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善心去做的事,用幫助別人的心去做的事,就是善事

2022-05-25     人文傳媒網

原標題:用善心去做的事,用幫助別人的心去做的事,就是善事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好的結果人人嚮往,所有美好的結果都是人們所渴望得到的。所以很多人都在拚命用自己的方式營求幸福,而積善才是收穫美好果實的捷徑和真理。

《了凡四訓》中講到楊榮的祖父和父親因為心存厚道,在危機時刻沒有隻顧自己的利益,下意識的反應是去救人,無意間積攢到陰德。一念利益別人的想法給他的子孫帶來讓人無法想像的福報,子孫地位顯貴,當上太子的老師。由此可知,一個人今生能享受到的一切地位,以及美好的東西,都是和福報有關。所謂厚德載物,只有厚厚的德行才能夠承載財富、地位等等這些世間美好的東西。

我們現在能享用到的一切都是先祖給兒孫積攢下來的福報,一切物質享受,包括快樂的感覺,這些都是福報的體現。很多人覺得,想要得到幸福,就要拚命地賺錢,滿足自己的想法、慾望。但是很多例子我們都可以看得出,這樣的後果反倒不盡人意的。真正的幸福是來自於內心的喜悅,只有感受到心安,做的事情,才是善事。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看見工作的地方,凳子歪了,我們隨手擺正。地上有垃圾,我們不經意地撿起來。雖然只是一個很小的行為,但是我們內心是很舒服很踏實的。這種感覺和我們買了昂貴的衣服,吃了美食是不一樣的。這是喜悅,不是刺激。換句話說,這就叫做長養善心,這樣做的事就稱之為善事。

談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為什麼要用積這個字呢?積是積攢、積累,顧名思義是需要每一天都下功夫,一天積攢一些。長此以往的堅持。福報必定福延子孫。在日常生活當中幫助別人,利益別人這個善行在每天逐漸不斷地積累,養成習慣之後,一年兩年三年,善心自然成熟,福報是不用求得的,是自自然然感召來的。

每收穫一個道理時,都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切合實際地去做。福報是通過積善來的,那要如何去積善呢?積善並不是像我們想的,去做一些修橋補路「驚天動地」的事。楊榮少師的祖父也僅僅只是一個擺渡人,就是在自己的崗位力所能及地去幫助別人,利益別人。

在能力範圍之內長養善心,並且不要間斷,這就是最好的積善的方式,善心也是這樣長養的。因為我們每天都在工作,沒有多餘的時間去做其他事情,但是用善心去做的事,用幫助別人的心去做的事,就是善事。積功累德給兒孫積攢福報,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難,就是在自己身邊隨處可見的事情,用一顆利益別人的心去做,就會獲得我們想要的幸福生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3ad28455b10b2fde96f6c2fa877a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