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為4.4萬集資參與人挽回經濟損失14.5億餘元

2023-06-27   世直研

原標題:江西為4.4萬集資參與人挽回經濟損失14.5億餘元

2022年, 江西為4.4萬集資參與人挽回經濟損失14.5億餘元。

2023年1~5月,江西新發涉嫌非法集資刑事案件保持「三降」態勢,案件數量、集資金額、參與集資人數分別同比下降16%、67%、45%。

為集資參與人挽回經濟損失14.5億餘元

2022年以來,江西省金融監管局著力防增量、控變量、壓存量,取得防控機制更加健全、增量風險逐步收斂、存量案件顯著下降、群防氛圍不斷濃厚的良好成效,連續三年考評位列全國第一檔。2023年1-5月,江西新發涉嫌非法集資刑事案件保持「三降」態勢,案件數量、集資金額、參與集資人數分別同比下降16%、67%、45%。

為穩妥精準拆彈,江西出台非法集資行政執法配套制度,建立起省市縣三級200餘人的行政執法隊伍,對非法集資存量風險開展行政立案,新余市開出全國首張罰單。2022年以來,江西共為4.4萬集資參與人挽回經濟損失14.5億餘元,其中「老慶祥」案件得到最高人民法院點名表揚。

在早控風險苗頭方面,江西明確金融機構資金異動監測的前哨責任,規範線索報送處置流程。江西實施「贛金鷹眼」平台2.0升級工程,主動監測發現1000餘條風險線索,25%以上發案企業被平台提前預警,經系統預警的企業20%以上被查實為非法集資。江西暢通支付寶贛服通「非法集資隨手拍」和12345政務服務熱線等舉報渠道,落實舉報獎勵機制,累計兌付舉報獎勵182筆近20萬元。

依法追繳涉非法集資類案件資產10.5億餘元

近年來,江西省公安機關密切會同有關部門,統籌推進打擊犯罪、化解風險、追贓挽損和維護穩定等工作。2022年,全省公安機關共立非法集資類案件152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28名,依法追繳涉案資產10.5億餘元。

2022年,中央部署開展打擊整治養老詐騙犯罪專項行動後,江西經偵圍繞提供「養老服務」、投資「養老項目」、銷售「養老產品」、宣稱「以房養老」、代辦「養老保險」、開展「養老幫扶」等為名實施的違法犯罪,依法快偵快破一批養老詐騙案件。專項行動期間,江西經偵共立涉老年人非法集資案件68起,破案68起,抓獲310人,依法追繳一大批涉案財物。其中,2起涉養老非法集資案件打處成效獲公安部經偵局賀電錶揚。

什麼是非法集資

根據《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非法集資是指未經國務院金融管理部門依法許可或者違反國家金融管理規定,以許諾還本付息或者給予其他投資回報等方式,向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的行為。

非法集資常見手段

01

承諾高額回報

不法分子編造「天上掉餡餅」「一夜成富翁」的神話,許諾投資者高額回報。為了騙取更多的人參與集資,非法集資人在集資初期往往按時足額兌現承諾本息,待集資達到一定規模後,便秘密轉移資金或攜款潛逃,使集資參與人遭受經濟損失。

02

編造虛假項目

不法分子大多通過註冊合法的公司或企業,打著響應國家產業政策、開展創業創新等幌子,編造各種虛假項目,有的甚至組織免費旅遊、考察等,騙取社會公眾信任。

03

以虛假宣傳造勢

不法分子在宣傳上往往一擲千金,通過聘請明星代言、名人站台、在各大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發布廣告、在著名報刊上刊登專訪文章、僱人廣為散發宣傳單、進行社會捐贈等方式,製造虛假聲勢。

04

利用親情誘騙

有些類傳銷非法集資的參與人,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業績,不惜利用親情、血緣關係,編造自己獲得高額回報的謊言,拉攏親朋、同學或鄰居加入,使參與人員迅速蔓延,集資規模不斷擴大。

典型非法集資活動「四部曲」

第一步:畫餅。非法集資人會編織一個或多個儘可能「高大上」的項目。以「新技術」、「新革命」、「新政策」、「區塊鏈」、「虛擬貨幣」等為幌子,描繪一幅預期報酬豐厚的藍圖,把集資參與人的胃口「吊」起來,讓其產生「不容錯過」「機不可失」的錯覺。非法集資人一般會把「餅」畫大,儘可能吸引參與人眼球。

第二步:造勢。利用一切資源把聲勢做大。非法集資人通常會舉辦各種造勢活動,比如新聞發布會、產品推介會、現場觀摩會、體驗日活動、知識講座等;組織集體旅遊、考察等,贈送米麵油、話費等小禮品;大量展示各種或真或假的「技術認證」「獲獎證書」「政府批文」;公布一些領導視察影視資料,公司領導與政府官員、明星合影;故意把活動選在政府會議中心、禮堂進行,其場面之大、規格之高極具欺騙性。

第三步:吸金。想方設法套取你口袋裡的錢。非法集資人通過返點、分紅,給參與人初嘗「甜頭」,使其相信把錢放在他那兒不僅有可觀的收入,而且比放在自己口袋裡還安全,參與人不僅將自己的錢傾囊而出,還動員親友加入,集資金額越滾越大。

第四步:跑路。非法集資人往往會在「吸金」一段時間後跑路,或者因為原本就是「龐氏騙局」人去樓空,或者因為經營不善致使資金鍊斷裂。集資參與人遭受慘重經濟損失,甚至血本無歸。

風險防範提示

一.

如遇以下情形向公眾集資的,務必提高警惕

以「看廣告、賺外快」「消費返利」為幌子的;

以境外投資股權、期權、外匯、貴金屬等為幌子的;

以投資養老產業可獲高額回報或「免費」養老、「以房」養老等為幌子的;

以私募入股、合夥辦企業為幌子,但不辦理企業工商註冊登記的;

以投資虛擬貨幣、區塊鏈等為幌子的;

以「扶貧」「互助」「慈善」「影視文化」等為幌子的;

在街頭、商場、超市等發放投資理財等內容廣告傳單的;

以組織考察、旅遊、講座等方式招攬老年群眾的;

「投資、理財」公司、網站及伺服器在境外的;

要求以現金方式或向個人帳戶、境外帳戶繳納投資款的;

二.

防範非法集資的「四看三思等一夜」法

四看。一看融資合法性,除了看是否取得企業營業執照,還要看是否取得相關金融牌照或經金融管理部門批准。二看宣傳內容,看宣傳中是否含有或暗示「有擔保、無風險、高收益、穩賺不賠」等內容。三看經營模式,有沒有實體項目,項目真實性、資金的投向去向、獲取利潤的方式等。四看參與集資主體,是不是主要面向老年人等特定群體。

三思。一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該產品及市場行情。二思產品是否符合市場規律。三思自身經濟實力是否具備抗風險能力。

等一夜。遇到相關投資集資類宣傳,一定要避免頭腦發熱,先徵求家人和朋友的意見,拖延一晚再決定。不要盲目相信造勢宣傳、熟人介紹、專家推薦,不要被高利誘惑盲目投資。

三.

規避非法集資陷阱的「三要、三不要」

要理性,不要僥倖。天上不會掉餡餅,掉下來的不是「圈套」就是「陷阱」。要堅守理性底線,想想自己懂不懂,比比風險大不大,看看收益水平合不合實際,問問家人朋友怎麼看,不要被賭博心態和僥倖心理蒙蔽雙眼!

要穩健,不要冒險。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還可能是投資騙局,投一次就血本無歸!要合理評估自身承受能力,審慎確定風險承擔意願,不冒險投資!

要警惕,不要盲目。「收益豐厚、條件誘人、機會難得、名額有限」都很可能是忽悠,一定要警惕、警惕、再警惕!多留個心眼兒,絕不要聽風就是雨,盲目「隨大流」投資。

來源:江西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