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增設一處革命遺址,曾是抗日時期厚街策反起義遺址!

2020-01-09     厚街發布

厚街再增設一處革命遺址啦!經過市黨史研究室的層層考究,不久前,厚街環岡文化室外牆上正式掛起了「 梁德明起義遺址」的紀念牌。讓不少市民了解到,原來環岡文化室所在地曾是抗日時期厚街策反起義的遺址。

環岡文化室

革命記憶

抗日時期厚街策反起義遺址

據了解,1942年1月,廣東人民抗日游擊總隊成立後,廣東敵後游擊戰爭有了較大的發展,為後來東江縱隊的成立莫定了基礎。

「梁德明起義遺址」紀念牌

其中,在1942年10月, 廣東人民抗日游擊總隊為了加強莞太路兩側的敵後工作,打通與珠江三角洲兄弟部隊的聯繫,成立了中共莞太敵後工作委員會。廣東人民抗日游擊總隊副總隊長王作堯兼任委員會書記,領導機關設在厚街,領導莞太線、寶太線一帶的敵後工作。

在1943年11月8日,經過中共莞太線敵後工委和中共東莞地方組織的耐心爭取教育,駐莞太線的偽軍第30師89團代理團長兼第一營長梁德明率領偽軍第一營和一個機炮連來到環岡村與抗日游擊隊會合,正式宣布起義。

當時起義官兵共有130多人,帶有輕重機槍各1挺,長短槍120支,後編入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寶安大隊,梁德明任大隊長。梁德明率部起義,大大鼓舞了東莞敵後軍民的抗日意志,打擊了敵偽的囂張氣焰,這是東莞地方黨組織在敵軍中策反起義的一個成功事例。

傳承紅色基因

做好保護和宣傳工作

根據歷史文獻的記載以及市黨史研究室的層層考究,梁德明起義遺址正是位於厚街鎮環岡社區署教公祠(愛澹祖),但署教公祠(愛澹祖)已於20世紀70年代改建為環岡文化室。

環岡文化室由來

而環岡文化室落成後曾作為戲院、大隊部等綜合使用,建築主體的前面為三層樓房,後面為戲院式建築,樓高13米,總占地面積630平方米。在2017年,為了活化環岡文化室,增加村民的公共活動空間,環岡社區經過籌劃,將文化室進行加固修葺。不僅加固了屋面木桁架,拆除改建木樓梯,還對瓦屋蓋進行修復,外牆做好防水防腐措施等,目前已經成為了市民休閒娛樂的場所。

目前是市民休閒娛樂場所

「目前,梁德明在居民里的認識度仍比較低,社區內很多老人對這個名字也感到十分模糊,但相信通過『梁德明起義遺址』紀念牌的懸掛,逐漸讓更多人知道和了解這段歷史,為社區的歷史文化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環岡社區宣傳委員尹沛華說道。

尹沛華表示,接下來,環岡社區將進一步做好「 梁德明起義遺址」的保護和宣傳工作。「做好遺址的保護和宣傳是非常必要的,不然大家都不知道有這段歷史,那就等於失去了這段歷史。而且回溯這些歷史也並不容易,要通過市鎮兩級的部門共同努力,層層考究才有這樣的結果。因此,我們也要擔起這份責任,做好相關的工作。」 尹沛華說道

更多「悅讀」

厚街已成功申報9處革命遺址

據了解,加上新增設的梁德明起義遺址,目前厚街鎮已成功申報的革命遺址有9處,其中還包括王作堯故居、王魯明故居、黃潭戰鬥遺址、大逕革命烈士紀念碑、方炯賢烈士墓、厚街革命烈士紀念碑、王作堯雕像、東江縱隊碑廊。

文圖:王勤鋒

編輯:江洵

版式:王小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4BkiG8BMH2_cNUgaYB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