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杭州亞運:官方徽章一Pin難求 體育展示黑科技炫目

2023-10-21     體育大生意

原標題:親歷杭州亞運:官方徽章一Pin難求 體育展示黑科技炫目

《共同體》是中國之聲決勝時刻聯合體育大生意推出的體育商業主題對話節目,以「求同存異,聊聊大家共同關心的體育熱點話題」為口號,每周一期,逢周五晚上10:00於中國之聲《決勝時刻》欄目期間播出。

剛落幕的杭州亞運會,錄得賽事收入新紀錄。市場開發、門票、周邊產品等收入板塊均表現強勁。繼亞運開幕前第133期節目展望亞運盛事氛圍後,10月13日,第134期節目復盤杭州亞運會對中國體育市場的啟示。參與的三位「閒話者」是中國之聲記者張聞,關鍵之道CEO張慶,體育大生意大灣區總監譚力文。他們分別以媒體、贊助商服務機構代表和特約工作人員的身份,去到了杭州亞運會的前方。

本文為本期節目精華內容摘錄。

活躍的亞運消費

張聞:杭州亞運會已經圓滿落幕。賽前,《共同體》節目前瞻過本次亞運會在商業開發方面的突出表現,現在大賽結束,我們再來復盤賽事的整體收益。先從一個小切口開始聊,兩位在亞運期間有哪些直接或間接的亞運相關消費?

張慶:關鍵之道是一家體育營銷公司,在我們服務客戶的內容中,就包括幫客戶購買比賽門票。另外我們也有到杭州前方出差。整個團隊吃住行的差旅成本,都可以說是亞運相關消費。

張聞:力文,我跟您還在媒體中心碰面了。您買東西了嗎?

譚力文:我在前方以工作為主,沒什麼大件消費。小消費倒是不少,跟賽事最密切相關的應該是購買紀念品,以徽章為主。徽章的英文叫「Pin」,奧林匹克文化的一部分,起到身份識別、紀念收藏兩大作用。大家為了獲得自己想要的徽章,以PinPin,在交換中相識,「Pin」出友誼,「Pin」向未來。這次亞運會的Pin很受大家熱捧。我是9月21日到的杭州,當時逛特許商品商店的時候,還能看到不少限量版或特別版的徽章,但開賽之後亞運氣氛上來了,再去店裡很多熱門款就已經斷貨了。我自己大概花了幾百元買徽章。

特許商店顧客如鯽

張聞:我在大型賽事期間比較喜歡買的是郵品。我買了杭州亞運會紀念郵票、首日封、開幕式紀念封,還有中秋節主題郵票、各個項目主題的郵票、中國三次辦亞運時的吉祥物郵票,所以我的郵品消費也不算少。

郵票是亞運衍生品的一類,而一般來說體育賽事有四大收入板塊,分別是衍生品、門票、贊助和轉播權。據更新至10月4日的數據,本次亞運市場開發收入達53.16億元,門票賣出305萬張、票房6.1億元,周邊產品銷售額7.6億元。今年亞運收入突破往屆紀錄,未來亞運的商業價值還能進一步突破嗎?

張慶:如果未來中國有第四座城市舉辦亞運會的話,我相信亞運收入會在本屆賽事的基礎上再有突破。今年杭州亞運會取得歷史性收入佳績,約八成收入來自贊助板塊。贊助商多達176家,也是一個空前的數字。假以時日,以中國經濟發展的潛力以及國民收入增長的前景來看,未來再有第四座中國城市承辦亞運,賽事收入還會再創新高。

亞運進入「短視頻時代」

張聞:四大板塊中,媒體版權收入暫時沒有公布。不過我和力文都在新聞中心看到很熱鬧的場景。本次亞運會,我碰到了過去在不同大賽裡面認識、目前仍在行業里的幾乎所有體育記者。這麼強大的報道規模,相信杭州亞運會的媒體價值會非常可觀。力文,您觀察到本屆亞運會媒體傳播的哪些新特點?

譚力文:我個人有三點體會。第一,短視頻內容的生產比例非常高。採訪環節或者新聞發布會結束後,很多媒體朋友第一時間的工作不是寫稿,而是在手機上剪視頻,然後發布到各大平台。另外以前採訪的時候媒體朋友主要是拿錄音筆或者手機錄音,現在都是一邊手機拍攝一邊採訪。可以看到媒體傳播形式變化之後,內容傳播的主力媒介也發生了變化。

第二,轉播技術的更新。比較典型的例子是「子彈時間」,通過三十多台4K攝像機組成環形陣列,實時輸出某個比賽瞬間的環繞立體影像。「子彈時間」在過去的大賽中使用頻率不高,但是在這次亞運轉播中經常出現。可以看到技術成熟了,然後它又能幫助觀眾獲得更好的現場感,所以得到更大範圍的應用,形成轉播效果的升級。

第三,杭州亞運會在內容製作方面創造新的歷史,亞運的ENG內容製作團隊首次完全由中國國內主播機構自主組建。過去這個團隊由中外專業人士合作,而杭州亞運會的團隊全部來自國內,共有196人。這是一次中國體育轉播或內容製作的里程碑式事件。

張聞:力文提到短視頻,我想進一步探討一下。大型賽事的轉播權是一種對外出售的產品。當中包括運動員比賽後進入採訪區時,首先會經過的是持權轉播方的採訪位,持權方付款獲得第一時間採訪並轉播採訪過程的權益。接下來才到非轉播採訪位、文字媒體採訪位。所以現在短視頻流行後,文字採訪區的媒體實際都使用了拍攝工具,理論上來說相關的視頻圖片並未獲賽會授權。那麼這背後可能存在的侵權爭議是否需要重視?未來大型賽事是不是要把媒體權益進行新的細化?

杭州亞運會混採區

張慶:我覺得要從兩方面來看。從版權方角度來說,這種細分應該會成為未來的趨勢,例如長短視頻的權益會被區分。這樣媒體版權的遊戲規則可以維持下去,實現了賽事的智慧財產權保護。而從普通觀眾角度來說,像亞運會這種大型多日賽事有海量觀眾,每名觀眾都有手機、社交網絡平台又那麼發達,他們發布賽事相關內容的行為,是不太可能禁止的。而且觀眾的內容傳播是一種很好的賽事宣傳,這更促使版權方研究怎樣在加強傳播和版權保護之間做好平衡。

所以我覺得未來實際上版權方要做兩個方向的探索,既要考慮版權保護,又要考慮怎樣利用參與者的力量、利用老百姓的力量。無論對於亞運會等大型賽事還是各種民間賽事,賽會都會日益需要做這方面的研究。例如之前我去了一趟貴州,貴州的一系列村系體育賽事就是靠觀眾發酵走紅的,對於業界來說是一種利用觀眾生產內容的很好的啟示。

大賽塑造體育產業的新面貌

張聞:短視頻是近年的新風潮,業界仍在思考如何進一步應對。而杭州亞運會有一些賽事管理方面的手法頗受稱道。例如贊助商服務方面,聽說獲得比較正面的評價。

張慶:贊助商的確對本屆賽事的滿意度比較高。亞運會和奧運會不同,並沒有主張「乾淨賽場」,所以賽場有廣告露出,也允許商業活動。整個杭州亞組委,以及杭州和其他協辦城市,都為贊助商曝光提供了不錯的支持。

比較典型的一種活動是線下開店。包括我們的客戶在內,不少贊助商在杭州開設了亞運主題店。這既是贊助商權益的一部分,也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因為這些商店對城市GDP拉動、經濟發展都帶來直接幫助。除了賽事官方贊助商,一些國家隊贊助商也會運用其獲得的權益,開設主題店、概念店。可以看到本次亞運各類商業活動都得到方方面面的積極配合和支持,包括組委會層面上和政府層面上。

亞運賽場比較重視贊助商標誌的曝光

張聞:杭州是一座有重商傳統的城市,很自然地也會比較尊重贊助商。那麼亞運又為未來的杭州留下什麼呢?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大賽遺產」問題。兩位認為哪些亞運基礎設施建設或者人才培養,能為杭州未來的體育事業發展提供支持?

張慶:首先我覺得最大的遺產是體育展示團隊的冒起。杭州亞運會中,體育展示團隊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在運動賽場上展現出體育價值的多元化。從台前的網紅主播到幕後的導演團隊,他們為賽場提供了競技以外的豐富臨場感和體驗感。尤其是團隊中有大量90後乃至00後年輕人,他們積累了經驗、展示了熱情,未來在其他職業賽事、國際賽事、群眾賽事上都能派上用場。相信這都能推動杭州體育產業、體育事業踏上新台階。

另一項遺產是城市軟實力的提升。杭州獲得了這樣一個機會,讓志願者乃至普通市民去學習接待外地的客人。甚至不少市民專門練習了英語。這種大賽對城市文化、城市上進心的潛移默化影響會長期發揮作用,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協辦城市喜獲亞運效應

張聞:我個人也對大賽的激勵作用深有體會。例如我是「08奧運一代」,我的體育行業履歷也相當於是從第一次參與大賽、從志願者做起,後來又成為實習生、再到現在成為記者。我最早在大賽認識的朋友們也有類似的成長,最終成為行業的中堅力量。有人像我一樣從事媒體,有的從事賽事服務。

又例如體育展示團隊,我的驚艷感來自各個場館不同的風格特色。有的DJ選曲很有想法,有的燈光效果很棒,有的採用了增強現實等科技手段。例如我看擊劍比賽,如果直接看向場地,就只是兩個人擊劍,但如果通過手機螢幕再去看,選手就好像在浩瀚星河中交手。本屆賽事確實從很多方面看到了體育展示團隊的專業水準,也令人期待以後杭州體育賽事的體驗。

另外今年除了杭州還有五座協辦城市,總體來說亞運遺產其實是覆蓋整個浙江地區的。對於部分地區來說,可能還直接涉及到基建的改善。力文,您對這方面有什麼體會?

譚力文:以紹興為例,這是本次亞運會最大的協辦城市,承辦了五個項目,其中一個棒壘球。為了舉辦棒壘球賽事,紹興建立一座棒壘球場,是目前國內最大最高標準的棒壘球場。球場周邊還貼了「越壘越棒」的標語。可見,杭州亞運會給紹興創造了一個發展特色體育項目的機會。紹興喊出了「打造中國棒壘球之城」的口號,現已開始依託亞運場館,在當地學校推廣棒壘球。另外當地設置了國家隊訓練基地,在專業層面上進一步發展棒壘球。

棒壘球上座率不俗

張聞:我想到了紹興另一個案例。一家廢棄的石料廠被改成攀岩中心。我身邊不少喜歡攀岩的朋友已經躍躍欲試,想到這座新場館打卡了。可見借著亞運的東風,這些新興運動能吸引到相關的人群,為城市未來的「體育+旅遊」發展提供很好的助力。整體來說,本屆杭州亞運會的大賽遺產,既包括體育基礎設施建設,也包括體育娛樂、體育科技的結合成果,還有大型賽事與城市旅遊發展的融合,以及影響一代人的教育屬性。期待這些成果為中國體育產業下一階段的發展帶來更多借鑑。感謝兩位參與本期節目,我們下周再見。

註:本文所用圖片來自亞運特派作者譚力文

點擊標題·閱讀更多體育產業乾貨

高原C計劃 CBA發布會

奧尼爾艾弗森 電競上海大師賽

移動電競 體育營銷TOP10

-商務聯繫-

大生意君|微信號:tiyudashengyi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646ae43b037a966a826c7d41eb13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