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出來你都不信,現在歐洲的天然氣庫存比去年還增加了不少

2022-06-20     戲說金融

原標題:說出來你都不信,現在歐洲的天然氣庫存比去年還增加了不少

近期有關注歐洲能源情況的朋友應該不能發現,幾乎所有的媒體信息推送都顯示同一個景象:歐洲國家目前的能源陷入恐慌,進入了風聲鶴唳的局面。

比如俄羅斯表示,自6月16日起,將經「北溪-1」天然氣管道對歐洲國家的天然氣供應量降至每日不超過6700萬立方米。這是俄羅斯兩天內再次削減該管道對歐洲國家的供氣量。俄羅斯天然氣供應減少再次引發歐洲天然氣價格在一周內飆升了50%之多。

比如德國經濟部長表示,由於擔心俄羅斯減少天然氣供應而導致的電力短缺,德國將不得不燃燒更多的煤炭。除了德國外,英國目前決定延長燃煤電廠的壽命以加強能源安全。希臘也重新把閒置了很久的煤炭礦重新啟動,加大了開採量。

比如波蘭政府正動員全民上山砍柴,以備今年過冬之用,目前波蘭大多數城市和鄉村的民眾,除了上班和耕作,上山砍柴就是家家戶戶的頭等大事。許多波蘭家庭拖男帶女全員出發上山砍柴,連10歲的小孩兒都要上山背柴,上山砍柴的隊伍最長時竟延綿10多公里。

有意思的是,按照AGSI在6月17日發布的一份統計報告,卻向我們展示了不一樣的一面,如下:

這個圖表中統計的是歐洲國家從2020年到2022年期間的天然氣庫存變化情況,從中我們可以得到幾個信息:

1、歐洲三年的天然氣庫存儲量曲線都是一樣的,成傾斜S形,從一月份高點下落到四月份左右,接著又直線上升到十月,之後的十一十二月緩慢下降。這在一定程度上和當地的需求有關,而這個需求更多取決於季節冷暖——溫暖的春末到秋初需求少,寒冷的秋末到春初需求大,所以在秋天的時候需要提前儲備更多的天然氣過冬。

2、2020年,歐洲天然氣庫存達到了近些年來的至高點,該年十月份的庫存一度達到了95%以上的接近滿倉狀態。就算是庫存最低點的四月份,也在55%以上。這是因為當時的歐洲正掀起大規模減少碳排放的高潮,他們積極地尋找替代石油和煤炭這類不環保的能源,而已經大規模生產的清潔能源天然氣成為了最佳替代品。也是在那個時候,歐洲國家和俄羅斯簽訂了大量的天然氣供給協議。

3、四月中旬以前,最近三年歐洲的天然氣庫存一年同比一年少。但是從4月中旬後,2022年的情況突然發生了變化,這時歐洲的天然氣庫存出現了大幅拉升,超越了2021年,而且超越的差距還出現了逐漸拉大的趨勢。到了6月中旬的時候,其庫存量已經達到了52%,同比2021年的44%足足增加了8個百分點,增幅達到15.4%。

這就讓人感覺到不可思議了,明明所有的消息都顯示現在的歐洲能源特別是天然氣吃緊,而且他們和最主要的天然氣供應國俄羅斯的關係也確實出現了極大的裂痕,那為什麼庫存卻要比去年還多呢?

毫無疑問,歐洲國家這是在未雨綢繆,他們知道只要一天不妥協用盧布支付,俄羅斯在天然氣的供給上就會越來越收緊。另外,由於很多歐洲國家已經放出聲來,說不會向俄羅斯提供新的能源採購訂單以示懲罰。根據力的相互作用,這肯定會產生自損八百的效應。

所以歐洲只能在現在抓緊時間拚命為冬季囤氣,以免到時供暖出現問題。另外,雖然現在庫存比去年多出不少,但是還是要製造緊張氣氛,讓國民省著點用,學會珍惜,不然嘔心瀝血囤的那點貨,很快就被霍霍乾淨。

那麼,最重要的問題來了,歐洲這些增加的庫存是從哪裡來的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一則關於歐洲天然氣絕對的支柱供應商俄羅斯的消息。

據《紐約時報》報道,根據「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的數據,俄烏衝突爆發後的100天裡,俄羅斯通過出口能源獲得了930億歐元的收入,正在接近歷史最高水平,出口收入的增速也是前所未有。

按國家採購量排行,除了我國(126億)、土耳其(67億)和印度(34億)外,剩下的全都是歐洲國家,德國121億、義大利78億、荷蘭78億、波蘭44億、法國43億歐元。

在這則消息的另一組數據顯示,由於歐洲國家的抵制行為,今年他們從俄羅斯獲得的天然氣進口量下降了40%,但這些歐洲國家向俄羅斯支付的貨價卻多了20%,因為俄羅斯天然氣出口均價比去年同期高出了60%多。

很明顯,現在歐洲在天然氣方面依然和俄羅斯保持著直接貿易關係,這或許是之前未完成的採購合同,也或許是歐洲當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允許的一些能源公司私底下採購,這是依然當前歐洲天然氣的第一大來源。

第二大來源是卡達。

前些日子,從德國到義大利到荷蘭,都千里迢迢跑到了卡達,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趕緊下單買天然氣。

作為天然氣儲量位居全球第三的國家,卡達自然也不會放過這次大客戶找上門的機會。6月12日的時候,卡達宣布緊急向全球最大的天然氣田之一——卡達北部天然氣田增加6條新的生產線,以滿足歐洲客戶的需求。

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 報告顯示,卡達在2022年為歐洲提供天然氣的總量將達到歐洲進口總量的24%以上,要比之前他們僅僅占據的8%份額翻了3倍。

再說說第三個來源。

這個夏天,幾乎整個歐洲都在讓國民節源和尋找天然氣的替代品,毫無疑問,這會節省下不少的天然氣消耗。這些省下的將轉化為庫存,為歐洲的天然氣存量增加貢獻力量。

最後還有一個可能性來源,那就是歐洲國家通過曲線的方式採購了俄羅斯出口的天然氣。有消息說這個曲線的中間商很有可能是美國,原因是美國一些私人能源公司突然增加和俄羅斯的交易頻率,而且美國前段時間曾主動向歐洲供氣,但是該國產量和儲量並沒受影響。

也有人猜測中間商是印度,因為印度一直和俄羅斯保持著能源採購,在左右逢源中發筆橫財也非意料之外。

當然,這些都沒有確切的證據。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現在歐洲的天然氣使用成本在直線上漲,而且來源方面還很不穩定。所以儘管現在歐洲天然氣庫存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不少,但是背後的代價和缺乏安全感卻是十分辛酸的。

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歡迎點擊關注!

「戲說金融」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95b94bc0f4886fff7cff9d5bddded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