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醫話 | 鼻炎不光有寒更有熱,調理做好這3點!

2023-11-09     廣東省中醫院

原標題:耳鼻喉醫話 | 鼻炎不光有寒更有熱,調理做好這3點!

醫學指導:廣東省名中醫、嶺南名中醫、博士生導師。廣東省中醫院耳鼻咽喉頭頸科主任醫師、學術帶頭人李雲英教授。

開欄語

本專欄將定期推送中西醫耳鼻咽喉疾病的預防、治療及養生保健科普知識,為您耳鼻咽喉的健康保駕護航!歡迎持續關注!

一般長期發作的鼻部疾病,像是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竇炎的朋友多是虛寒的體質。但也有些朋友的鼻炎是屬於熱證的,這樣的鼻炎用治療寒證的思路來調理,往往效果不會太好。熱性的鼻炎有什麼表現?該怎麼辦?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

熱性鼻炎,有什麼表現?

有些朋友可能會疑惑:慢性的鼻炎、鼻竇炎、過敏性鼻炎一般都屬於正氣虛弱、肺脾氣虛的體質,這樣的鼻部疾病表現出來應該是寒性的,為什麼會變成熱性鼻炎呢?其實這並不奇怪。

一方面,直接引發熱性鼻炎的因素可能是外感了風熱之邪,另一方面,外感風寒之邪也會導致入里化熱、肺經鬱熱,這樣的鼻炎也屬於熱性鼻炎。我們一般將這樣的鼻炎,稱為「肺經伏熱」。

熱性鼻炎,有以下5點表現

1. 流黃鼻涕或者黃白相間、黃綠色、黃中帶血絲的鼻涕。鼻涕的質地一般是比較黏稠的。

2. 鼻癢,呼吸時感覺氣息灼熱。鼻塞時輕時重,容易左右交替。

3. 鼻黏膜顏色較紅,咽紅,可能會伴有咳嗽、咽癢、口乾、煩熱等表現。

4. 容易並發鼻出血、鼻甲腫大、嗅覺減退等症狀。

5. 口氣較重,喜冷飲,大便乾結,易便秘,舌質紅,苔黃。

熱性鼻炎和寒性鼻炎,有什麼不同?

熱性鼻炎和寒性鼻炎的表現不同,調理的方式方法也不同。想要做到簡單辨證,區分熱性鼻炎和寒性鼻炎,我們可以參照下面的表格。

如果熱性鼻炎長期發作時,因為我們身體的正氣被過度消耗了,可能會出現熱證和寒證並存的情況,表現為既有熱象又有虛證。「急則治其標,緩則補其本」,這時反而不宜進補,而是需要先清肺經伏熱,在熱證消退後,再抓緊時間調理我們體虛的情況,把損傷的正氣補回來,這樣才能減少鼻部疾病的發作,提高我們的日常生活質量。具體該怎麼做呢?我覺得要重視這3點。

調理熱性鼻炎,做好這3點

調理熱性鼻炎,我們的治療原則應該是以宣肺清熱、通利鼻竅為主。而因為鼻炎發病的根本在於我們肺脾氣虛、臟腑虛損。清熱的用藥臨床常選辛夷清肺飲加減,但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而我們主要以日常調理為主,具體要做好3點。

1. 避免脾胃積熱

熱性鼻炎的朋友脾胃容易積熱,因此飲食上要格外注意,以清淡、溫熱、易消化、不過飽為原則。一方面,不能吃過涼、過於甜膩的食物,尤其是酸奶、冰淇淋、涼茶等,以免損傷脾胃;另一方面,辛辣、油膩等刺激性的食物、零食和膨化食品、海鮮等發物也不能吃,避免刺激鼻黏膜,引起鼻炎的急性發作。這時吃一些涼性的、清熱的食材更為對症,如梨、綠豆、白菜、豆腐、胡蘿蔔等。

食療方推薦

桑菊茶

功效:疏風清熱,宣肺止涕。

材料:桑葉10克,菊花10克,杏仁5克,連翹5克,薄荷3克,桔梗6克,生甘草3克,蘆根6克。

做法:所有材料洗凈後,加2杯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為1杯量。1日2次。

適應症:熱性鼻炎見鼻涕黃稠、咽痛、咳嗽等症者。3歲以上兒童可用,蠶豆病不可用。

2. 避免大、小腸積熱

肺與大腸相表里,肺經伏熱的朋友容易出現腸燥便秘,熱邪上攻鼻竅,引發鼻炎的情況,因此保持大便通暢,避免腸胃積熱也是減少鼻炎發作的有利因素。那怎麼樣能夠使得大便通暢呢?首先就是不要吃太多肉食,避免腸胃負擔過重,另外就是要多吃蔬菜,還有就是多喝水,另外還有要吃一些纖維比較多的食物,這樣就可以減少熱性鼻炎發作的機率。

3. 避免鼻腔積熱

想要避免鼻腔積熱,及時清理鼻腔中滯留的鼻涕是很有必要的。具體該怎麼做呢?我們可以看以下3點。

鼻腔沖洗

鼻腔沖洗可以沖走鼻腔里的致病原、幫助鼻腔纖毛擺動,是輔助治療鼻竇炎時最常用的外治法。正確的洗鼻過程如下:

1. 身體向前傾斜45度,頭微微前傾,先沖洗鼻腔堵塞較重的一側,將鼻腔沖洗器置於該側鼻孔中,保持沖洗器垂直地面,按壓沖洗;

2. 沖洗過程中張嘴呼吸,避免閉嘴用鼻呼吸導致嗆水;不能說話,以免引起嗆咳;儘量讓鼻沖洗的水從另外一側鼻孔流出,若流入口腔,可以吐出;

3. 沖洗完嚴重堵塞的一側,再重複上述過程沖洗另一側。

洗鼻液最好使用醫用生理鹽水,也就是0.9%的等滲鹽水。不推薦使用純凈水,更不能使用自來水。

熏蒸或霧化

如果感覺洗鼻時鼻子很不適、無法堅持使用,也可以選擇熏蒸和霧化吸入的方式來治療,也能起到改善鼻塞、排出鼻涕、快速緩解症狀的效果。

鼻部按摩

如果鼻塞、流涕的情況比較嚴重,我們也可以用鼻部按摩來改善。按摩是促進鼻部血液循環、恢復鼻黏膜功能的優良手段,有鼻塞、流涕症狀的朋友不妨每天做一做。

按摩手法:

點迎香16次,按印堂2~3分鐘,揉睛明2~3分鐘,搓鼻旁30下,每天一次。

耳鼻喉醫話 | 這是耳鼻喉科藥食兩用的中藥,咽痛咽乾咳痰就選它!

耳鼻喉醫話 | 感冒拖了半個月未愈?當心得了鼻竇炎!

耳鼻喉醫話 | 秋季晨起鼻塞、犯鼻炎?推薦一個溫陽散寒、宣通鼻竅的好方法,每天在家都能做!

醫學指導:

李雲英,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廣東省名中醫、嶺南名中醫。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國醫大師干祖望教授的學術繼承人。

擔任中華中醫藥學會耳鼻喉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世中聯耳鼻喉口腔分會副會長,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嗓音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國家十三五規劃教材《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學》主編,國家十一五規劃精編教材《中醫耳鼻咽喉科學》副主編。

曾獲「中國首屆傑出女中醫師」「廣東省十大傑出青年醫務工作者」「南粵巾幗好醫師」「南粵優秀教師」「首屆顏德馨優秀中醫藥人才獎」「全國首屆中醫藥傳承高徒獎」 「羊城好醫生」等稱號。

從事中醫和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的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近四十年,具有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擅長中醫及中西醫結合診治耳鼻喉科疾病,尤對咽喉嗓音疾病有較深入的研究。

擅長:鼻炎、聲嘶、咽喉炎、扁桃體炎、腺樣體肥大、中耳炎、耳鳴耳聾、眩暈、鼻咽癌、喉癌等耳鼻喉科常見疑難病症的診治。

出診時間: 周一上午、周四下午(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耳鼻咽喉頭頸科)

供稿:李雲英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 李雲英

執行編輯:盧悅明

審核校對:莊映格

責任編輯:宋莉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3a89272e7b6ddf69f144e5e83a93e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