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9日美股收盤,蘋果公司總市值首次突破1.2萬億美元的歷史高位,創造了新的資本奇蹟。
回顧過去的十年,蘋果在電子消費品領域披荊斬棘,推出了一款又一款驚艷世人的經典產品,逐漸成為全球科技企業的領軍者與精神象徵。
之所以蘋果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與其前後兩任CEO關係密切,他們分別是「蘋果之父」喬布斯和「營銷大師」蒂姆·庫克。
如果說前者讓蘋果學會成長,那麼後者則是讓蘋果學會賺錢。
喬布斯時代:
種下蘋果的人
1976年21歲的喬布斯和好友在自家車庫裡成立了蘋果公司,並且自製一台名為「蘋果Ⅰ號」的個人電腦,這也是蘋果公司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產品。
在隨後的幾年間蘋果公司慢慢從兩個人的「華強北小作坊」發展成市值過億的上市企業,但由於喬布斯的經營理念與當時蘋果的董事會產出嚴重分歧,1985年喬布斯被硬生生踢出了蘋果公司。
失去了喬布斯的蘋果註定是沒有未來的,這一觀點在十年之後得到了驗證。
1996年蘋果公司山窮水盡幾乎要倒閉,而此時喬布斯已經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的領袖了,在好萊塢電影圈混得風生水起,看來像喬布斯這種人無論走到哪兒都是「金疙瘩」。
隨後喬布斯重返蘋果開始進行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將近乎崩潰的蘋果從死亡懸崖邊拉了回來。
產品至上的工匠精神
喬布斯對蘋果的影響非常深遠,他不僅僅是蘋果的實際掌舵人,他的產品設計理念、對於細節的苛求、不創新毋寧死的精神成為了蘋果的核心價值觀。
現在很多企業的企業文化其實是編出來的,蘋果從來都不追求所謂的企業文化,因為有喬布斯在,蘋果就在;喬布斯的個人價值取向,就是蘋果整個公司的價值取向。
此時的喬布斯不僅僅是一名企業家,更是一位發明家和藝術家,或者說他就是科技時代的工匠。
喬布斯與庫克的關係
如今的蘋果CEO庫克曾在IBM公司供職長達12年,1998年才正式加入蘋果。
喬布斯當時是蘋果的執行長CEO,而庫克則是營運長COO,前者專注於產品研發,後者則負責市場運營。
據內部員工回憶,喬布斯一天到晚與技術部門的工程師吵架摔杯子,但從來不會和庫克紅臉,因為喬布斯除了產品之外什麼也不關心,他不在乎業績和財務報表,他只在乎手裡的iPhone和電腦。
不過好在喬布斯攤上個世界第一流的「運營大師」,正是在庫克的主導下,蘋果在短時間內便搭建起「黃金供應鏈」,
庫克對於供應鏈運營端的把控簡直嚴苛到病態,這讓蘋果具備了獨步天下的全球化生產線。
二人關係非常好,庫克不止一次表達過對喬布斯的尊敬與推崇,喬布斯也曾稱庫克為天才。(現在看確實如此,庫克是百年難遇的賺錢天才)
庫克時代:
臨危受命,傳承衣缽
正是因為庫克對蘋果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喬布斯才欽點庫克作為自己的接班人。
在喬布斯英年早逝之後,庫克臨危受命指掌蘋果,此時的蘋果市值已達到四千多億美元。
庫克與喬布斯不同,他本人較為溫和且理性,而不是像喬布斯那樣的「偏執狂」。
他剛上任時外界的質疑聲一波接一波,不過很快庫克就用實際業績堵住了那些批評家的嘴。
喬布斯不願做的,庫克都做了
喬布斯是做產品研發出身的,給人的感覺更像是一名發明家,而庫克則是徹頭徹尾的商人!
喬布斯不願意做的事情,庫克一件不落全乾了。
喬布斯認為觸控筆是一種莫名其妙的「兒童玩具」,結果庫克現在靠賣觸控筆之類的配件賺錢;
喬布斯認為「美顏」技術愚蠢透頂,結果現在的iPhone機機自帶美顏算法;
喬布斯認為大螢幕手機是累贅,單手不可操控的手機皆為廢品,結果庫克直接把小屏iPhone的產品線給廢了,現在的iPhone一個比一個大。
另外庫克還探索出各種賺錢的「小妙招」,
比如忽高忽低的定價策略、買iPhone不送充電器、機身能用塑料就不用金屬、手機維修費比手機得價格還高、售後服務標價打包等,這使得蘋果的單品利潤率直接翻了兩倍。
喬布斯一輩子沒造訪過中國,而庫克恨不得每天都和中國消費者套近乎,因為他知道蘋果這1.2萬億美元的市值是怎麼來的。
不得不承認,庫克的營銷能力是真的強!
總結:作為蘋果的掌舵人,喬布斯和庫克雖然個人風格天差地別,但他們都給蘋果帶來了強大的生命力。
喬布斯熱愛創新忠於產品,他教會蘋果該如何去生存和成長,;庫克熱愛美元且忠於美元,只要能賺錢,他敢把iPhone賣給火星人。
大家覺得喬布斯和庫克誰更優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