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國家社科基金立項排名:南大武大進前5!南開浙大並列第8!

2023-12-16     星球數據派

原標題:2023國家社科基金立項排名:南大武大進前5!南開浙大並列第8!

作者:知乎周瑞/星球數據派

數據來源:高績、網大論壇

12月15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官網發布《202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名單公示》,120所高校入選。

根據2023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招標公告,本批重大項目涵蓋了基礎理論研究、應用對策研究和交叉學科研究三大領域,以基礎理論研究為主。此次共發布了317個招標選題,這些選題廣泛涵蓋了國家社科基金的23個學科領域。每個招標選題原則上只確立1項中標課題,這體現了國家對於社會科學研究的嚴謹性和高質量要求。

資助強度根據研究的實際需要確定,一般為每項60-80萬元。這樣的資助強度體現了國家對於社會科學研究的重視和大力支持。如果中標課題在立項兩年後能夠順利開展研究,並取得豐碩的階段性成果,且在後續研究中存在較大的經費缺口,那麼將會擇優予以滾動資助。這種滾動資助機制有利於保證研究的持續性和深入性,同時也能夠更好地促進社會科學領域的發展和創新。

據名單顯示,共有143個單位獲批立項,120所高校入選

202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高校擬立項數排名

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中國人民大學和復旦大學在擬立項數上並列全國第一,共有14個項目。這一數據反映了這兩所高校在哲學社科科研領域的強大實力和卓越貢獻。兩校素以人文社科見長,這一結果充分證明了兩校的江湖地位。

緊隨其後的是南京大學,獲得了12項批准,排名全國第三。這表明南京大學在社科科研領域的實力也不容小覷。民國時近代史專家梁敬鐓(和鈞)曾在《記北大(東大附)》一文中稱讚:「東大所延教授,皆一時英秀」,「北大以文史哲著稱,東大以科學名世,然東大文史哲教授實不亞於北大」,足以可見國立東南大學(也就是今天南大的前身)哲學社科領域濃厚的歷史底蘊和強大的學科實力。

北京大學和武漢大學各有9項上榜,並列全國第四。這兩所大學在科研項目上都有不俗的表現,作為全國最高學府和華中地區的最高學府,充分體現了其哲學社科科研實力和水平

廈門大學和暨南大學並列第六,分別有8項上榜。這兩所高校在哲學社科科研領域也具有較高的水平,獲得了不少的研究項目批准。暨南大學也成為唯一進入前10的原211高校,其實力可見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南開大學和中山大學,各有7個項目上榜。這些高校在哲學社科科研領域的表現也十分優異,展現了其強大的科研實力和創新能力,尤其是清華和浙大,曾經以理工科見長,這些年在人文社科學科上的進步肉眼可見,成績斐然

這些數據充分證明了我國高校在科研領域的實力和水平。這些高校在科研項目上的成功,不僅為我國的科研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也為其自身的學術聲譽和地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也將激勵更多的高校加強科研工作,提升科研水平和創新能力,為我國的科研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介紹

作為一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重大項目一直備受關注,具有以下顯著特點:

1. 層次高、資助大、權威性強

重大項目是目前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資助體系中層次最高、資助力度最大、權威性最強的項目類別。相較於其他項目類型,重大項目更加注重研究的前沿性和創新性,更具有研究價值和現實意義。

2. 研究周期長、研究內容複雜

重大項目的研究周期較長,一般為3-5年,研究內容也比較複雜,需要深入研究和分析社會現象、探索新的理論和實踐經驗,為社會發展提供科學依據和政策建議。

3. 團隊協作性強

重大項目需要組建高水平的研究團隊,團隊成員需要具備紮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研究經驗,能夠相互協作、共同完成研究任務。

重大項目主要包括應用對策類、基礎理論類和跨學科類三大類。應用對策類重大項目主要資助研究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中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為黨和政府決策服務;基礎理論類重大項目主要支持對弘揚民族精神、傳承民族文化、促進學術發展起關鍵作用的基礎理論研究課題,著力推出具有原創性或開拓性的經典之作;跨學科類重大項目旨在通過不同學科的視角、知識、方法和人員的交叉融合,研究解決單一學科難以解決的複雜性、前沿性、綜合性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38c58df2d9efa510119d3af8c05ba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