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變窮了,除了吐槽富人、官二代,只學會了一件事:拚命花。
我認識一個女性朋友,工資3000元,但每天必須點一杯星巴克犒勞自己。
越窮,越想用物質消費來彌補自己,提升生活質量。
越賺不到錢,越看不起小商小販,覺得坐在辦公室里,是一個十足的金領。
窮人為什麼一直窮得很穩定?
好多人想改變,但從來不知道變富有3個最大的阻礙。
01、渾渾噩噩的每一天,有委屈只會抱怨。
除了沒有王健林這樣顯赫的爹,沒有省長市長權勢夠大的直屬親戚。
沒有含著金鑰匙出身的背景,沒有天上砸餡餅的彩票中獎外。
最核心的問題是:你每天醉生夢死,渾渾噩噩地過著。
咱們去中介市場轉一圈,發現一個問題,體力活都只招聘到45歲了。
一有困難,一有委屈,是不是就喜歡找身邊的朋友和親戚訴苦?
沒有用的,我跟你說。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只有你成功了,你的那些朋友、親戚才會聚過來,才會簇擁你成為老大。
再也不要在網際網路上哭訴自己各種倒霉、牢騷、委屈和不幸了。
除了陌生人的一句「振作起來」,沒有人會真的幫你的。
有一次,向我最好的閨蜜借300元,結果她直接回了一句微信。
救急不救窮,真沒錢了,你會直接找你媽。
我一點都不怨恨,真的。
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
02、拚命彌補短板,永遠和二八定律抗衡,一直在挑戰自己不熟悉的地方。
窮人還有一個致命的弱點,我也曾經犯過類似的錯誤。
從來不考慮自己的長處和興趣點,永遠在彌補自己的短板。
去年,我看到同行做VBA系統,月入一萬,於是屁顛顛買了很多專業書。
從頭開始學,學了一個月,才掌握了基礎技能,放上去的模板質量慘不忍睹。
銷量也上不去,更別提賺大錢了,實在太打擊我的自信心了。
做你不熟悉的短板,意味著你做得很慢,還不得核心要領。
沒有3-5年的刻意練習,怎麼可能打敗別人呢?
03:不明白流量體和流通體結合,消費者—生產者的轉變,是最好的方向。
我一直很佩服一個老闆,他比我還小一歲,但現在身家已經過億了。
2006年7月,浙江大學畢業後,直接去了美國求學,學的是商業管理。
但是,碩士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居然是在寶潔公司賣衛生巾?!
因為出色的業績,被提拔為主管,後來又跳槽到一家觸摸屏公司做銷售經理。
因為機緣巧合,和一位浙大的技術精英合作,直接來到浙江的四線城市創業,很快就做出了一家高利潤、名氣大的公司。
2013年,獲得了黑馬大賽亞軍,投資機構、銀行、合伙人踏破了門檻。
現在自建了廠房,在全國大城市都有代理機構和研發團隊,生意做得風風火火。
咱們看他的每一步,都安排得很合理,結合自己的專業和特長(擅長銷售、管理),
吸收優質的技術人才(彌補短板),做高利潤的稀缺產品(多點觸摸屏)。
大家都是打工族,但是是否也能考慮一下自己的優勢、主業、興趣?
然後打造出1-2個產品,推向市場,完成「商人」的一次全新蛻變呢?
事實上,你想賺錢,想變富,有2條最簡單的路。
1、做流量體。
比如把粉絲做到10萬,靠接廣告賺錢,變現周期較長,比如我這個帳號,也做了將近1年才到1萬多粉絲。
2、做流通體。
有小姑娘做閒魚、淘寶、小紅書、知乎好物、抖音帶貨,賣自己的產品,或分銷別人的產品,一天幾百或者幾千,也不是很罕見。
當你有一天,把自己從消費者,向生產者轉變時,你會發現,得到的快樂要大10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6f4747d810356b91a4d2eb7d693c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