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幸福家園」,是每一位城市人的嚮往。為了這一嚮往,煙台一直在努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努力把社區建設成為人民群眾的幸福家園。今年以來,煙台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要求,以社區為主陣地,以強化為民便民安民功能為重點,全域推進城市社區「幸福家園」黨建品牌建設,加快建設新時代社區治理樣板。
「幸福家園」如何建?煙台市把開展城市社區「幸福家園」建設作為市委書記突破項目,出台「1+3」實施意見,明確以實施「六大幸福行動」為主路徑,搭建十大示範項目擂台賽,聚焦「仙境海岸·幸福家園」市級總品牌,14個區市分別創建分品牌,427個社區打造子品牌,全域聯動、一體推進網格支撐、物業管理、服務供給、民主協商、接訴辦理等幸福場景建設,打造組織有力量、服務不打烊、有事好商量、民呼必有應的「幸福家園共治體」。
芝罘區毓璜頂街道大海陽社區黨委領辦「壹家生活社區廚坊」,為70周歲以上老人提供免費午餐。
體制破題
推動重心下移、資源下沉、保障下傾
社區黨組織是創建「幸福家園」的實施主體。面對群眾多元化、多層次、多方面的需求,社區的底氣從何而來?煙台市從破解治理體制難題入手,實施「組織引領·幸福堡壘」行動,強化社區保障支持。「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關鍵在推進體制機制創新,體制理順了,很多工作就迎刃而解了!」煙台市委組織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李天浩說。
書記挂帥、5個工作組分兵把口、實施3年提升行動梯次推進……萊陽市在原先分設城鄉社區治理領導小組、物業管理服務工作聯席會議等基礎上,統一成立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委員會,下設5個專項工作組,從政法、民政等10個部門抽調骨幹力量,一個工作組成立一個專班,形成各方協同的整體合力。
體制順,一順百順。今年以來,煙台市大力推進城市基層治理體制改革,在區市、街道兩級全部成立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委員會,下設網格治理、紅色物業、社區綜合服務設施等專項工作組,徹底解決了以往城市治理「九龍治水」「各自為戰」的問題,攥成一個拳頭加強對社區黨組織的支持和保障,讓社區黨組織更具能力、更有資源、更有底氣領導治理。
網格是社區治理的最小單元,承載著萬家冷暖。煙台市還大力推進黨建引領「一張網」治理改革,在區市設立社會治理服務中心,將在社區設立的各類網格整合為一套綜合網格,健全「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架構,每個網格安排1名社區工作者、1名專職網格員和若干名黨員樓長,做實包樓聯戶基礎,築牢社區治理底座。福山區推進「全域全科」網格建設,將所有人員、建築、商超、企業等都劃定網格,黨建、經濟、民生等所有事項納入網格管理,形成了社會治理共同體。
近日,芝罘區一個新副科級事業單位——社區工作者管理服務中心掛牌亮相。這是全省首個區級社區工作者管理機構,拉開了煙台市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改革的新序幕。
社區工作者處於城市治理的最前沿,這支隊伍作用發揮好了,群眾的幸福就有了保障。去年以來,煙台市社區工作者新增2700多人,總量達到4500餘人,實現翻倍增長。這得益於煙台市持續深化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建設,從優秀高校畢業生中招聘「書記助理」,全面落實3崗18級薪酬待遇,面向優秀社區黨組織書記考錄事業單位人員,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發展鏈條,讓社區工作者有為有位,大批優秀人才集聚而來。
輪流述職、現場點評、打分評議……「書記講給書記聽、書記工作書記議」,在龍口市社區黨組織書記半年提級述職現場,39名社區黨組織書記正在進行一場「期中考試」,對面坐著龍口市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委員會成員單位的分管同志。「對我們來講,這不僅是一次述職考核,還是一次交流學習。通過相互啟發、相互借鑑,碰撞出了不少社區治理的好點子!」錦里社區黨總支書記邢燕說。近年來,煙台市實施社區工作者「全面成長計劃」,掛牌34處優秀社區書記工作室,建立每月論壇交流、半年提級述職制度,打造了一支懂城市、善治理的社區隊伍。
今年以來,長島綜合試驗區實現了城市社區零的突破,3個首批新成立的社區廣受關注。從成立伊始,就樹立起力量往社區派、資源往社區沉、服務往社區抓的鮮明導向,社區黨組織成為領導治理的堅強堡壘, 為海島治理掀開了新的篇章……
服務升級
讓幸福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
城市的核心是人,關鍵是保障好服務好群眾的衣食住行、安居樂業,這也是建設「幸福家園」的應有之義。煙台市聚焦群眾生活全鏈條需求,實施「暖心服務·幸福延伸」行動,優化社區服務供給,把服務做到群眾心坎,讓群眾天天有感、處處可及。
「我們現在延時服務到晚上8點,社區工作者在辦事窗口值班,所有業務晚上和白天一樣辦理。」6月2日晚7點,牟平區通海路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燈火通明,幾名社區工作者正在熱情地給前來辦事的群眾服務。連日來,針對群眾反映的到社區辦事「上班沒空來、下班門已關」等問題,牟平區在全區16個城市社區實施「延時錯時服務」,打造「不打烊服務」模式。今年以來,煙台市全域開展社區延時服務試點,選取100個社區先行先試,在充分聽取社區工作者和群眾雙方意見的基礎上,逐步健全延時錯時、預約辦理、輪值坐班等彈性服務制度,結合24小時電話受理、網上預約方式,確保社區門常開、人常在、事好辦。
如何讓群眾居有所安、老有頤養、幼有善育、閒有雅樂?煙台市堅持以人為中心,讓服務來敲門,把幸福送上門。
——優化「項目化服務」,推行社區黨組織為民服務項目承諾制,指導社區每年聚焦群眾最急最憂最盼問題,公開承諾一批為民服務項目,採取購買服務、合作共建等方式,整合「雙報到」單位、社會組織等各方力量認領推進,合力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
——優化「一窗辦服務」,指導社區將黨政、民政等各類窗口,整合為3—4個綜合服務窗口,建立「全崗通」社區工作者培訓體系,全面實現「一窗受理、全科服務」,既讓群眾找一個人、辦所有事,又讓社區工作者騰出精力用於走訪服務群眾。萊山區在社區開展「全時、全科、全能」服務,製作「愛心聯繫卡」,24小時受理群眾預約、諮詢事項,讓群眾隨時找得到、時刻聯繫得上。
——優化「全齡段服務」,針對「一老一少」兩個關鍵群體,整合用好老幹部、教育等部門資源和社會力量,搭建「老年大學進社區」「兒童之家」等平台,實現老有所養、幼有所育。棲霞市在社區全覆蓋成立老年大學,常態化開設聲樂、文學等6大類11門課程,為老年人打造家門口的「興趣學堂」。
眼下,在社區、居民小區、商圈市場等隨處可見的黨群服務中心,群眾推門而進、服務即享。黨群服務中心是黨組織的「物化」依託,也是社區服務群眾的主要陣地。「我們就是要拿出最好的地方做黨建,讓社區有最優的陣地,讓群眾有最好的去處!」煙台市委兩新組織工委專職副書記呂永傑說道。
煙台市編制出台全省首部黨群服務中心建設地方標準,深入推進社區「1+N」黨群服務中心矩陣建設,建成各類黨群服務陣地700多處,形成了一道遍布全市、隨處可見的紅色風景線。黃渤海新區制定「暖新十標」新就業群體黨群服務驛站建設標準,首批建成46處「城誠驛·暖心家」,可一站式提供歇腳休息、充電充氣、加熱餐食等10多項確需服務。
有呼必應
解決好一件件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點開蓬萊區「仙境e網通」智慧治理平台,社區發現的、網格收集的、群眾反映的4000多件群眾訴求都有著落、都有響應、都有結果;
海陽市組建的「雷鄉先鋒」黨建志願服務聯盟,整合衛生、教育、司法等行業系統資源優勢,成立87支特色黨員服務隊,開展「街區點單—聯盟下單—單位接單」精準服務,1600多個服務項目落實惠民;
在招遠市泉山街道,綜合執法進小區試點正在有序推進,經過一段時間探索,確立了多數問題用服務手段解決、難點問題用執法手段解決的處置原則,先後接收處理居民投訴176件,調動執法協助解決8件。
……
近年來,這樣的「一呼百應」在煙台市各地「響起」。煙台市以「一平台兩機制」為抓手,深入實施「民呼我應·幸福直達」行動,不斷提升社區快速響應、精準處置能力,群眾訴求得到即時感知、快速響應。一平台,就是建設「下呼上應」聯動平台,發揮信息技術優勢,實現群眾訴求快速收集。兩機制,就是建立「雙報到」機制和街道綜合執法力量下沉小區機制,把部門力量、執法力量精準下沉到社區解決群眾難題。
物業面向千家萬戶,是群眾關注的焦點、訴求的集中點,直接影響著幸福感和滿意度。煙台市實施「紅心物業·幸福到家」行動,以黨建引領提升物業服務質量,打造群眾高品質生活空間。
垃圾不落地、鮮花朵朵開、廊亭美如畫、健身樂淘淘……在過去的兩年里,芝罘區大海陽社區舊貌換新顏,群眾無不稱讚。這一切的變化,都來自大海陽社區黨委領辦成立壹家物業有限公司的努力。大海陽社區壹家物業是全省首家黨建引領、群眾入股、自我管理、公益屬性的物業公司,解決了社區長期以來無物業管理的問題,為居民的幸福生活錦上添花。
在芝罘區,除了大海陽社區,還有110個無物業老舊小區也迎來了自己的「紅色管家」。今年以來,芝罘區依託國有企業——煙台市建投金管家城市環境服務集團有限公司,對全區所有老舊小區進行全面接管,提供保潔、保安等基礎服務。「東花園社區是一個典型的老舊小區,引進物業後,停車難、衛生差、下水道堵塞等問題有了很大改善。」東花園社區黨委書記呂偉介紹。
在其他地方,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牟平區政府街社區聯合專業化物業企業成立「紅心流動物業」,協管部分無物業老舊小區;萊州市東萊社區成立「紅色業委會」,帶領居民自治自管;高新區海天社區與轄區5家物業公司簽訂聯建協議,形成服務合力……在煙台市,以專業化物業為主,國有物業接管、社區領辦物業自管、居民小組自管等「一專多管」全覆蓋紅色物業服務體系基本形成,物業覆蓋範圍、服務質量不斷提升。
就在剛剛結束的全市物業企業滿意度測評中,22萬人參與投票,評出了30個最滿意、50個最不滿意的服務項目。「我們通過測評結果,進一步發現了物業服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下步將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不斷提升煙台居民的幸福指數。」煙台市物業行業黨委書記王林說道。
全民共建
實現人人參與、人人出力、人人共享
人民城市為人民,人民城市人民建。煙台市堅持走好新時代群眾路線,實施「民事民辦·幸福睦鄰」行動,把群眾動員起來、組織起來、參與進來。
在萊州市,一張「幸福家園」金點子徵集令正引起黨員群眾熱議。「大家對建設『幸福家園』有什麼好點子,可大可小,可以是一個創意、一個方案,也可以是意見建議,都可以提出來!」在西小區社區「幸福家園大家談」座談會上,社區黨總支書記王文峰鼓勵群眾多提意見、多想辦法,共同建設幸福家園;
福山區第5屆黨建引領社會組織公益創投正在火熱進行,10多支黨組織健全、管理規範的社區群眾志願服務組織承接項目、開展服務;
走進龍口市潤新社區,一張小圓桌隨地而擺,十幾名群眾圍桌而坐,新一期的「善治會」,在群眾的你一言我一語中熱烈進行著;
黃渤海新區將目光投向快遞外賣小哥這一勞動大軍,線上開發「暖心e家」服務平台發出號召令,線下發放「紅色動力雙贏卡」,以服務兌換積分、換消費折扣,引導他們融入城市基層治理,集聚起一批「新」力量。
……
在深入總結基層實踐的基礎上,煙台市提出建立社區黨組織領導的全過程民主協商機制,依法有序組織群眾參與社區治理。
——議事「有平台」。在社區全面推行「家園議事會」建設,規範提事、議事、辦事、評事程序,引導社區群眾說事議事、自我服務。
——辦事「有力量」。突出社區黨組織領導作用,積極培育以黨員為骨幹的公益慈善類、矛盾調處類、鄰里互助類群眾服務隊伍,集聚群眾力量辦好群眾事情。
——成事「有保障」。依託社區黨組織服務群眾專項經費,每年從中列支專項資金,舉辦社區「公益微創投」,支持社區群眾志願隊伍,承接社區購買服務項目。
高新區搭建「小區議事廳」,遇到解決不了的事就拿到「議事廳」里議一議;萊山區全域建設「家門口」黨群服務驛站;蓬萊區全面推行「黨員樓長」制度,通過居民自薦、群眾推薦2000多名樓長,成為居民自治的骨幹……小馬扎議事、老街坊談事等一批各具特色、接地氣的民主協商品牌「破土而出」,呈現出「鄰里事、鄰里議、鄰里辦」的幸福畫面。
「開展城市社區『幸福家園』黨建品牌建設,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的具體措施,將以此為指引,堅持市區街社四級聯動、一體推進,把城市基層黨建作為一條主線,貫穿引領社區治理服務各項工作,不斷提升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水平,讓群眾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煙台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高建廣說道。
隨著「幸福家園」黨建品牌建設深入推進,社區黨組織與群眾的情感粘性不斷增強,社區服務送進千家萬戶、融入柴米油鹽,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幸福感和獲得感溢滿家園。
YMG全媒體記者慕溯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