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不能吃,吃了影響奶水!」類似的話,哺乳期的媽媽聽得耳朵都起繭子了。
對,寶寶的第一份專屬口糧,就是媽媽的乳汁。那麼,真的是媽媽吃點啥都會影響到乳汁嗎?
一句話版本——哺乳期媽媽吃的食物中的確有部分會隨著代謝進入乳汁,寶寶喝起來就「別有風味」,但一般不太會影響到母乳。
今天,小南挑一些媽媽們諮詢最多的食物,具體分析分析吧。
1、榴槤。
榴槤有氣味,「吃」了榴槤的母乳卻沒啥氣味,也不會對寶寶有什麼影響。
倒是媽媽們自己要注意,榴槤高熱量高糖分且不易消化,別吃太多。
2、辣椒
辣椒也是備受「長輩勸誡」的食物,比如寶寶會上火、會回奶(同理還有花椒、八角等香料)。
其實,乳腺和血液中間有一個血乳天然屏障,相對分子質量>200的,都不太容易進入奶水辣椒素的相對分子質量是305.4,你說呢?
想吃就吃,不然四川重慶湖南這些地方的哺乳期媽媽,吃啥?但是,吃得歡,別忘了吃得有度。
3、大蒜
大蒜生猛又銷魂,吃完的 1~3.5 小時內,大蒜味代謝物在乳汁中的排泄量,確實達到一個峰值,如果你在這個時間段喂奶,寶寶可能會喝到人生的滋味。
但是可以打時間差呀,喂完寶寶後,再吃大蒜,皆大歡喜,妥妥解決。
4、咖啡、茶
很多媽媽孕前是咖啡續命星人,懷孕時不敢喝,卸貨後還是不敢喝。
確實要慎重,因為會有少量咖啡因進入母乳,會影響到寶寶的神經系統、呼吸系統、腸胃。特別是新生兒和早產兒,他們對咖啡因的代謝速度慢,最容易受到影響,輕則興奮、呼吸加快、哭鬧,重則腸胃痙攣。
同理,巧克力、可樂、奶茶和某些含咖啡因的感冒藥,也慎吃,尤其是夜裡最好別吃。
當然了,喂完奶後偶爾喝一杯淡茶或低因拿鐵解解饞,只要寶寶沒有什麼不舒服的,問題不大。
5、酒
別喝。
血液里有多少酒精,母乳中就有多少酒精,而且請神容易——酒精會在30-60分鐘內到達,送神難——沒啥辦法能迅速代謝酒精。
6、其他一些當地風俗中不能吃的東西
比如調味品、洋蔥等,可能會讓母乳的味道發生一點輕微變化,但基本都能忽略不計。
小南還是那句話,只要寶寶沒啥不舒服的基本上沒事,而且媽媽飲食健康且多樣化,寶寶的口糧質量也越好。
而且,媽媽飲食多樣化,寶寶斷奶後也願意嘗試不同的食物、更能接受不同的口味。
媽媽不挑食,寶寶也會大機率不挑食,總之,哺乳期已經很辛苦了,還不讓吃點喜歡的東西,怎麼熬?前提寶寶沒什麼不適,媽媽們稍微「任性」問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