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她》大爆,今年暑期檔將是四年以來最熱

2023-06-26     文化產業評論

原標題:《消失的她》大爆,今年暑期檔將是四年以來最熱

第3918期文化產業評論

連續三天破1.5億,端午檔期內破5億,《消失的她》的票房表現稱得上非常亮眼。《掃毒3》《封神》《超能一家人》《巨齒鯊2》等涵蓋多個類型的大片均蓄勢待發,主演包括吳京、沈騰、黃渤、古天樂等人在內的多位影壇中堅派,毫無疑問,今年暑期檔會一掃過去三年的低迷,收穫近四年最高的票房。唯一的疑問或許是——哪部才是最大黑馬?

作者 | 逍遙客(文化產業評論作者、三川匯文旅體研究院研究員)

編審 | 時光

編輯 | 半島

來源 | 文化產業評論

六月影片,「沒一部」能打

不管是這個六月,還是剛剛結束的端午檔,許多媒體在映前預測階段都顯得信心不足。

而一部部被院線方面寄予希望的大片,也用票房狀況,證明自己的確不僅不能救市,還不盡人意,一再突破新低。

首先,是不再能吸引觀眾的引進大片。

皮克斯「碰瓷」《瘋狂動物城》的新作《瘋狂元素城》票房不足1億,DC口碑新作《閃電俠》不足2億,環球頂尖IP《變形金剛7》不足6億,只有《變形金剛4&5》票房的1/3左右,豆瓣評分也只是勉強及格。

《變形金剛4&5》成績

索尼頂尖IP《蜘蛛俠:縱橫宇宙》豆瓣評分一度破9,雖有超高口碑加持,但票房仍只有3億出頭,不及四年前的《蜘蛛俠:平行宇宙》。

其次,是過億都難的國產片。

發哥「復出之作」《別叫我「賭神」》映前就被觀眾質疑炒冷飯,上映之後果不其然,票房不足5000萬,仿佛回到了90年代的港片市場。

其它十多部國產新片,雖然有不少明星熟臉加盟,可加起來都難達到5000萬。

在6月票房過億的國產片,只有三部。

分別是上映近兩月之久的喜劇片《人生路不熟》,老年愛情片《我愛你!》,以及懸疑片《消失的她》。

《人生路不熟》儘管後半段流於俗套,強行上並不存在的價值,但作為剛需喜劇,在無一部競爭對手的巨大利好下,從五一檔走出了長線。

《我愛你!》由倪大紅、惠英紅領銜主演,梁家輝、葉童特別演出,豆瓣開分一度破8,端午檔之後只回落了0.1,可見韓延導演繼《滾蛋吧!腫瘤君》《送你一朵小紅花》之後,對家庭溫情領域的把控又有所提升。

該片題材儘管在國產片中近乎屬於空白,但在以年輕人為主體的國內市場並不討喜,口碑也並未高到讓全民充當「自來水」的程度,是以票房只能說勉強達到業內預期。近日如果不能找到營銷破局點,最終票房則只能在四億左右。

正當影院嗷嗷待哺時,驚喜禮包到了。

《消失的她》領跑端午,助燃暑期

6月電影市場的最大驚喜,毫無疑問屬於展現出超大黑馬之姿的《消失的她》。

該片由朱一龍、倪妮、文詠珊領銜主演,新人導演崔睿、劉翔執導。但從抖音與微博上流傳的各種花絮不難看出,該片的監製兼編劇陳思誠明顯比兩位導演的存在感更強,映前映後的營銷宣發中,「金牌監製陳思誠」也是一大賣點。

確定由朱一龍飾演男主何非時,去年暑期檔那部黑馬之作《人生大事》還未上映,如今他成為內娛新晉影帝,加上自帶的路人盤與粉絲效應,已經成為該片最大賣點。

再加上倪妮與文詠珊這對美艷姐妹花,在各個平台的發酵都可謂話題性滿滿。

即便如此,buff疊滿的《消失的她》在各大媒體的超前預測中,也只有8億左右的總票房。

圖片來自貓眼專業版

不過22號上映當天,這種預測就被瘋狂的觀眾們用實際行動瘋狂打臉,或許連片方都沒想到,市場反饋能這麼好。

據貓眼專業版全天票房動態預測顯示,當日票房從9000萬提高到1.1億,再提高到1.4億,

最終,該片的首日成績超過1.5億,而且在次日實現逆跌,來到了1.83億,端午假期最後一天雖然有所滑落,但也超過首日,以超5億的檔期票房成為斷崖第一。

圖片來自貓眼專業版

口碑評分方面,豆瓣開分7.5,目前已落到6.9,在懸疑片領域裡中規中矩,且回落幅度屬於「陳思誠式影片」的常態。

但「影迷」與「普通觀眾」此次的觀感明顯存在差異。

豆瓣許多用戶都認為《消失的她》懸疑不足、反轉僵硬、缺乏邏輯、吃女性題材紅利,只是陳思誠又一部「圈錢之作」。

三星居多的豆瓣評分

可就微博、抖音、貓眼等大平台的超多觀眾反饋來看,《消失的她》無疑是可以安利給「姐妹們」乃至「情侶們」看的那種「口碑佳作」。

近乎兩極的口碑,相信誰取決於觀眾審美趣味,但這種差異無疑給了《消失的她》許多票房空間。

在上映前兩天,該片宣發一如既往地主打顏值與懸疑,在上映兩天後,根據觀眾反饋,諸多平台出現了反向營銷。

比如「消失的她更適合情侶觀看」「消失的她 絕世大甜劇」等熱搜,無疑與影片核心背道而馳。

正如許多女性觀眾說的那樣,「沒開玩笑,看完《消失的她》想跟男朋友分手,」她們很想讓自己的「塑料閨蜜」嘗嘗《消失的她》的厲害,好一次性根治戀愛腦。

經由《消失的她》,觀眾進一步回想起了對泰國孕婦案、殺妻案等惡性案件的恐懼,對於戀愛腦的鄙夷,對於金錢的渴望。

可以說《消失的她》成功的最大因素,在於切中了時代脈絡,即姻緣殿我看都不看,財神殿我長跪不起。

市場強有力的競爭者,還要等到7月6日的《掃毒3》與《八角籠中》,而根據觀眾反饋和工作日的票房回落幅度來看,《消失的她》的票房還有很大上升空間,最終將能超過陳思誠監製的《誤殺》系列,達到20億+級別。

誰是笑到最後的頭部大片?

每年6月都是好萊塢大片稱雄的月份,7月,暑期檔才算正式拉開帷幕。

《消失的她》雖然碾壓一眾引進片奪冠,但它很難稱得上是暑期檔最熱的作品。

《封神第一部》(下稱《封神》)與《超能一家人》《巨齒鯊2》三部大片,就投資規模、演員陣容和映前熱度等多方面,均屬於第一梯隊。

儘管檔期相撞,但分屬魔幻、喜劇與動作三個類型,並不同質化,如果質量上佳,都有著不只10億級別的票房表現。

暑期檔超二十億級別的定海神針,很可能在這三者中產生。

但就業內已經流傳出來的口碑狀況,與各片方目前的宣發來看,這三部影片都有著隱憂。

一個普通觀眾都能知曉的事實是,《封神》出現了罕見的「逃番」。

最初宣發時,該片由黃渤、陳坤領銜主演。但到今日,《封神》被觀眾吐槽說黃渤退居三番,陳坤乾脆到了演員榜最後,片方「推出了近乎退圈的費翔背鍋」。

月初,《封神》在微博公開回應觀眾爭議,稱《封神》是以商王殷壽與西伯侯姬昌為核心展開,因此與2019年公布的《封神三部曲》演員排序有所不同。

黃渤與費翔先後轉發官博回應,黃渤還在微博公開表示,「讓觀眾記住的永遠都是閃光的角色,而不是名字寫在哪裡」。

另一個眾所周知的隱患是,《封神》已經籌備十年之久。

在立項之初,它屬於市場內最受歡迎的魔幻大片。《尋龍訣》《畫皮》系列與《西遊記》是當時最為賣座的作品,但由於主控方北京文化的資金問題,該片後期階段一拖再拖,魔幻題材也不再吃香。

如果沒有強口碑支撐,定檔7月20日的《封神》很可能被次日的《超能一家人》一擊即潰。

《超能一家人》最大的隱憂,在「含騰量」。

自《日不落酒店》沈騰以人形立牌形式驚喜出演,被觀眾罵到體無完膚後,「含騰量」就成了檢驗一部喜劇片好不好看的標準之一。

爛到出名

20年元旦檔,沈騰三番主演《溫暖的抱抱》,但實際出場不足10分鐘,觀眾又大呼詐騙。

曾瞄準春節檔的《超能一家人》,儘管是開心麻花主控,但艾倫已經用多部一番主演的電影證明,自己單扛票房的能力不佳。

二番出演的沈騰戲份有多少?「含騰量」有多少?恐怕是絕大多觀眾買票前所要考慮的問題。

如果不能打消觀眾疑慮,很可能會復刻《溫暖的抱抱》《李茶的姑媽》等影片的票房滑坡。

2018年上映的《巨齒鯊》屬於合拍片,由傑森·斯坦森領銜主演、大花李冰冰加盟,國內票房高達10.53億,全球票房則是5.33億美元。

圖片來自貓眼專業版

五年後,陣仗加碼的《巨齒鯊2》來了,作為暑期檔投資最大的一部影片,主要依靠華納在全球電影市場的地位去回本。

雖然目前營銷的重點是吳京與傑森·斯坦森的硬漢對決,是海底鯊魚的兇猛,但沒了家國情懷的支撐,僅憑動作片與鯊魚,即使要達到《長津湖》系列與《流浪地球》系列一半的票房成績,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它的問題在於,疫情以來電影市場最大的規律,是引進片失靈、國產片崛起。

每年暑期檔都會有不少5-10億級別的實力之作,它們均屬於最容易出大黑馬的梯隊。

邱禮濤執導,古天樂、郭富城、劉青雲三大影帝領銜主演的港片《掃毒3》;追光動畫聚焦大唐盛世的古風新作《長安三萬里》;王寶強自編自導自演、重回現實主義題材的《八角籠中》;大鵬執導,黃渤王一博領銜主演的《熱烈》……組成了今年稱得上是實力雄厚、看點滿滿的第二梯隊。

如果說港片的上限就是10億+,那《掃毒3》很可能摸一摸天花板;改編自現實事件的《八角籠中》,能復刻《我不是藥神》的成功嗎?

動畫片已經等下一個《哪吒》不知道多久,展現李白風采的《長安三萬里》自帶影響力,未必沒有扶搖直上的可能;王一博今年主演的兩部影片,均有著8億+的表現,再加上黃渤的路人緣與口碑回春的大鵬,更近一步也未必沒有可能。

結語

在《消失的她》的強勢加成下,今年端午檔成績僅次於2018年,成為「歷史第二高」,這對提振出品方、發行方和院線方的士氣有著巨大助力。

圖片來自貓眼專業版

過去三年,暑期檔最好的成績是去年,憑藉著《獨行月球》領頭衝上了90億+。

截至發稿前,今年暑期檔總票房已經來到28億,等到8月底,有更多大片上映後的暑期檔票房必將超過百億,成為四年來最熱。

如今,疑問只有一個,誰能笑到最後?

加入私密社區

主題閱讀

王長田內部信全文:AI在電影生產主要環節的應用

瞬息全宇宙:全球化時代電影文化隔閡如何跨越?

情人節限定電影,是門好生意嗎?

推薦收聽

直擊文旅痛點,看蘇州文博會怎麼做?

《不良執念清除師》火了,台劇是怎麼做到叫好又叫座的?

六大關鍵詞回顧2023上半年文化生活主打特徵

獨家盤點歷年全國文化企業30強!85家企業都是誰?

耳朵經濟: 中國播客的商業化探索

行業窗口與頂尖新媒體【文化產業評論】已維近4000期(持續10年有餘,跨越近4000天),推送文化、旅遊、體育領域專業優質文章8000多篇。【文化產業評論】始終秉承權威、專業、準確、及時、實用的特點,聚焦文化、旅遊、體育等行業前沿動態、發展思考,直面新時代行業發展重大問題,融匯行業內外精英的觀察和理解,得到了全國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公務員、企事業單位負責人、精英從業者的高度關注與大力支持,亦架設起溝通各方的暢通渠道,是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文化和旅遊部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電影局、國家新聞出版署、國家文物局、國家體育總局等有關部門,各地市政府,以及全國各文化、旅遊、體育企業的重要助手。歡迎訂閱關注!

交流/諮詢/合作

請加主編微信號:7759813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加入「文化產業評論」,這裡,是你的舞台~

喜歡這篇嗎?分享、點贊、在看,都安排上~

請給逍遙客打賞,您的打賞,平台都會給到作者個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293a02f3e1d84157cf04c20398310e7.html