設,大力實施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補短板,突出抓好新基建,確保年度投資計劃和項目進度目標「雙完成」,為全市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項目支撐。

  在復工復產過程中,成都發現,不少企業都面臨著產業鏈不完整的短板和供應鏈阻滯的挑戰。一汽大眾成都分公司在零部件供應風險評估中發現,有8家零部件供應商在湖北地區,其庫存零部件無法正常運入成都,復工復產遇到難題。

  該問題第一時間反映到了龍泉驛區經信局。「我們立即聯繫了市經信局以及市區相關職能部門,最終在成都高速入口設立了臨時物流中轉站,由專人運輸零部件進入成都分公司。」龍泉驛區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說。


成都生產企業得到政府相關部門大力支持,陸續復工復產。圖為產業工人在認真作業。 張青青攝/光明圖片

  「精準、高效!短短兩天時間,零部件運送的問題就解決了。」一汽大眾成都分公司整車製造部部長李志強說。2月中旬,一汽大眾成都分公司全面復工,每60秒,就有一輛汽車完成組裝,從車間駛出——跟疫情發生前一樣。

  汽車產業是成都僅次於電子信息的第二大產業,2019年年產值逾2000億元。龍泉驛區聚集了11家整車企業、300多家零部件企業。疫情發生後,當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努力幫助企業克服防控物資、原材料供應、物流運輸等困難,落實金融財稅支持、加大援企穩崗力度、加強生產要素保障,幫助企業復工復產。

  非常之時有非常之策。成都堅持「抓大穩小」「長短結合」,出台《有效應對疫情穩定經濟運行20條政策措施》,深入開展「送政策、幫企業,送服務、解難題」活動,全面落實一家規上企業一名聯絡員、一個行業一個專班制度,幫助復工復產,促進穩產滿產——「一家企業不恢復正常運行,聯絡員不返回機關;一個行業不恢復正常,聯絡工作專班就要負責到底!」

  政策給力,「復工進度條」每天刷新,成果喜人:截至3月4日,成都市730個在建市重點項目已全部復工,復工率達到100%。截至3月6日,成都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中小企業的復工率已經雙雙達到100%。

  化危為機,新經濟激活發展新動能

  「體溫37.4攝氏度,那位小伙子請留步,請到我們的執勤點位複測。」在成都紅星路步行街,一位頭戴智能頭盔的網格員攔下了一位準備進入商場的群眾。

  這是成都光啟在疫情期間迅速研發成功的智能防疫頭盔。戴上頭盔走在人群中,一眼掃過,即可完成對前方3到5米範圍內所有目標人員的掃描,若發現發熱人員,頭盔立刻聲光報警。目前,光啟智能頭盔已在高速路口、地鐵、機場、商場、公園、寫字樓、醫院、工業園區等場景及公安、交通、醫務等領域廣泛使用。

  疫情來襲,一些傳統行業受衝擊較大,而智能製造、無人配送、在線消費、醫療健康等新興產業直擊群眾生活難點痛點,展現出強大成長潛力。成都努力化危為機,為新經濟發展創造機會。

  新經濟企業,尤其是與疫情防控相關的新經濟企業,是成都較早復工的一批企業。成都為新經濟企業配備融資服務專員、政務服務專員、投資服務專員、媒體服務專員、協會服務專員等,讓新經濟企業享受「保姆式」的服務。

  新經濟企業的復工,不僅為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作出了巨大貢獻,也激活了經濟發展新動能。截至3月5日,582家梯級梯度培育企業復工率83%、「雙百工程」企業復工率81%、6家新經濟重點企業全部復工。

  近年來,成都提出打造「最適宜新經濟發展的城市」,推動發展動能「從舊到新」,並在全國首創提出「城市機會清單」,通過項目化、指標化、清單化的方式,向社會集中定期發布供需信息,將新經濟與城市發展需求有機連接起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成都及轄區也多次根據疫情防控需求和成都企業能力發布清單,推動新經濟、新產品供需對接。

  2月5日,成都聚焦有效應對疫情防控形勢的新經濟企業創新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發布首批《成都新經濟企業能力清單》,促成老肯醫療生產的醫用空氣消毒設備收穫全國訂單數萬台,其中1萬餘台投放到武漢火神山、雷神山、武漢協和醫院等重點醫院;四方偉業在北京、廣東、四川等地建設疫情大數據平台,提供疫情追蹤、物資調撥等服務……

  近期,成都瞄準防疫重點由「靜」轉「動」的新變化,再次梳理形成了一批新經濟應用場景供需清單,既幫助供給方的新經濟企業找到新產品開發方向,也讓需求方找到最先進最適用的復工復產所需的防疫武器。

  在成都天府軟體園,數百家企業、上萬名員工陸續復產復工。成都天府軟體園有限公司及時推出智慧園區掃碼快速通行系統,企業員工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其個人信息快速校驗通過,手機螢幕上就會出現通行證,向門衛出示後即可進行下一步體溫檢測。從掃描二維碼到進入工作區內,整個過程用時不超過10秒。

  「為避免在上班早高峰出現『排長龍』現象,我們連夜開發了這款手機掃碼快速通過的小程序,解決了大門口『堵點』問題。」天府軟體園總經理助理朱雲凱說,該產品也列入成都發布的供需清單,將惠及更多的園區和大型企業。

  據悉,由成都市科技局、經信局聯合開展的「成都智造新技術新產品雲對接」活動已正式啟動,在首場「科技防疫應用專場」上,100餘個產品集中亮相,近百家企業、機構線上對接,以科技賦能疫情防控,有力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雲端招商,為經濟發展儲備十足後勁

  3月7日下午2時,成都市雙流區企業幸福中心裡,雙流區副區長張瑞琴作為主持人,開啟了「雲招商」網上推介會。與以往推介會現場人聲鼎沸、座無虛席的情況不同,這次雙流良好的營商環境和發展機會是通過網際網路呈現的。

  直播開始不到半小時,線上觀摩人數就超過18萬。如此受歡迎的「雲招商」,在雙流區投資促進局負責人看來,也是意料之中:「舉行『雲招商』在雙流已不是首次,每次都得到許多企業的積極關注和踴躍參與,這次報名埠剛開啟,就有300餘家企業報名。」

  疫情期間不能「面對面」交流,那就「屏對屏」溝通。成都借力網際網路,運用視頻會議和網絡直播,開展營商環境和投資項目推介,進行在線答疑,互動反而更加深入,更高效地促成了招商項目合作。

  不到現場怎麼了解產業功能區的實際情況?成都青白江區創新實施「雲考察」,在直播間視頻直播連線成都國際鐵路港、歐洲產業城、成都市青白江區先進材料產業功能區三大產業功能區,讓螢幕前的觀眾「足不出戶跑遍青白江」。企業對園區哪個要素感興趣,工作人員便用攝像頭實拍,實時介紹。

  龍泉驛區則在線上招商活動中特意邀請記者探訪項目建設現場,邀請入駐企業代表在線談感受。受邀企業代表認為,這次推介會既能從宏觀上了解成都經開區的地域優勢和產業方向,也有企業的真實感受:「現場感足、互動性強,讓我們能比較全面準確地了解到各個方面的信息。」

  成都成華區為引進武漢天喻西南總部項目,專門成立了線上政策諮詢組、線下業務服務隊等工作服務團隊,開展政策諮詢在線談,註冊、開戶及用房租賃線下跑等工作,有效幫助武漢天喻解決了各方面問題。2月24日,雙方在線簽約,公司董事長張新訪通過視頻激動地說:「作為一家武漢企業,今天能以這種形式出席這麼特別的簽約儀式,我感到很開心很振奮!」

  疫情發生以來,成都市已通過線上方式簽約招商引資項目42個,總投資1011.3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17個,總投資927.5億元;主辦、協辦線上簽約及推介活動46場;對接目標企業760餘家,獲取項目投資意向188個;收集、儲備在談項目490個。

  目前,成都市投資促進局開通了「雲上洽談室」,企業通過「在線考察」形成初步意向後,可在「雲上洽談室」里完成深度洽談。3月5日,中日醫療創新科技中心等重點企業就在這裡與成都市投促局完成了一場深度洽談,企業對疫情結束後來蓉考察表達出濃厚興趣。天馬成都區域負責人陳玉蘭說:「期待疫情結束後能夠早日來蓉考察企業落戶事宜!」

  成都市投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城市經濟社會秩序正在有序恢復,成都市投促局也將雲端連線不斷檔,項目洽談不停滯,目標是「每周都有簽約」。

(本報記者 李曉東 周洪雙)

來源:光明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KA3GnEBiuFnsJQVua51.html


表 情

2020-05-01





囊謙脫貧了!

2020-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