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1月5日訊(全媒體記者 胡銳)1月4日,國家發改委等四部門發布了《關於加強新能源汽車與電網融合互動的實施意見》,力爭參與試點示範的城市2025年私人充電樁充電電量80%以上集中在低谷時段。
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我國車網互動技術標準體系初步建成,充電峰谷電價機制全面實施並持續優化,市場機制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加大力度開展車網互動試點示範,力爭參與試點示範的城市2025年全年充電電量60%以上集中在低谷時段、私人充電樁充電電量80%以上集中在低谷時段。
記者了解到,湖南已於2023年7月1日開始試行居民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用電分時電價政策,每日分為高峰、平段、低谷三段各8個小時。居民家庭住宅、居民住宅小區、執行居民電價的非居民用戶中設置的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用電(非經營性質),在執行居民合表用戶電價的基礎上,試行分時電價政策。是否執行分時電價,由居民用戶自行選擇,選定後一年不得變更,選擇次月生效。
據悉,車網互動中的「車」指的是電動汽車,「網」指的是電網,「互動」指的是電動汽車和電網之間進行能量和信息的互動。車網互動主要包括智能有序充電、雙向充放電等形式,可參與削峰填谷、虛擬電廠、聚合交易等應用場景。
專業人士表示,電網企業運用峰谷電價等激勵措施,引導車主在電網用電負荷低谷時充電,負荷高峰時向電網放電,從而將電動汽車變為電網的「移動充電寶」,增強電網的調峰能力。這樣既可以降低車主用電成本,也可以緩解電網的供電壓力。
此外,實施意見還明確了6項重點任務,既包括長壽命電池、高頻充放電電池等核心技術的研發,還包括了優化完善配套電價和市場機制,力爭2025年底前全面實施居民充電峰谷分時電價。同時還要建成一批示範項目,力爭2025年底前建成5個以上示範城市以及50個以上雙向充放電示範項目,通過示範形成可複製推廣的經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