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越來越多歐洲國家的政要開始呼籲,應該取消歐盟的反俄制裁,歐盟自俄烏衝突開始以來的團結正式走向「崩解」。
迫於俄羅斯在能源領域上的反制,歐洲各國物價暴漲、民不聊生,先後已有多國民眾組織遊行抗議。當地時間17日,法國巴黎爆發了抗議活動,示威者要求法國總統馬克龍辭職,以及讓法國退出歐盟和北約組織。法國極右政黨國民聯盟主席瑪麗娜·勒龐表示,法國政府參與歐盟的反俄制裁,犯下了地緣政治錯誤,她批評馬克龍迎合歐盟的做法是「不恰當且輕率的」。
17日,巴黎街頭抗議活動
瑪麗娜認為,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為烏克蘭所作的演講「難以置信」,即馮德萊恩再次呼籲歐盟成員國持續對烏軍援。瑪麗娜指出,歐盟已經處於「歇斯底里」的狀態,「它不再為和平與繁榮而尋求合作,相反,它正不斷展現出危險好戰的姿勢」。她強調,歐盟的政策從聯邦政策變成了帝國政策。
法媒LCI報道瑪麗娜的演講
奧地利前副總理施特拉赫表示,烏克蘭危機的本質是美國和北約對俄羅斯發動的代理人戰爭,「對烏軍援並非平息當前局勢的方法,相反,這只會升級局勢,並造成難以想像的人員損失」。他還主張歐盟應取消制裁,「寒冬即將到來,屆時的天然氣和電力短缺將徹底摧毀我們的經濟」。
專家分析,歐盟減少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的雄心,意味著整個歐洲的「大規模停產」,且最少持續至2023年。「儘管有消息稱它們的天然氣儲庫已滿,但歐洲並沒有克服對俄羅斯的依賴」,「今天,歐洲已經減少了70%的氮肥產能,鋁產能削減了25%」,專家預計,即便今冬不寒,歐洲的產能仍舊會不斷下降。匈牙利總理歐爾班表示,歐盟的反俄制裁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歐爾班
面對歐洲的能源「災難」,西方媒體已有多次預警,而土耳其卻表現得「穩若泰山」。土耳其能源和自然資源部長德恩邁茲表示,並沒有感覺冬季有天然氣問題。他指出,「歐洲很多國家的問題很嚴重,他們為了自己的國民少用能源做出了許多決策,而現在,事情已經鬧到了『是否取消制裁』的地步」。
德恩邁茲強調,「我們大約一年前就看到了問題所在並採取了措施」。這話說起來風輕雲淡,對歐盟的嘲諷之意卻又溢於言表。
而另一邊,義大利前總理貝盧斯科尼呼籲,歐盟應當成為一個世界級的軍事組織。不過這次,他明確地把矛頭指向了中國。他指出,「中國結合古時候的擴張主義和現在的全球主義,在經濟、政治和軍事方面對所有人都是一個危險的挑戰,為應對其威脅,歐盟需要變成世界級的強力軍事組織」。
貝盧斯科尼
然而,歐盟的建立宗旨是「促進和平,追求公民富裕生活,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確保基本價值觀,加強國際合作」。由於反俄制裁的反作用,不但其宗旨名存實亡,歐盟本身也成為其成員國事實上的「鐐銬」,其所謂的「價值觀」已經出現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