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跨界研發人才,西昊未來研發人員將占比三分之一

2024-07-22     中關村在線

2024-07-22 17:52:43作者:姚立偉

在萬物接軌智能化的時代,久坐黨「新剛需」人體工學椅碰撞人工智慧會產生怎樣的火花?近期,西昊推出了全球首款智能人體工學椅產品西昊T6,三小時大定即突破1000件。根據官方618發布戰報,T6智能人體工學椅斬獲天貓電腦椅3955元以上價位段銷售額TOP1,京東電腦椅5000-10000元價位段銷售額TOP3佳績。

銷量與口碑雙收,足以見得T6的智能化革新做到了消費者的「心坎」上。能將大眾需求借技術根植於產品,打造出這把「史無前例」的椅子,背後研發團隊的強大實力可見一斑。據業內人士透露,西昊為T6搭建了全新的研發團隊,在短短三年內規模擴大至百人,其中跨界研發人員的比例高達58%。

「跨界融合」 全新團隊攻克研發難關

在T6面世之前,國產人體工學椅行業已經歷了近十年的瓶頸期。根據各大人體工學椅企業發布的最新產品顯示,企業的研發大多圍繞頭枕、背框、支撐等關鍵詞進行技術疊代,導致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創新。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迅速發展,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正迎來重要機遇,推動市面上智能化產品的快速增多,覆蓋各行業領域,也為人體工學椅帶來新的挑戰和機遇。在這個轉型浪潮中,人體工學椅企業如何融入日新月異的智能技術?

在一片尚無人探索的行業「無人區」,人體工學椅智能化轉型不僅僅是簡單地將座椅電動化,加上按摩、音響組件疊加堆砌,更面臨產業鏈長、技術複雜、人才匱乏等挑戰。業內專家指出:「這些功能在其他行業產品上已經存在,但要將它們集成到椅子上,需要重新進行全方位的研發。」

在這一背景下,羅慧平表示「要打破傳統發展思路,避免依賴過去辦公椅研發經驗」。為此,西昊便開始著手組建新的智能產品研發團隊,跳出以往傳統思維可能帶來的誤區,堅定「專業的事情找專業的人做」這一原則,在技術人員招募上開綠燈,廣泛吸納智能產業相關的成熟人才。

據了解,除軟體、硬體工程師和APP研發人員外,西昊智能研發團隊中還涵蓋體脂秤、物聯網、烤箱等領域的專業人才,其中有北體的運動醫學碩士、哈工大的自動化碩士,也有就職過華為、小米等網際網路企業的高級研發人員。據悉,目前西昊研發團隊已擴大近百人,其中近58%的研發人員都是「跨界」而來。這些來自不同背景的成員為研發注入了新的思維和創意。

為了接觸到更好的人才與研發資源,西昊還將企業總部都從佛山搬到了深圳。正是這樣屬性豐富、集各領域所長的團隊和開放包容的狀態,讓西昊跳出了生搬硬套「偽智能」陷阱,創研出在智能與乘坐體驗上實現跨越的獨到產品,讓行業和市場看到了人體工學椅的新可能。

十年一日 投入研發為革新注入動力

作為人體工學椅行業的領跑者,西昊始終將研發視為企業的生命線。在近四年的研發歷程中,西昊將近半數的資源都投入到了研發領域。

西昊董事長羅慧平在採訪中表示:「早期在我們這個行業里平均水平就是大專及以下,但是如果說我們要改變,就一定要更加好的這種團隊。」 這種對研發的重視不僅體現在T6項目上,更是西昊一以貫之的準則和推動行業發展的源動力。

(辦公椅行業上市公司2023年研發人員學歷構成表)

一直以來,除了對內擴充,西昊還積極與全國高校、行業協會以及專業機構展開合作,成立西昊工學研究院,專注學術研究、產品研發、技術應用、人才培育等工作,整合優質資源,為企業研發不斷注入新鮮血液。

在西昊的研發團隊中,年輕化、多樣化、專業化的特質尤為突出。團隊平均年齡30歲,其中95後占比高達90%。這種年輕化的團隊結構為西昊帶來了創新、敢想敢做的基因使得一次次的產品疊代從構思變為現實推動了品牌乃至整個行業的向上發展。

從最初憑藉研發革新讓M18一炮而紅到如今憑藉「跨界」研發創舉推出T6智能人體工學椅西昊始終走在行業的前列。其研發上的「不拘一格」與持續投入不僅為企業自身贏得了市場也為整個行業提供了走出「老路子」的新思路。

對於未來西昊還有更大的野心。羅慧平透露西昊正計劃進一步擴大智能化研發團隊,未來研發人員將占公司總人數的三分之一。這種對研發的持續投入和不斷創新的精神,將為西昊帶來更多突破性的成果也為整個行業提供了可借鑑的範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3f20eabf059ae3d41b2b9a80d9e08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