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2023賽季中超聯賽首輪比賽的結束,關於中超聯賽的一些數據也陸續出爐,與大家比較關注的進球數和積分榜相比,在首輪比賽結束後,各支球隊的胸前廣告也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不過與昔日動輒數千萬的廣告位相比,今年球隊胸前廣告則遇冷, 甚至目前仍然有5支球隊胸前廣告依舊沒有售出。
除了胸前廣告,據權威媒體報道,目前中超聯賽合作的商家也從昔日的11家直接減少到了8家。而且除了商家數量減少外,雖然今年的聯賽冠名商依舊是中國平安,但本賽季,中國平安的贊助金額卻下降了一半,這樣的局面也給那些寄希望於中超聯賽恢復主客場之後,中超聯賽市場能夠回暖的人,潑了一大盆冷水。
而這也似乎在告訴大家,中超聯賽亟需要更專業和職業化的道路,在這條大路上我們之前可能走了彎路,但目前我們必須要改正了,否則中超聯賽不用說回歸昔日的繁榮,想要繼續堅持下去,都成了一個不小的問題。
此外,這樣的局面與昔日中超聯賽也形成了非常大的反差,要知道在2018年的時候,中超球隊球衣的廣告曾經賣出過1.62億的「天價」。在2017賽季結束後,當時的北京國安就在推介會上將自己球衣廣告天價賣出,其中胸前廣告一席售價1億元,背部廣告2席,每席售價2500萬元,袖標廣告1席,單價1200萬元。
這樣的球衣廣告,在當時五大聯賽都是非常之高的,同年巴塞隆納的球衣廣告才賣出了5.68億元,也僅僅只是北京國安的3倍,可見當年中超球隊的球衣廣告也是炙手可熱的存在。
當然,中超球隊球衣廣告自2008年以來就一直處於水漲船高的階段,據相關資料顯示,北京國安2013年球衣廣告就賣出了近億元,而其他的球隊譬如北京人和當時胸前廣告就高達5000萬元,申花高達3200萬元,泰達、阿爾賓也都是千萬級的贊助。而在2015年的上港,2016年的江蘇蘇寧,球衣廣告也均達到1.5億元的天價,要知道在那些年,曼城的球衣廣告也只有3500萬英鎊。
時過境遷,這些都已經成為歷史,如今中超聯賽也早已風光不再,在這個賽季開始前,一大批俱樂部連准入門檻都成了奢望,而對於這些俱樂部找到不胸前廣告的贊助,似乎也成了正常的事情,畢竟從發展規律來看,物極必衰也不是沒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