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止跌 | 2022八月房地產企業新增土地儲備報告

2022-08-18     觀點地產新媒體

原標題:成交止跌 | 2022八月房地產企業新增土地儲備報告

觀點指數報告期內,一二三線城市供應住宅用地668宗,土地供應進入淡季。

一二線城市即將結束本年度第二批次集中供地,而無錫、廈門等城市已率先吹響第三批集中供地號角,無錫更是將第四批集中供地提上了日程,市場表現仍值得關注。

廣州、上海、重慶、南京、成都、長沙以及無錫等城市完成第二批次集中供地,土地成交建面13個月以來首次實現同比上漲。

城市更新方面,上海中心城區成片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全面收官;深圳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十四五」規劃實施規模不少於95平方公里,供應商品住房建築面積不少於3000萬平方米。

前50房企拓儲維持年內高位,5家拿地超百億

觀點指數發布的「1-8月房地產企業新增土地儲備」顯示,報告期內前50房企新增土地建築面積為6384萬平方米,同比減少80.1%。

其中,保利發展、中海地產和招商蛇口新增全口徑土地儲備分別為550.7萬、547.9萬以及527.4萬平方米,處於領先。

數據來源:觀點指數整理

從單月拿地數據來看, 7月前50房企拿地體量保持年內較高水平。受去年同期基數縮小的影響,同比跌幅大幅收窄,新增土地建築面積為1009萬平方米,環比下降6.8%,同比減少69.5%,較上月收窄17.4個百分點。

從權益拿地金額來看,報告期內土地投資力度最大的房企為保利發展,對應拿地支出為565.1億元。

7月,保利發展在上海第二批集中供地中以81.6億元權益金額拿下5宗地塊,在廣州以48.8億元權益金額拿下3宗地塊,是滬、穗兩城集中供地表現最突出的企業之一;同時,保利發展在西安、佛山、寧波、泉州等多個二線城市亦有積極拓儲。

另外,拿地力度較大的房企還包括越秀地產、華發股份、招商蛇口、華潤置地以及陸家嘴,拿地權益金額分別為175.1、139.6、131.2、129.7以及79.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越秀地產與華發股份7月單月權益拿地金額分別占報告期內權益拿地金額的60.5%和74.9%,主要是由於上述企業在廣州、上海第二批集中供地中收穫較多。

據觀點指數統計,越秀地產今年前七月僅在廣州、上海、成都有新增土儲,對應分別新增土地5宗、2宗和2宗;而華發股份今年前七月共新增7宗土地,其中6宗位於上海,1宗位於成都。

從上述企業的表現來看,房地產企業的城市深耕策略愈發清晰,土地投資向高能級城市聚焦的趨勢愈加明顯。

二線城市宅地供應回落,無錫首個公布三批供地名單

觀點指數監測的一二三線城市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土地供應數量3406宗,環比減少900宗,同比減少434宗;供應土地規劃建築面積18931萬平方米,環比下降33%,同比下降22.1%;供應土地起始樓麵價1451元/平方米,環比下降29.2%,同比下降40.4%。

數據來源:Wind、觀點指數整理

住宅用地方面,報告期內一二三線城市供應住宅用地668宗,環比減少488宗,同比減少564宗;供應土地規劃建築面積4738萬平方米,環比下降46.2%,同比下降53.1%;供應土地起始樓麵價4160元/平方米,環比下降21.8%,同比下降12.9%。

數據來源:Wind、觀點指數整理

分城市能級來看,一線城市僅深圳公布第二批集中供地的地塊信息,共掛牌16宗地塊,總土地面積33.3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79.9萬平方米,總起價349.8億元,於8月4日進行出讓。

與首批供應地塊相比,深圳二批次供地量價均有大幅增長,供應建築面積增加72.8萬平方米,總起價上升181.7億元。

交易規則方面,與上一批次基本相同,全部地塊採用「三限雙競+搖號」的規則,溢價率、參拍資格審查等方面規則亦保持不變。

本批次地塊有13宗設置了初始配建政策性住房面積,另外,部分地區普通商品住房銷售限價有上調的跡象。

二線城市供應住宅用地115宗,供應土地建築面積為908萬平方米,環比下降72.7%,同比下降78.5%;供應起始樓麵價為3629元/平方米,環比下降42.5%,同比下降43.6%。

無錫、東莞、溫州以及合肥是報告期內的主要供地城市,其中無錫第三批集中供地推出11宗地塊,包含10宗商品住宅用地和1宗定銷房用地,總起價120億元,總土地面積53.9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97萬平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無錫第三批次集中供地預公告為17宗地塊,總土地面積近84萬平方米,而正式掛牌地塊較預公告相比,減少6宗。

報告期內,三線城市供應住宅用地537宗,供應土地建築面積為3757萬平方米,環比下降26.2%,同比減少33.2%;供應起始樓麵價為2829元/平方米,環比下降4.1%,同比下降43.6%,主要供地城市包括咸陽、周口以及泰安等。

整體來看,7月土地供應進入淡季,一二線城市即將結束本年度第二批次集中供地;但無錫、廈門等城市已率先吹響第三批集中供地的號角,無錫更是將第四批集中供地提上了日程,市場表現仍值得關注。

土地成交止跌回正,二線城市集中供地價格提升

成交方面,7月一二三線城市土地成交建面結束12個月同比下降,實現了輕微上升,住宅用地成交體量同比跌幅收窄,主要原因是去年7月處於居住土地市場價格體系的調整期,期內土地供應較少。

數據來源:Wind、觀點指數整理

具體而言,一二三線城市成交土地數量2884宗,環比減少307宗,同比減少101宗;成交土地規劃建築面積19514萬平方米,環比下降4.7%,同比上升1.5%;成交總價4263億元,環比下降4.9%,同比上升39.3%;成交樓面均價2185元/平方米,環比下降0.2%,同比上升37.3%。

住宅用地方面,一二三線城市成交住宅用地641宗,成交土地規劃建築面積4986萬平方米,環比下降24.2%,同比下降24.4%;成交總價3386億元,環比下降9.7%,同比上升41%;成交樓面均價6791元/平方米,環比增長19.2%,同比增長86.5%。平均溢價率為3.27%。

分城市能級來看,出讓地塊的一線城市分別是廣州和上海。廣州第二批集中供地於7月18日出讓,成功出讓11宗地塊,總成交額209.6億元,平均溢價率6.6%,流拍率21.4%。

上海第二批集中供地於7月28日結束,32宗地塊全部成交(不包含城中村改造地塊),總成交額715.3億元,平均溢價率4.9%。

從出讓情況來看,央國企是宅地競拍的主力。廣州出讓的11宗地塊成交主體均為央企國企及地方政府平台,其中品牌房企有越秀地產和保利發展;上海出讓的土地按拿地金額有93%為央國企及地方政府平台競得。

二線城市住宅用地成交量減價升,期內主力成交城市包括重慶、南京、成都、長沙以及無錫等。與今年首批集中供地相比,重慶、南京、成都、無錫成交總價均有增加,同時成都、長沙、無錫溢價率有所上升,其中無錫第二批集中供地溢價率環比上升5.4個百分點。

三線城市住宅用地成交縮量,成交土地建面同比降幅超50%,報告期內主要土地成交城市包括南通、惠州、紹興、菏澤等。

以住宅用地成交總價來看,報告期內,南京、上海、成都、廣州以及無錫5個城市居前,成交總價分別是727億元、715億元(上海數據不包含城中村改造地塊)、402億元、210億元以及201億元。

從涉宅用地成交總價數據來看,期內大額成交地塊位於廣州、佛山、上海與南京,其中上海占半數,廣州、南京各有2宗,1宗屬於佛山,競得人均為央企或國企,包含聯合拿地在內越秀拿下其中4宗地塊,保利發展拿下3宗。

成交價格最高的是廣州天河區燕塘地塊三,由越秀地產搖號競得,成交總價約為81.19億元,溢價率15%,扣除配建面積後樓麵價約5.08萬元/平方米,該價格成為廣州歷史樓麵價第五位。

申城成片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收官,東莞舊改擬加快

城市更新方面,據觀點指數不完全統計,截至8月15日,11家企業在該業務上有新動態,海南景波文遠、江蘇興隆興業競得城市更新改造地塊;脈恆地產、萬科聯合體、北京住總確認為新城市更新項目的實施主體;合生聯合科學城集團接手夏園舊改項目,鴻榮源、永業集團、珠光集團城市更新項目取得新進展,越秀地產城更集團與白雲國資簽訂合作框架協議。

值得注意的是,永業集團進行改造的上海黃浦區建國東路68街坊和67街坊東塊屬於中心城區成片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的範疇,日前該項目房屋徵收簽約率突破90%。

作為成片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的最後一個改造徵收項目,這一進度標誌著上海中心城區成片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全面收官。

政策方面,主要是大灣區部分城市公布在城市更新方面的政策及規劃。

如深圳發布《深圳市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廣州公布《廣州市2022年城市更新項目年度計劃》,東莞公告《關於聚焦先進位造 打造高品質空間 全面加快「三舊」改造的實施意見(公開徵求意見稿)》。

其中,深圳規劃中包含拆除建築面積比例不應大於20%、片區拆建比不應大於2等內容,並表示規劃期內全市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實施規模不少於95平方公里,供應商品住房建築面積不少於3000萬平方米,籌集公共住房和配套宿舍面積不少於700萬平方米。

另外,報告期內深圳各區城市更新計劃公示、城市更新項目規劃公示等動態增加,市場活躍度較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29b348e1e82ba5852cc8fcd1a258c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