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文化發現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在國博開幕

2023-11-08     環球Tech

原標題:河姆渡文化發現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在國博開幕

(環球網 記者 安綺)11月7日下午,「遠古江南•海陸山河——河姆渡文化發現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

河姆渡文化發現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國博供圖)

河姆渡文化是中國長江流域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之一,是中國史前文明的突出代表。河姆渡文化距今約7000年至5000年,以餘姚河姆渡遺址命名,主要分布於浙江東北部的寧紹地區東部和舟山地區。1973年,河姆渡遺址初露端倪,考古學家在這裡發現了距今六、七千年的大片干欄式木構建築遺蹟、大量的人工栽培水稻和豐富的動植物遺存,為揭示中華文明起源、發展進程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實物資料,奠定了河姆渡文化在整個中國考古學中的特殊地位。

河姆渡文化發現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國博供圖)

河姆渡文化發現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國博供圖)

河姆渡文化的發現,為重建中國南方地區新石器時代歷史打開了一扇清晰的窗口,改變了人們在中華文明起源問題上中原地區一元論的認識,證明了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同樣都是中華文化的發祥地,使河姆渡文化成為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中幾乎家喻戶曉的一支。時至今日,河姆渡文化仍在稻作農業起源和發展、干欄式木構建築起源、南方地區史前聚落形態等歷史研究中發揮著獨特作用。

展出文物為河姆渡文化「木漿」,其外形與現代木漿基本相近。(國博供圖)

展出文物為河姆渡文化「豬紋陶缽」,紋飾精美。(國博供圖)

本次展覽通過「古渡新聲」「潮起東南」「探海溯源」三個部分,展出河姆渡遺址、田螺山遺址、塔山遺址、井頭山遺址等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貝器、木器、編織物等324件(套)文物,涵蓋豐富的稻作遺存、成熟的干欄式木構建築遺蹟、獨特的夾炭陶器和精美的手工藝品等河姆渡文化重要標誌性考古成果,生動呈現河姆渡人豐富多彩的社會生產與生活情況,引領觀眾走進河姆渡,直觀感受飯稻羹魚、萬物有靈的遠古江南風情。

河姆渡文化發現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國博供圖)

河姆渡文化發現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國博供圖)

據悉,此次展覽由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浙江省文物局、中共寧波市委、寧波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展覽位於國家博物館南4展廳,即日開始對觀眾開放。(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6131c516df667e7f32a440edc343a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