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化妝品牌自然堂母公司伽藍(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正與華泰國際、瑞銀就IPO進行合作,正考慮最早於明年在香港上市進行首次公開募股,可能籌集至多5億美元的資金,自然堂方面表示不予置評。該動作目前還處於初步審議階段,IPO的規模和時間等細節後續可能會發生變化。
綜合 | 彭博 財聯社 編輯 | Arti
本文僅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交易建議
伽藍集團成立於2001年,是中國化妝品領軍企業。伽藍集團旗下有7大品牌——「來自喜馬拉雅的自然主義品牌」自然堂、「中國原創高端美妝品牌」美素、「專業敏感肌膚護理專家」植物智慧、「針對年輕人的高功效護膚品牌」春夏、「專注修護敏感皮膚」的珀芙研以及「小眾沙龍香水品牌」ASSASSINA莎辛那。
伽藍集團背後最知名的品牌是自然堂。
過去,自然堂在國內已經穩居國貨第一品牌;今年其在海外也備受好評。今年6月,其登上馬來西亞Lazada電商平台美妝護膚類目「中國品牌排行榜 TOP1」,此後自然堂頭皮精華又登頂平台類目第一名。
據相關媒體了解,在業績方面,2021年伽藍集團總營收約56.9億元,2022年即使受到了外部環境巨大影響,伽藍集團還是保持了增長的趨勢,總營收近58.4億元,其中銷售額同比增長2.6%,新增消費者數據資產1504萬。2023年以來,伽藍集團一季度營收指標為106.7%,同比增長14.4%,集團利潤同比增長21.5%。
在中國化妝品產業做大做強的過程中,關鍵原料長期依賴進口的「卡脖子」難題勢必要解決。而近兩年,伽藍集團也在不斷去尋找增量。伽藍集團耗時10年,研發出國產酵母成分喜默因,算是為伽藍集團再添了一股前進的動力。
喜默因的成功研發一定程度上縮短了國內外原料研發鴻溝,打破了優質化妝原料被國外壟斷的行業格局,為國產化妝品擺脫原料進口依賴提供了範本,同時也構築起中國化妝品原料技術競爭壁壘。
值得一提的是,數字化轉型是驅動伽藍集團長期有效增長的關鍵,2020年7月伽藍集團以「數字化零售」和「一盤貨」模式全力推動集團的數字化轉型。將數字化戰略模式(線上雲店+線下實體店)運用到銷售管理各個層面,在2018年上線第一代雲店。多元化的商業布局與數字轉型使得伽藍在美妝行業具備了抗風險能力,據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集團數字化營收占比98.8%,同比增長50.8%。
今年,伽藍集團又在商超渠道創新推出「合伙人模式」。據公開數據,截至2023年上半年,合伙人櫃檯零售額最高同比增長111%,代理商零售額最高同比增長46%,實現了伽藍集團、代理商和合伙人的三方共贏。
縱觀全球美妝行業,投資、收購、孵化等資本力量不斷涌動:小眾美妝、新銳品牌在資本加註下持續成為攪動市場的生力軍,讓美妝市場充滿活力,且百花齊放。國際美妝巨頭通過大刀闊斧的投資收購持續穩固自身行業話語權,構築起強者恆強的競爭格局。國內領先品牌或自籌資金,或攜手資本,以各種方式不斷完善自身品牌價值體系。
總的來看,伽藍集團在自身堅實的基礎之上赴港上市,可以看作是邁入新階段的一個關鍵性動作。登陸資本市場將為伽藍集團提供更多資金支持,幫助公司擴大規模,提高市場競爭力當前化妝品行業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伽藍集團通過上市有助於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更多消費者和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