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康熙合葬的5個女人,4位封皇后,唯獨她被雍正「硬塞」進皇陵

2022-02-23     軍武四分三十三

原標題:與康熙合葬的5個女人,4位封皇后,唯獨她被雍正「硬塞」進皇陵

1616年,努爾哈赤帶著滿洲鐵騎四處征戰,憑著他的英勇建立起大清帝國雛形後金。皇太極接手努爾哈赤的事業後,打破了後金、蒙古並立的局面,將其收為附屬國,正式改國號為大清,開啟了延續了將近三百年的清朝的歷史。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總共有十二位皇帝,除了創下江山、建立帝國的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這兩位英勇的皇帝之外,康熙作為清朝盛世的開創者也備受人們的關注,甚至有學者將其稱為「千古一帝」。

作為一位傑出的帝王,康熙的人生經歷尤其是感情經歷經常被編劇選中作為清宮劇的故事模板。

拋開康熙的四位皇后,他的後宮中有這樣一位妃嬪,她作為貴妃卻享受了皇后的權力,成為與康熙合葬的第五個女人。她就是敬敏皇貴妃章佳氏。

出身包衣,選秀進宮

敬敏皇貴妃章佳氏出身於鑲黃旗包衣的張雅氏族,後改名為章佳氏族,她的父親碩色在驍騎營擔任驍騎校一職,位居六品。

包衣是清朝對於服侍於王公貴族的奴僕的稱呼,因此包衣出身的章佳氏在眾多妃嬪當中可以算得上是出身低微。

在達到適婚的年紀後,擺在章佳氏眼前的只有兩條路,一條是選擇一戶普通的人家成婚,一條是進宮當秀女。因為她的父親僅僅是六品官員,這在京城這個「掉下磚就砸到官」的地方,並不能為女兒婚姻提供幫助。

如果章佳氏甘心於相夫教子、你耕田來我織布的普通生活,她也不會成為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敬敏皇貴妃。章佳氏出於對自己和對家族的考慮,毅然決然地走進紫禁城,成為康熙後宮中普普通通的一位秀女。

起初,因為章佳氏出身鑲黃旗包衣的家族,她同歷史上雍正皇帝的生母孝恭仁皇后烏雅氏一樣,只能作為內務府的宮女在皇宮中做著雜務。但是,她出色的容貌很快引起了康熙的注意,成為了康熙後宮中的一員。

若僅憑美貌,章佳氏在康熙龐大的後宮中很難出頭,可能一輩子都將作為秀女,在宮中度過一生。當時正逢皇貴妃佟佳氏因為身體不好,不能為康熙開枝散葉而挑選合適人選充盈後宮,章佳氏便被皇貴妃選中了。

在皇貴妃的推薦下,章佳氏很快便獲得了康熙的寵幸,被冊封為敏嬪。在後宮中,除了皇后及貴妃,德妃與良妃最受皇上的寵愛,經常被選中侍寢。在這種情況下,章佳氏所能做的就是扮演好為康熙開枝散葉的角色。

晉升敏妃,生育有功

章佳氏的性格溫柔、不爭不搶,模樣年輕靚麗,再加上章佳氏的身世不顯,也不會帶來政治上的影響,康熙也很願意到她的宮中坐坐。很快,在康熙的寵幸下,章佳氏生育了皇十三子、皇十三女以及皇十五女。

作為皇子的生母,嬪位的位份就顯得有點上不了台面了,在後宮冊封的時候,章佳氏因為生育有功也被康熙一同冊封為敏妃。然而,被冊封為敏妃後,康熙對她的寵愛也漸漸轉移到其他更年輕、更漂亮的妃嬪身上了。

章佳氏從一開始就明白了自己能夠被康熙選中是出於考慮到皇室子嗣的繁衍,在生下皇十三子後,她自認為已經完成了任務。

當康熙將對她的寵愛轉移後,章佳氏並沒有傷心欲絕或是撒潑打滾、企圖再次得到皇上的關注,而是將生活的重心都轉移到兒子身上,守著自己宮中的一畝三分地。

從宮女一步一步成為敏妃,章佳氏的生活已經完成了質的飛躍。她並沒有因為生活的改變而失去本心,始終謹記自己曾經包衣的身份。她的寵辱不驚很受康熙看重,在後宮中章佳氏也很少與別的嬪妃因為爭寵而產生矛盾。

可以說,章佳氏是歷史上後宮嬪妃當中最清醒的一部分嬪妃的縮影,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職責,不會執迷於搶奪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有皇帝的寵愛對於她來說當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她卻並沒有將生活的重心完全放在皇帝身上。

章佳氏的智慧也凝聚在她的生活之道中,作為並不屬於盛寵一時、風光無限的嬪妃,她的後半生的依靠就是自己的孩子。即使是被年輕的妃嬪取代了地位,在兒子的幫助下,她就能夠安穩地度過餘生。

得益於兒子,與皇帝合葬

僅僅是守著兒子長大,章佳氏如何能以皇貴妃的身份成為與康熙合葬的五個女人之一呢?在中國的歷史上,合葬制度起源於夫妻之間「生同寢死同穴」的說法,對於皇室來說,合葬不僅僅是一種風俗,它有著更為嚴格的制度。

因為康熙的後宮龐大,若將這麼多妃嬪都與康熙葬在一起,後人將會很難分辨出皇后及普通妃嬪,這對皇后的地位是極大的不尊重。康熙為此曾專門建了一座陵園,用來安葬普通的妃嬪,只有皇后才能與他合葬。

章佳氏生前並不受康熙的寵愛,甚至在康熙駕崩之前都僅僅是保持著普通的敏妃身份。她之所以能與康熙合葬,就不得不提章佳氏所生育的皇子皇十三子允祥。

由於康熙龐大的後宮,他的子嗣數量在歷代帝王中也是數一數二的。因此,有關皇位的爭奪也十分激烈,歷史學家甚至將康熙兒子爭奪繼承權的歷史稱為「九龍奪嫡」,而最終的結果以皇四子也就是雍正登上皇位而結束。

雍正在爭奪皇位時,不僅要提防大哥的陷害,還要擔心以皇八子胤禩為中心的政治集團的威脅。作為雍正的支持者,章佳氏的兒子皇十三子允祥曾一度與哥哥攜手共進,幫助他處理了很多麻煩。

在雍正登上皇位後,對於這個幫助了自己的弟弟他內心也十分感謝。當允祥因為積勞成疾、早早離世後,他不僅厚葬了允祥,還將允祥的生母敏妃晉升為敬敏皇貴妃,賞賜她與康熙合葬的榮譽。

章佳氏雖然在生前一直是作為康熙後宮中普普通通的一位妃子,卻在逝世後因為兒子得到了與康熙合葬的榮譽,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如果沒有她明白事理、不爭不搶的性格,也不會培養出優秀的兒子。

章佳氏的一生可以算得上是平淡的,她並沒有被康熙看重,卻達到了其他妃嬪達不到的高度。她的智慧不僅凝聚在為人處事上,還體現在對子女的教育上,值得人敬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9caf92d35e61f9b92a1089d526499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