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楓灣APP:愛滋病毒「測不到=不傳播」(U=U)對感染者的生活方式和自我認知產生了積極影響。
愛滋病毒「測不到」=「不傳播」,即U=U概念是對一系列科學研究的總結。這些研究表明,體內病毒載量達到無法檢測(定義為低於200)的人,不會通過性行為傳播HIV。現在,來自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的Nathanael Wells博士研究發現,U=U與許多愛滋感染者的身份認同相關,該研究已於6月6日發表在學術期刊《性健康》。
研究對象是2016年以來確診的愛滋感染者,參與者來自一項定性隊列研究。在35名參與者中,女性2人,男性33人。在33名男性中,22人是同性戀,7人是雙性戀,4人是異性戀,2位女性都是異性戀。研究人員對他們進行了採訪,一些參與者接受了不止一次採訪。
測不到HIV
澳大利亞實行全民醫療,因此,參與者很容易獲得抗病毒治療控制HIV。幾乎所有參與者都在確診後立即或很快開始治療,並且能在三到六個月內達到並保持無法檢測的愛滋病載。
一些參與者表示,他們會將病載不可檢測視為一項「成就」。一位參與者這樣描述從可檢測到不可檢測的轉變:「一開始我感覺自己身處危險之中,很不健康。但我覺得自己是在變健康的過程中,我感覺自己會達到那個目標(無法檢測)。」
不可檢測被參與者視為最終目標,意味著安全、健康和「正常」。「有一段時間,我停了三周藥,這導致我情緒低落,感覺很難受。但在我重新治療的那一刻,我的病載又下降了,我不知道這是否是心理作用,但我確實感覺好多了。測不到讓我有了安全感。擁有這種無法檢測的病載,會讓我覺得自己很正常,好像得到了認可。」
對於一些感染者來說,「測不到」不僅對心理有積極影響,對身體也會有積極影響:「在發現自己無法檢測後不久,我的性慾又回來了,這種變化是突然的,就像有人按下了開關。」
不傳播HIV
在很大程度上,U=U減少愛滋污名的方式來自第二個「U」,即不傳播HIV,也就是感染者不會通過性行為傳播HIV。
一位女性參與者說:「現在,在伴侶知道我是感染者,對我說了一些質疑的話後,我可以對他說:等等,你要明白一件事,雖然我是HIV陽性,但我不會把HIV傳給你。」
「如果我感染了別人,我說不定會自殺……因為自己的疏忽,讓別人經歷了我經歷的一切,我會感到非常痛苦。」
「我好像有了一種超能力,一種不讓任何人感染HIV的超能力,這讓我感覺自己非常強大和與眾不同。現在,它對我的思維也產生了影響,讓我不再懼怕那些偏見。」
在「測不到」=「不傳播」的概念下,研究參與者表示會得到一種解脫感,因為他們不再需要擔心自己會傳HIV給別人。
U=U的極限
有參與者表示,雖然很多人都認可「測不到」的重要性,以及它帶來的好處,但不能因為「測不到」的狀態,就忽視其他仍然存在的健康問題。同時,也有參與者認為,儘管無法檢測到病載,但自己其實沒有擺脫愛滋病毒,而是不得不與愛滋病毒「談判」。
「在我心裡,我一直以為『測不到』意味著生活可以恢復正常…… 但實際上沒有任何變化,我沒有感覺到任何不同…… 」
這些話引出了一個沉重的問題,即儘管無法檢測,但在一些地方,法律要求感染HIV的人無論是否符合U=U,都必須向性伴侶表明身份。即使在沒有法律要求的情況下,許多感染HIV的人仍可能會感到一種道德上的壓力,這種內心的道德糾結,可能源自社會偏見、文化觀念以及個人對傳播責任的態度。
結論
U=U已經成為許多人身份認同的核心部分,它帶來了一種積極的變化,讓感染者更加自信,改善了感染者的身體、心理和性健康,同時也減少了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